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琼中古—中元古代抱板岩群斜长角闪(片麻)岩为高钾变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化学成分上具有富钾(K2O/Na2O值大于0.6)、高铝(Al2O3含量高于15%)和低钛(TiO2含量低于1.3%)等特点。岩石的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LREE/HREE值较高,并具有显著的Ta、Nb、Ti负异常。微量元素和Sm、Nd同位素特征表明,琼中变基性火山岩岩浆源区偏离原始地幔,并且未受成熟地壳物质的明显污染,它们是俯冲消减带上部陆弧区地幔楔受俯冲洋壳析出的流体和硅酸盐融体交代作用后部分熔融的产物。古—中元古代时期,海南地块可能经历了由拉张到挤压的地球动力学转变,早期拉张阶段形成琼西洋脊型和过渡型拉斑玄武岩,中晚期则形成与洋壳俯冲作用相关的琼中岛弧型高钾钙碱性玄武岩,这一过程可能与华南大陆的裂解及随后洋壳向华夏古陆的深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3.
辽西旧庙基性杂岩主要由二辉辉石岩,辉长苏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组成,它们是由同源岩浆演化分离结晶作用为主形成的拉斑玄武系列。痕量元素、REE及Sr同位素的特征表明岩浆起源于富集型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4.
宋述光  杨立明 《地球科学》2019,44(12):4167-4172
岛弧的形成和演化对于理解板块构造和大陆生长有重要意义.祁连山-西秦岭一带发育两条不同类型的弧岩浆岩带,其北侧为北祁连增生杂岩带,由蛇绿岩、高压变质岩和大陆型弧岩浆岩带组成,形成时代为520~440 Ma.岩浆岩以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为主,部分地区发育典型双峰式火山岩.南侧为祁秦增生杂岩带,由寒武纪蛇绿岩(525~490 Ma)和奥陶纪IBM型洋内弧岩浆岩(470~440 Ma)组成,蛇绿岩以拉脊山-永靖洋底高原型蛇绿岩为代表,蛇绿岩的上部熔岩部分由夏威夷型苦橄岩、板内碱性玄武岩和板内拉斑玄武岩组成,为大洋板块内部地幔柱活动产物.洋内弧岩浆岩以高镁玄武岩、玄武安山岩、高铝安山岩、玻安岩为主,局部发育赞岐岩.祁秦增生杂岩带的蛇绿岩和弧火山岩组合很好地说明洋底高原与海沟碰撞和俯冲带阻塞是造成俯冲带起始和新的洋内弧形成和发展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喜峰 《地质与勘探》2010,46(1):113-119
为探讨炭窑口矿区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对其产出特征、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原岩为钾质细碧岩,属碱性火山岩,富集轻稀土和不相容元素,而亏损重稀土和相容元素(如Nb、Ta和Ti),具有与火山弧基性火山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稀土元素分配型式表明其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幔。通过构造环境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矿区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形成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火山弧造山带。  相似文献   

6.
董云鹏  周鼎武 《地球化学》1998,27(5):432-441
秦岭造山带南缘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板块内部构造环境,岩石稀土总量高,稀土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强烈富集型,微量元素分布模式类似于大陆溢流玄武岩,综合主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南秦岭造山带南部边缘的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为板内伸展-初始裂谷环境的拉斑质大陆玄武岩,区域对比表明,南秦岭与扬子陆块之间的早古生代晚期是大陆板伸展裂陷环境,这种伸展扩张的动力学体制始于早古生代初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15,(4):609-613
西南天山东段色日克牙依拉克一带的基性火山岩主要为致密块状玄武岩、枕状玄武岩,与硅质岩、粉砂岩互层,沿走向火山岩不稳定,常相变为硅质岩、粉砂岩,其中枕状玄武岩枕状构造发育。玄武岩主量元素、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与N-MORB玄武岩相似,综合判断该玄武岩应形成于N-MORB环境。根据放射虫鉴定、枕状玄武岩~(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合前人在邻区的研究成果,确定火山岩形成年代应为早石炭世。据此可以确定南天山古洋在早石炭世仍存在并处于扩张阶段,晚古生代南天山洋盆最终闭合时限应在早石炭世之后。  相似文献   

8.
