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因特网对科研信息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因特网的科研信息能力培养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于因特网的科研信息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因特网对科研信息能力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基于因特网的科研信息能力培养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面向游客的旅游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讨论旅游信息与旅游决策,游消费关系的基础上,对游客关心的旅游信息进行分类,提出基于旅客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的结构和基于因特网的旅游信息方案,指出目前构建旅游信息系统有待研究和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外干旱区研究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特网是获取干旱区研究学术信息的极有价值的来源。从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干旱区农业、干旱区生态与环境、干旱区水土资源、干旱区地理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网站和信息资源,包括学术组织、研究机构、科研项目合作体和高等院校报道的有关干旱区的发展规划、研究领域与课题、项目报告、论著、论文、数据库和声像资料等。  相似文献   

5.
闫杰 《地理教学》2004,(6):19-21
随着地理试题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化,对考生的信息捕捉、分析、整合等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隐性信息是指试题中那些不直接给出的解题信息以及根据某些显性信息经过逻辑推理而获得的解题信息。任何隐性信息都有其一定的信息载体(即显性信息),如地名、地理数据、地图、经纬线、海陆轮廓  相似文献   

6.
朱剑 《地理教学》2006,(11):19-21
获取、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信息意识和能力,并使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使学习动机由外部向内部转化。  相似文献   

7.
“信息”在信息论中指的是用符号传递的接受者预先并不知道的报道和内容,而“地理信息”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用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各种影像、图片、文字、声音等地理材料。“有效利用”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使地理信息材料发挥效能,实现地理课堂教学预期目的的过程,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的利用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地理课堂信息有效利用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过去,一般认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教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更应该是学生学的过程。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来看,课堂,应该是学生不断获取、处理知识信息的地方;也是学生从获取、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获取、处理能力的地方。而在地理课的课堂上,学生还要学会用地理科学的原理,去分析、处理信息。以下以初中地理“长江”一课为例,谈谈我对于上述认识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杨帮会  何宗宜 《极地研究》2005,17(2):149-156
网络GIS俗称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因特网/内联网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的网络化地理信息系统,它是GIS技术和因特网/内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GeoSurf,并用JAVA作为二次开发语言,针对南极地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实现了南极 WebGIS,这对于方便科考人员的科研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礼安  王其侠 《地理教学》2007,(5):23-23,22
目前,无论是高考还是一般的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指导思想都已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核目标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个层面。其中,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地理解与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许多人类活动和地理现象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与时间的关联性较强。因而,从时间的角度对相关知识进行考查,成为对学生进行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地理图示材料中,隐含的时间信息可能怎样呈现,又如何去有效地提取呢?  相似文献   

11.
施新安 《地理教学》2004,(12):41-42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尤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收集各种地理信息的能力,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越全面,形成的地理概念越正确、得出的地理结论就越可靠。所以我们地理教师要重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扩大作 者学术交流渠道,我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 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按照统一格 式制作纳入上述网络,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其中:“中国期刊网”及“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的网址分别为:http://www.chinajournal.net.cn和http://www.chinainfo .gov.cn/periodical。读者可上因特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也欢迎各界朋友通过“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向我刊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或征订本刊。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透视坐标系的概念,列举了多种透视坐标网中量化信息的图解实例,力求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专题地图图形可视化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上海学生在PISA2009阅读测试中对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较差,反映出我国中学生对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欠缺。地理图像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地理高考测评的主要考查技能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的因素以及培养学生获取地理图像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分类及系统设计初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的基本特征,从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对流域信息进行分类,提出以计算机管理流域信息的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流域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完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何刚 《地理教学》2005,(1):30-31
学会“看”图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做法是教师教学生阅读地图上的主要信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地图符号,告诉学生该怎样分析这些信息。这一过程是将学生作为一个被动学习的接收体,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如果离开了教师和课堂,学生就很难独立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17.
阎浩 《地理教学》2014,(5):47-50,58
培养高中学生获取、分析、整合、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地理高考能力考核目标之一。试题中隐性地理信息的获取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获取隐性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信息元数据内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农业信息元数据内容体系,该文总结了在分布环境沔实现完备的农业信息共享(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信息)的困难,提出了五层元数据内容体系;数据层元数据,数据库层元数据,模型层元数据,子系统层元数据,分布式系统层元数据,以扩展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内容体系,从而促进完备的信息共享,最后,介绍了中国农业信息元数据库内容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9.
简论信息在科技创新和地域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信息是现代三大资源之一,为充分发挥信息在科技创新中的重大作用,需要用反映论与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深刻认识信息的内涵和属性,揭示“三体循环”的原理和科技创新过程中信息运行的6个环节,相应地提出优化配置信息资源的具体设想,信息资源对地域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郑辰 《福建地理》2005,20(1):54-56
随着网络技术全球化的发展,地理信息进入新的时代,引发了地理教学的变革。本文提出在教学层次、学生思维能力上挖掘实践学习的内涵;用课堂练习、第二课堂活动、半开放型考试等各种实践学习方式,来引导并检查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变为综合信息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能力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