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TOPSIS法原理,提出一种同时考虑“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金刚石钻头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φ60mm绳索取心金刚石钻头评价,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并与用其它方法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灰关联投影法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新江  余银  张世民 《岩土力学》2011,32(Z1):438-0444
针对深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影响因素的信息不完全性以及影响因素间与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性,综合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矢量投影原理和模糊数学理论,在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灰关联投影法;采用组合赋权方法,使权重能更合理地诠释各指标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方案区分度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具有科学实用、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程序化、决策灵敏度高等特性,能够为方案的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支护方案灰色物元分析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玉国  王渭明 《岩土力学》2009,30(8):2467-2470
针对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和信息不完全性,提出基于灰色物元分析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模型。该模型将备择方案、优化指标及其灰特征值作为灰色物元,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进行排序,得到相对最优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造价、施工难度、工期和环境影响5项指标,将该模型应用于具有4个备择方案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与模糊优化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灰色物元分析优化模型同时考虑了方案优化问题中各指标间的不相容性和其数值的灰色性,概念清晰、方法合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王广月  隋海荣  姜阿娟 《岩土力学》2006,27(Z1):677-680
对于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评价提出一种新的方法,以避免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针对传统信息系统项目评标中单纯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将主观判断与客观情况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熵权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将逼近理想解法与熵权法综合集成进行合理方案的评价。将该方法应用于深基坑支护系统方案过程评价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次动压煤矿巷道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高谦  刘福军  赵静 《岩土力学》2005,26(6):859-864
针对阳泉矿区一次采场巷道,采用正交数值分析方法和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进行了支护参数的优化决策。选择了8因素3水平的正交数值试验方案,进行18次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的一次动压条件(应力环境)和支护参数的巷道稳定性与变形特征。在计算中,考虑了围岩锚固的“强度效应”,提出了锚固效应在数值计算中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巷道稳定性和变形收敛率两类评价准则,确定了相应的局部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支护成本和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采用了灰色理论进行最佳方案的关联度分析,由此获得一次动压巷道的最优支护方案。该研究已应用于阳泉矿区一次采场巷道支护设计,取得了较满意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坑支护方案的灰色模糊可变决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影响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因素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联性特点,基于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基坑支护方案的灰色模糊可变决策模型。应用基于贴近度最大的组合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用集值统计法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以解决影响模型决策结果准确程度的关键问题。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模型更为科学、有效,易于实现程序化。更重要的是,该方法能够提高优选决策的合理性和可信度,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具有一定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扩展的最小二乘方准则构造目标函数,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优化理论模型。以某大厦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优化理论模型。以某大厦深基坑支护拟用的4种方案评价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并与采用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柳州一处于复杂环境中的深基坑综合支护为对象,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勘察试验,提出了“注浆微型钢管桩 注浆微型树根桩 挂网喷砼 锚杆 预应力锚索”及“钢筋混凝土排桩 旋喷桩 挂网喷砼”2种综合支护方案进行支护,并阐述了方案的设计参数选取和施工工艺要求。实践表明,支护方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可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基于联系数理论定量统一描述待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确定和不确定关系,以构建基于联系前景效用价值函数的综合决策模型,并求解最优的权向量,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应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定量表达待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联系和转化态势,避免了基坑支护方案决策过程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0.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基于联系数理论定量统一描述待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确定和不确定关系,以构建基于联系前景效用价值函数的综合决策模型,并求解最优的权向量,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应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定量表达待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联系和转化态势,避免了基坑支护方案决策过程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1.
