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美经贸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中国 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至2012年,美国已成为接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自相关,以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0-2014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COFDI在美国地域分布的不平衡程度有所下降,整体逐渐趋向均衡;②美国吸收COFDI的区域差异较大,南部地区总量领先但增速较慢,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实力平均但增速较快,整体差距逐渐缩小;③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南部向中西部扩散的趋势,表现为“以点带线,多点成面”的时空演化过程;④总体来看,COFDI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程度尚不显著,呈现“集聚--随机分布--离散”的空间形态,局部区域形成“冷、热区”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郑蕾  刘毅  刘卫东 《地理科学》2016,36(9):1329-1337
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东北三省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必经阶段,也是实现全面经济振兴的重要契机。在中国进入对外投资加速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东北亚经济圈建设等为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提供了机遇。利用2003~2014年的省际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境外投资机构等数据,全面分析了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空间特征及其在国内地位,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深入地分析了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空间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农、林、矿等资源型行业,具有显著的贸易服务、市场服务特征,并且对政府和国有经济的依赖较大;技术水平和金融环境对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东北三省应推进企业联合投资和空间差异化投资战略,发挥国有企业的投资带动作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和技术追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10余年来,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令人瞩目。与此同时,西方对中国在非投资的非议也甚嚣尘上,他们以"资源诅咒"命题为理论根据,宣扬中国在非投资活动是所谓的"新殖民主义"。对中国在非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特征和"资源诅咒"命题的科学性进行了考察,认为"资源诅咒"命题本身存在很多缺陷,并不足以作为分析评价中国在非投资活动的理论基础,探究了西方把"资源诅咒"命题作为理论根据的根源和中国在非投资对非洲的真实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6—2017年非洲52个国家FDI数据以及其经济、政治、资源等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非洲FDI流入量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北非呈现下降趋势,西非和中非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东非的上升趋势相对稳定且强势,南部非洲地区波动变化显著,趋势不明显;随着非洲经济发展,五大区域中北非和西非的FDI流入量最多,呈现出“两强三弱”的区域分布格局。2)非洲FDI总体差异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呈现出“减—增—减”的波动;影响FDI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内部差异,西非、南部非洲和中非区域内部的差异尤为明显,其中西非内部差异贡献最大。3)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整体上对非洲FDI影响有限,但局部对西非影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非、南非的外资流入起着积极作用,而对西非起着抑制作用;对外开放度对西非起着消极影响;聚集效应对西非、中非、北非的作用有限。政治制度因素整体上对非洲外资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局部对北非和东非作用有限。资源禀赋因素总体上是外企对非洲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但局部对北非和东非影响不大。基础设施因素总体上对非洲大陆FDI的流入量影响不大,但对南部非洲地区除外。  相似文献   

5.
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空间重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全球经济空间重组的重要力量。本文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由来、发展特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重要作用与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强调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的三足鼎立格局以及西太平洋地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与演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晔  王若宇  薛德升  曾经元 《地理研究》2019,38(8):1949-1964
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和地级行政单元数据,采用不均衡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刻画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识别高技能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 两类劳动力总体的空间特征均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② 2000—2010年,高技能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呈集中化的趋势,而一般劳动力呈分散化的趋势;③ 十年间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区虹吸作用加强,其分布越发集中于沿海特大城市群,而一般劳动力集聚区回波作用加强,其分布越发均衡;④ 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工平均工资、是否直辖市或省会、每万人在校高校学生、是否沿海城市、常住人口数和空间溢出效应在十年中一直都是决定高技能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失业率、中学生师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绿地率在2010年也成为影响两类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对比两类劳动力的模型结果可得,高技能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受行政因素、高校因素和地区生活舒适度的影响更大,而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受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统计和整理非洲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非洲外商直接投资(FD I)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特点,引入吸收FD I业绩指数,采用变异系数计算模型,探讨了非洲FD I在空间序列上的差异,并对非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非洲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在波动中逐步提高,FD I流入量增幅较大,但其占世界FD I流入总额比重一直很低,且有下降趋势;非洲FD I的区域和国别差异均很大,但分布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死亡率是人口转型关键因素之一,而人口转型又关系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以2000—2015年粗死亡率数据为基础,通过变异系数、趋势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人口死亡率空间格局差异及演变态势,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定量分析人口死亡率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国人口死亡率大致呈西北、东北和东南低,中部及西南高态势,且各时段人口死亡率降低省份高于增长省份;(2)中国各省死亡率变异系数差异悬殊,且在空间趋势中东西方向呈现两端低中间高、南北方向由两端低中间高向北低南高转变;(3)人口死亡率全局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减弱,区域差异缩小,且局部空间上以高-高和低-低聚集为主;(4)人口老龄化是人口死亡率提升的主要推动因子,其次分别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突发环境事件次数和气候条件等。人均生产总值对人口死亡率起主要抑制作用,其次分别为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十万人口大学平均在校生数、人均用水量和空气质量。农作物受灾面积合计对人口死亡率在不同年份作用力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显著特点就在于信息、知识等各种类型的智力资源取代工业经济的资本上升成为新的、决定性的终极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在研究智力资源涵义的基础上,选取了投入、产出、环境支持、智力资源4个系统30个不同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来定量研究中国智力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从而进一步分析出影响中国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的4个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程度、行政区标准问题、历史因素和区域文化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0.
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贺灿飞  陈颖 《地理科学》1997,17(3):193-200
对港澳地区在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转移做了上分析,表明了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趋向于沿海地区和与这这有特殊社会文化联系的区位,同时更有向中西部和北部转移的趋势,决定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投资空间模式和转移态势的因素是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率,劳动力因素,经济开放度,与沿海的经济距离等。  相似文献   