托莫尔日特-赛坝沟蛇绿混杂岩带位于柴北缘结合带东段,对该蛇绿混杂岩带中的变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变基性火山岩SiO2含量为47.78%~50.01%,MgO含量为4.52%~9.36%,~TFeO含量为8.00%~14.94%,K2O含量为0.04%~0.80%,Na2O含量为1.02%~4.20%,具典型的拉斑玄武质岩浆特征。微量元素上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弱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特征,表明该基性岩很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变基性火山岩年龄为480.1±1.8 Ma。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原特提斯洋在早奥陶世已经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藏尼木地区分布一套增生杂岩,其对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套增生杂岩中的变质火山岩的地质特征、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变质火山岩以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其中,角闪石主要为镁质角闪石,共生的斜长石主要为拉长石;变质火山岩经历了高温-中压变质作用;岩石富Al_2O_3和贫TiO_2,弱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火山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洋内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锆石U-Pb年龄值为151.4±1.6Ma和150.7±1.4Ma,表明岩石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综合研究认为,增生杂岩中的变质火山岩是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北向俯冲的产物,在陆-陆碰撞之前卷入增生系统,该套变质火山岩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变质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10.
辽西旧庙基性杂岩主要由二辉辉石岩、辉长苏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组成。它们是由同源岩浆演化分离结晶作用为主形成的拉斑玄武系列。痕量元素、REE及Sr同位素的特征表明岩浆起源于富集型地幔源区。低的Ni、较高的H2O,说明初始岩浆起源于富含H2O的富集型地幔源区,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熔融形成。w(Rb)/w(Ba)、w(Rb)/w(Sr)值变化较大,表明岩浆形成演化与下地壳物质曾发生强烈的混合  相似文献   

11.
胡艳华  顾明光  徐岩  余盛强  王加恩  贺跃 《地质通报》2011,30(11):1661-1670
陈蔡群是浙东南地区重要的岩石单位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华夏地块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众多地质学家对其开展过研究工作。选取浙江省诸暨市孝四地区的陈蔡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同位素定年工作。锆石CL图像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锆石均为变质锆石,17个分析点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435Ma±4Ma,属于加里东期,此年龄代表了诸暨地区陈蔡群的主变质年龄。结合华南已报道的高精度加里东期年龄纪录,探讨了华南加里东运动发生的时限和运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加里东运动主要发生于420~445Ma之间,435Ma为其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12.
陈蔡群是浙东南地区重要的岩石单位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华夏地块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众多地质学家对其开展过研究工作。选取浙江省诸暨市孝四地区的陈蔡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同位素定年工作。锆石CL图像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锆石均为变质锆石,17个分析点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435Ma±4Ma,属于加里东期,此年龄代表了诸暨地区陈蔡群的主变质年龄。结合华南已报道的高精度加里东期年龄纪录,探讨了华南加里东运动发生的时限和运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加里东运动主要发生于420~445Ma之间,435Ma为其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13.
