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1980—1981年厦门港湾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报道了该港湾表层沉积物中Fe_2O_3,Al_2O_3和TiO_2含量的分布,讨论了它们之间及其与沉积类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厦门港湾氧化-还原沉积环境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据1980—1981年厦门港湾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报道了该港湾表层沉积物Eh,Fe~(3+)/Fe~(2+)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分布,并据此将该港湾划分为强氧化、弱氧化、弱还原和还原四个氧化—还原沉积区。  相似文献   

3.
厦门港湾海流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1980年8月至1981年10月进行厦门港湾调查时测得的海流实测资料及1985年在嵩鼓以南海域12个测流点的海流实测值共8800组,对厦门港湾的潮、余流分布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分析,以期为该海区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结语     
(一) 查明海洋环境各要素基本特征本次厦门港湾调查为综合性与多学科性质。通过调查,提供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底地貌与沉积等方面基本资料,为评价厦门港湾海洋环境提供了基本依据。海洋水文调查提供了海区内水温,盐度、条件密度、波浪、合成海流、潮流、余流等基本资料。在波浪方面,厦门港湾由于有金门、大担、二担和青屿等岛屿屏障,波浪特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厦门港湾两个站位岩芯沉积物及其间隙水中BHC、DDT的垂直分布,给出了它们在间隙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含量,初步探讨了BHC在海水、间隙水和岩芯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6.
厦门港湾多毛类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所1980年8月—1981年10月在厦门港湾综合调查中获得的底栖生物多毛类定量和定性样品,研究了该海域多毛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厦门港湾蟹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尔西 《台湾海峡》1990,9(2):166-171
本文根据我所1980年8月至1981年10月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选取其季度月(11,2,5,8月)资料,研究该港湾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厦门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为适应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和编制市总体规划的需要,以及全面了解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特征、变化规律和自然资源状况,我所成立了“厦门港湾调查大队”,于1980年8月至1981年10月对整个厦门港湾进行了多学科综合现场调查,并于1983年7月全部完成了资料整编和各专业调查报告的编写。其中部分资料已陆续提供给厦门市制定总体规划、厦门港水体利用功能区划、滨海、水下工程、港口建设以及环境质量评价使用。为完整系统地反映本项调查成果,我们在专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又组织了“综合报告编写组”,整编成本“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报告”,并组织国内15个单位25位专家进行审查验收,得到同行专家很大的鼓励和许多宝贵的指教。由于有关单位纷纷要  相似文献   

9.
厦门港湾海底地貌及其冲淤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所于1980年8月至1981年9月开展了厦门港环境综合调查,本文以此调查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各个时期的海图分析,对厦门港湾海底地貌及其冲淤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节根据厦门港湾及附近测站多年的实测资料对本海区的波浪和潮汐状况作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调查期间的各潮汐特征值,对调查期间测得的海流实测值进行了潮、余流分离并分别进行分析讨论。一、波浪厦门港湾东临台湾海峡,从东北方向的围头半岛到东南方向的镇海角,中间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青屿等大小岛屿环布,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把厦门港湾和外海隔开。港湾外波浪以涌浪为主,港湾内以风浪为主,浪向都与风向密切相关,基本上是东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X射线衍射、差热、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厦门港湾周边第四纪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合与分布,井对其成因与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厦门港重矿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辉亮 《海洋学报》1993,15(3):49-62
厦门港表层沉积物细砂与极细砂中共有重矿物61种,其中大部分为陆源碎屑矿物,仅见少数自生矿物.不同海域、粒级的矿物含量变化较大,但多数矿物含量具有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不同粒级的同种矿物分布比较相似,高值区一般也偏离不远.据优势和特征矿物分布等特点,将本港重矿物分布划分为12个组合区.文中较详细地论述了港湾周缘岩石和海洋动力等因素在形成上述结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我所1980—1981年厦门港湾海洋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126个站表层沉积物极细砂级中的主要重矿物组合进行Q型因子分析,并探讨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厦门港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厦门港海区采集两根沉积柱样,研究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HCHs,DDTs及PCBs含量用GC法测定,取自厦门港湾口的1号柱样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2~ 0.32ng/g,4.64~10.5ng/g和0.09~0.46ng/g取自厦门西港内湾的5号柱样采分别为0.17~0.31ng/g,3.65  相似文献   

15.
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环境容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笔者近年来海域的现场观测和有关:(1)磷各种形态的含量;(2)不同形态之间的迁移、转化和贮藏;(3)再生、矿化的动力学过程的实验室模拟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得出的结果表明半封闭厦门港湾水体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水环境容量,主要由悬浮颗粒物的吸附/解吸及生物碎屑的生物-化学分解过程所控制.提出了厦门港湾磷环境容量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海洋底栖鱼类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群落结构,可为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本文运用描述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些重要参数,分析厦门港湾底栖鱼类群落的特征及其季节差异。一、材料与方法(一) 材料研究材料取自1980年11月—1981年8月,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港湾综合调查的底栖拖网样品。调查按季度月(2、5、8和11月,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生物季节)进行,共设12个拖网站(图1),采用网口宽1.5米的阿氏网,每站拖曳10分钟,共得标本288份,计1200尾底栖鱼类。  相似文献   

17.
厦门地区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港湾内普遍有淤泥质海涂分布。本区海涂发育条件较好。如沿海潮差大,平均3.98米,最大6.96米,使不少岸段的滩涂宽度达到1—2公里;有相当数量的泥沙来源,平均每年约有270万吨河流输沙和红土海岸侵蚀物质进入海区。目前厦门市和同安县尚有海涂面积17.82万亩,主要分布在厦门西港沿岸,同安  相似文献   

18.
厦门港湾毛颚类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0年9月至1981年8月在厦门港湾3个海区,17个测站进行周年逐月调查时获得的218份浮游生物样品,对该海区毛颚类的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了分析报道。提供了规则箭虫、时网隆箭虫、狭长箭虫和太平洋(钅毳)虫等四个本海区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六氯化苯测年法对厦门港现代沉积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芯柱样用静力岩芯采样器于1986年采自福建省厦门港一九龙江口海域。通过对这些岩芯柱样中六氯化苯(BHC)的垂直分布状况和生物扰动类型的分析,应用 S_R=D_(BHC-D_(mix)/Y的计算模式,获得了这些岩芯的现代沉积速率数据。将这些数据、方法与原理完全不同的~(210)Pb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同岩芯测年数据比较,其结果在数据和数量级上有一定可比性。初步认为,再经进一步探索和改进,BHC测年法有可能应用于近岸河口港湾几十年来现代沉积速率的测定而与其它测年法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铁山港湾的潮间浅滩、潮流冲刷深槽、潮流沙脊、水下拦门浅滩、水下岸坡和海底平原等水下动力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碎屑重矿物的分布特征,阐述了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