11.
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空间分布自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美国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资料,文章采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马萨诸塞州的华人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波士顿地区和汉普郡境内某地是华人显著聚集的区域。研究了聚集区域的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推断。  相似文献   

12.
厦门岛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海岸带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最集中的区域,海岛作为海岸带的一个特殊地理组成,其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晶。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岛为例,结合厦门岛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城市规划、人口、产业等历史与现状资料的文本分析,通过图片修整和遥感地理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回顾厦门岛近100 年的城市化历程,分析厦门岛海岸线、岛屿形状、建成区、交通、行政区划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历史变化及城市空间扩张特征;然后从行政区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地形、围填海、交通和人口等方面分别探讨影响海岛城市空间扩张的潜在决定因素;总结各种因素对海岛城市空间扩张的作用;以期为中国甚至世界其它沿海城市合理开发海岛,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城市化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历年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存量数据,引入重心测度模型,综合分析了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时空特征及投资重心演变,并结合2007-2015年投资东道国国际面板数据运用OLS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研究表明:(1)广东省投资分布极不平衡,以亚洲为主,重点流入避税地,整体投资重心沿北纬23°西移,投资来源地主要为珠三角地区;(2)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行业、方式等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民营企业是投资主体,重点投资第三产业,跨国并购活跃;(3)东道国市场、科技水平、资源丰裕度是影响广东省投资的主要因素,东道国制度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成本和集聚因素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Tourism has emerged as a major driving force in the growth and expans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fter several studies reveale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ouristization among rural settlements,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explaine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touristization in a qualitative way. More robust and detailed quantitative result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roles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this study, which takes Yesanpo tourism as a case study, the Geo-detector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determin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tiz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istance to core entry”, “tourist number and sojourn time”, and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scenic area” have had a strong effect on the rural touristization in Yesanpo, whereas “distance to river”, “elevation”, “distance to main road”, and “slope” have had a weak influence. The latter did, however, contribute a lot to touristization when interacting with “distance to core entry”, “tourist number and sojourn time”, and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scenic”,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our factors. Higher rural touristization occurred in the zone near the core entry, with many tourists, long sojourn times, and proximity to the scenic area.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外资分布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的时空差异特征,根据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将广东省利用外资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点。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各市利用外资的空间集聚和差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外资由分散分布逐渐趋向于集聚分布;外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同时,逐渐表现出向粤北地区扩散的趋势,粤北地区将有可能成为广东另一个外资集聚地区。  相似文献   

16.
运用ArcGIS软件与DPS软件,结合世界银行数据库与《非洲统计年鉴》等,分析21世纪以来非洲跨国移民空间格局及其对FDI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目的地国、原籍国的跨国移民分别集中于北非地区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前者呈现以"摩洛哥-埃及-苏丹"为中心的集聚格局,而后者先以科特迪瓦最为集中,随后逐渐被南非所取代;北非地区F...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场中的空间最大变异距离、空间聚集以及空间异常分布情况。通过稳健半变差函数确定空间最大变异距离,在最大变异距离内分别对在不同的距离、原始数据和经过Box-Cox变换的数据使用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s Ii指数研究元素含量的空间聚集和空间异常,与基于C-A多重分形法的异常下限确定方法所圈定的异常范围进行对比。以面积为8 130km2的铜矿区所采集的1∶20万水系沉积物1 341个组合样点的Cu元素含量为例,局部Moran′s Ii能很好地划分空间聚集和空间异常,尤其是针对经过变换的数据能探测出比C-A法范围更大的聚集和异常,符合客观实际,与已知矿床(点)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变化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刚强  许学强 《地理科学》2011,31(5):613-619
基于地市入境旅游人数和相关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主成份回归等分析方法,探讨了1999~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和内部结构变化的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全国、三大地带和大部分省份的空间分布都属集聚型,但其集中性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且这种变化趋势体现在内部结构的变化上也有明显地一致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总体上,不同规模等级和空间层次的空间分布不平衡程度越低,趋向分散的态势就越明显。这种空间分布变化与旅游发展条件的不断改善存在正的相关性。在各地区旅游业得到全面发展、旅游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的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对外经济开放度、市场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对缩小地区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差异的作用日益凸现,旅游发展机制向多元化因素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3~2013年城市专利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趋势面分析、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能力高的城市高度集聚在沿海三大区域及内地的区域中心城市,随着时间推移,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现扩散的趋势。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推动了创新的区域扩散和空间溢出。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创新水平依次降低,空间集聚程度依次提高,空间相关性依次提高。固定效应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Durbin模型的计量结果发现,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该市的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工业基础、高等教育资源、创新投入、经济外向度显著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提升,且政府支持和城市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出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