都山杂岩体由不同岩性的花岗类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细粒石英二长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心相)和粗中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前人的年龄数据表明该杂岩体中不同岩性的岩体是近乎同时就位的。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岩体接触关系,结合室内研究,认为该杂岩体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的特点,具有高SiO2(平均值为69.90%),高Al2O3(平均值为14.82%),MgO小于3%(平均值为1.09%),高S(r平均值为917.18μg/g)低Y(平均值为5.44μg/g),低Yb(平均值为0.50μg/g),(La/Yb)N1(平均值为50.95),以及Nb/Ta比值负异常等特点,在埃达克岩Sr/Y-Y和Sr/Yb-Yb判别图中显示为埃达克质岩石。岩石中出现的强烈的Nb-Ta解耦现象很可能是继承源区组分的特点,推测其源区主要成分为华北克拉通内广泛发育的TTG岩套(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源区中也存在少量变质玄武岩和变沉积岩。通过对都山杂岩体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强烈的Nb/Ta负异常,高(La/Yb)N,高Sr以及无明显的负Eu异常说明残留矿物组合应该为角闪石+石榴石±少量斜长石,残留相为角闪榴辉岩相,残留矿物中无金红石,推测其形成时的地壳厚度为50~70 km。按照地壳均衡原理,其反映出的古山脉高度为3000~5000 m。结合区内部分其他岩体的资料,认为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古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在中—晚三叠世时期仍在持续,此时的华北克拉通北东缘出现了高耸的山脉。  相似文献   

14.
The Danfeng meta-volcanics in the Shangzhou area, Shaanxi Province are characterized by oceanic island arc volcanic geochemistry. They are a suite of low-K tholeiitic series and calc-alkaline series meta-volcanic rock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respectively.These meta-volcanics have high Th/Ta ratios and low contents of Ni,Ta,Ti,Y and Yb,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influenced by the subduction zone components.Many lines of evidence show that the Danfeng meta-volcanics were produced in an oceanic island are setting of the supra-subduction zone 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Block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潜玄武安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具有中等的SiO_2(51.90%~52.85%)、MgO(4.44%~5.08%)、Al_2O_3(14.94%~16.11%)、TiO_2(0.99%~1.03%)含量,较低的K_2O(0.01%~0.27%)含量,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具有较低的稀土元素总量,ΣREE=38.07×10~(-6)~41.70×10~(-6),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HREE=0.57~0.61,(La/Yb)N=0.84~0.91,具有明显Eu正异常(δEu=1.13~1.23);富集Sr、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B)的特征,形成于岛弧(或弧前)环境;具有相对高的εNd(t)值(+6.9~+7.6),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没有明显深海沉积物加入。结合阿尔泰造山带南缘的区域地质资料及潜玄武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阿尔泰南缘在晚古生代处于活动大陆边缘,阿舍勒盆地处于岛弧(或弧前)背景。  相似文献   

16.
浙江诸暨市下河图村的陈蔡岩群中出露一套斜长角闪岩,空间上与块状大理岩相伴产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下河图斜长角闪岩SiO_2含量为43.22%~46.56%,MgO为3.23%~7.87%,TiO_2为1.90%~2.98%,与碱性洋岛玄武岩特征类似。稀土元素总量为114.47×10~(-6)~192.39×10~(-6),(La/Yb)N为5.93~12.13,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向上隆起的富集形态,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洋岛构造环境,陆壳物质对其混染的可能性较小,岩石成分主要受熔融源区控制。推测下河图斜长角闪岩原岩很可能形成于靠近消减带的海山环境,来源于洋壳俯冲过程中增生的海山碎片,陈蔡岩群很可能为一套俯冲增生杂岩。