屈卫军 《地下水》2010,32(5):50-51
针对节水工程方案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结合灰色关联理论,通过计算评价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优属度,建立了节水工程方案优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节水工程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结果客观可靠,为节水工程方案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模糊优化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扩展的最小二乘方准则构造目标函数,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深基坑支护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优化理论模型。以某大厦深基坑支护拟用的4种方案评价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并与采用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杜常春  周喜锋  焦德智 《探矿工程》2009,36(5):59-62,65
根据基坑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基坑开挖深度等特点综合考虑,通过方案的对比、论证,采用了“深坑”化两道“浅坑”的设计思路,上坑采用复合土钉支护,下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一道环形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支护。该基坑工程所采用的多种支护技术的优化组合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为本地区同类超10.0m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文 《探矿工程》2003,30(1):57-59
根据地匠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建立支护方案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造了单极模糊评价模型,将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实例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支护参数优化的强震区软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艺  何川  汪波  邹育麟 《岩土力学》2013,34(4):1147-1155
为探明强震区千枚岩地层中长大山岭隧道支护参数变化与衬砌结构变形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新奥法施工理念,结合强震区在建杜家山绢云千枚岩隧道现场试验段的实际施工过程,根据采取的三台阶施工方法,以试验段设置的5种支护方案为依托,对各种情形下隧道变形及主体结构内力进行现场动态跟踪测试,探讨隧道施工过程中随各部开挖不同支护方案下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地表沉降及结构内力的变化关系,分析初步认定支护强度及刚度大的F5方案更适用于震区千枚岩隧道施工。对5种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弹塑性模拟,通过对开挖后隧道变形、支护受力与现场监测值的对比分析,对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围岩稳定性做出评价。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仅有两种(F4、F5)方案适用于隧道开挖,而F5方案的隧道变形及结构受力较其余4种方案更为合理,该方案的成功运用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合理、有效性。在该基础上总结提出的软岩隧道支护参数技术要领及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煤矿软岩巷道是很难支护的巷道,其支护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矿的生产和建设。从理论上分析了桁架锚杆系统的作用机理,并针对“三软”全煤巷道的特点,制定了全煤顺槽桁架支护方案。通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软弱围岩隧道中掌子面不稳定问题十分常见。掌子面超前锚杆作为一种重要的掌子面支护手段,目前常规采用的间断式布设方案存在锚杆的支护效果会随隧道推进过程中其支护状态的变化而忽强忽弱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交替式掌子面超前锚杆布设方案。该方案将掌子面上的所有锚杆布设点位均等划分成若干个部分,在隧道推进过程中进行连续逐部分交替布设,使隧道在推进过程中锚杆支护状态更趋均匀稳定。为系统性评价新方案的可行性,以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在掌子面锚杆用量处于相同水平的条件下,分别对常规的间断式布设方案以及新提出的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进行设计。并进一步借助FLAC3D数值模拟平台,对掌子面超前锚杆采用两种不同布设方案时,对于掌子面变形以及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规间断式锚杆布设方案对于掌子面变形以及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并不稳定,受支护状态变化的影响较大,而新提出的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可以在不提高支护成本的前提下,将隧道推进过程中掌子面超前锚杆对于掌子面变形以及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维持在稳定水平,且均显著高于常规方案的最低水平,克服了常规布设方案支护效...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武  艾俊哲  李凡修  梅平 《地下水》2002,24(2):74-74,91
本文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地下水质量的数学模型,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地下水质是简单的,且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边坡治理工程常用到喷锚支护形式。护坡面层采用素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耗用建材量大,不经济。公路边坡往往还需要环保观感要求,灰色的混凝土跟周围环境不协调。本文提出一种“锚杆加固+土工格栅护坡+客土喷播绿化”的新型生态边坡复合支护形式,并设计试验段进行研究。通过理正岩土软件计算,边坡稳定性、锚杆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段锚杆采用GFRP锚杆,面积100 m2。施工完成后,对比传统土钉墙混凝土面层和格构梁锚杆护坡支护形式,该形式具有施工快捷、经济适用等优势,既可用于加固边坡又具备绿色环保功能。  相似文献   

20.
OLT油田主力油藏目前含水率80%以上,为了制定科学的开发调整方案,需要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笔者以该油田实际岩心资料、地质资料、生产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运用灰色系统精细评价技术,对储层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性进行评价。研究中,根据关键井的岩心、地质、试油和动态资料与对应的测井资料相匹配,建立起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灰色评价标准;对非取心井,先计算储层地质参数,再利用上述灰色评价标准进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从而研究了工区的岩性、储集层物性、含油性纵向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油田的下步开发方案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出的储层灰色评价参数和标准对相邻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