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斜长角闪岩变质年龄为420.6±1.8 Ma,可能代表了扬子和华夏两大地块碰撞拼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浙西南龙泉地区集中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是华夏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形成时代和成岩构造属性等问题历来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龙泉变质岩中变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这些岩石的原岩成岩环境至少有两类:Ⅰ类岩石稀土配分曲线、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均显示与IAB的相似性,微量元素比值和图解判别均指示这套岩石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构造环境;Ⅱ类岩石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均与OIB有相似性,微量元素比值和图解判别也指示这套岩石形成于与俯冲无关的OIB构造环境。多种不同构造属性的岩石共生,佐证了原龙泉岩群变质岩系为一形成于早古生代的俯冲增生杂岩。变质基性岩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峰期变质时间为404~402Ma。龙泉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对重新认识丽水-余姚断裂带构造属性、区域构造格架的建立以及进一步分析华夏造山系物质组成与结构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四川红原地区三叠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原地区三叠纪花岗岩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北部,侵位于三叠纪西康群砂板岩系中,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岩体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富钾钙碱性系列,大部分为I型花岗岩(羊拱海和达盖寨岩体部分表现为A型),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较大,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为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分镏大于重稀土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区花岗岩体可能为同源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所形成,源岩可能为变杂砂岩和变中性火山岩,热源可能来自于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造山型金矿中金的来源是目前广泛争论的问题,尽管变质成因模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研究实例还不多。加里东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金矿成矿期,浙江诸暨陈蔡杂岩发育了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岩石组合,变质时代为加里东期,同时,其变质温度和压力等都已经得到精确厘定,为研究华南加里东期金矿形成与变质作用的关系提供理想的研究剖面对象。通过系统采集陈蔡杂岩岩石样品,在详细的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黄铁矿中的金及亲硫元素进行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陈蔡杂岩角闪岩相岩石岩相学特征中有绿泥石,角闪石退变质为黑云母,反映退变质作用中有变质流体的回流。华南加里东期变质过程中,从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相变过程中金及其他亲硫元素从主要赋存矿物黄铁矿中释放出来,进入变质流体,为江南造山带造山型金矿提供了金属来源。利用硫化物单矿物进行金的含量原位分析是解决变质过程中金活化迁移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华南加里东期变质过程中金的来源模式图。  相似文献   

20.
赣东北地区沿江绍断裂北缘和江南造山带南侧有大量的前寒武纪火山侵入杂岩呈带状分布,主要由大面积的陆相火山岩和若干长英质镁铁质火成杂岩体组成,后者中出露面积最大的港边杂岩体在填图尺度上可划分为长英质岩、镁铁质岩和过渡性岩3大组成部分,长英质岩颗粒锆石U_Pb谐和不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为822±4Ma,代表杂岩体中岩浆混合作用发生的时间。港边岩体中长英质岩石的Nd模式年龄为1·49~1·68Ga,镁铁质岩中玄武质岩石为1·51~2·21Ga,辉长岩的Nd模式年龄与玄武质岩石基本相同,为1·54~2·13Ga,经计算的过渡性岩石的Nd模式年龄为1·58~1·90Ga,因此认为镁铁质岩石从源区分离的时间要远早于长英质岩石,而过渡性岩石含有前两个端员岩浆相互混合(和)的信息。长英质岩石的εNd(t=822Ma)值为-0·8~-4·4,87Sr/86Sr(822)比值为0·70368~0·70549;玄武质岩石的εNd(822)值为-2·6~+2·3,87Sr/86Sr(822)比值为0·70387~0·70527,这反映了镁铁质岩浆的源区接近总地球,长英质岩浆则来自具壳幔混合性质的EMⅠ型地幔的源区。可以推测,赣东北前寒武纪也曾发生过岩浆底侵作用。底侵作用对港边火成杂岩体岩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底侵于壳幔边界的玄武质岩浆使地壳熔融形成长英质岩浆并聚集于浅部岩浆房。随着长英质岩浆房降温,长英质岩浆的结晶度和粘度增加,其物理状态发生液态→(固+液)混合态→固态的变化;当玄武质岩浆穿透下地壳并不断进入物理状态变化的长英质岩浆房时,持续地发生两种岩浆的化学混合作用或两岩浆的机械混合作用或玄武质岩浆的侵入,其混合作用的时间以长英质岩锆石的U_Pb谐和不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822±4Ma界定。根据Nd模式年龄(tDM)和Nd富集系数(fSm/Nd)分布特征,可以确定中元古代江南造山带为太古宙扬子古陆核的横向增生体,而新元古代陆相火山侵入杂岩带则横向增生于江南造山带南缘。至此,扬子古陆横向增生作用结束,开始与华夏古陆拼贴,包括港边火成杂岩体在内的新元古代火山侵入杂岩带则成为两古陆连结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