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7月11日至14日,晋陕豫三省四区第九次地震联防暨学术年会在临汾举行。河南的洛阳、陕西的渭南、山西的运城、临汾地区的地震工作者139人参加了会议。陕西省地震局顾问崔玉亭同志和山西省地震局局长孙国学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临汾地区行署副专员宋发义同志到会看望了大家,地区科委副主任李英锋到会并讲了话。 会议开始,由运城地震局副局长张秀堂代表联防区作了《83年联防区工作情况报告》。83年联防区在震情监视中落实异常、会商震情、建立地下水网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基础建设上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联防区地震目录”、“联防区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图”、“地壳厚度图”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晋豫陕三省交界地区,是我国历史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本文根据晋豫陕地震联防区编制的地壳厚度图,结合地面地质构造特征,对发生在该区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与上述构造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与地面地质构造有一定的关系,且多发生在深部莫霍面隆起构造的斜坡上.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震科学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1983年开始,国家地震局组织全国地震系统的精锐科技力量编制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为总结前阶段编图工作经验和布署下阶段工作,国家地震局在广州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之后于1987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第二次编图工作会议。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葛治洲副司长主持,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主编高文学同志在会上作了编图工作报  相似文献   

4.
南北地震带北段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桂培  李渭娟 《地震学报》1990,12(2):176-185
本文利用重力资料,采用单层地壳模式反演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地壳厚度.根据艾利均衡假设,进行均衡补偿归算.编制莫氏界面图和11均衡异常图.根据地壳构造特征,划分六个地壳构造区.对天水-文县间立交构造格架进行初步的探讨.结合历史地震资料,讨论了地壳构造、均衡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晋陕豫地震联防区34年的工作实践进行了回顾总结,针对地震联防联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章程,建立监测网络,健全应急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合作与信息共享等对策建议,切实提高区域地震联防和应急联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震研究》2007,23(1):32-32
由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地震学会共同举办的东北三省第六届地震科学研讨会于2006年9月17-21日在景色秀丽的长白山火山监测站召开。来自三省地震系统的代表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80余人参加了会议。辽宁省地震学会理事长徐心同、辽宁省地震局副局长卢群、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郑雅琴、黑龙江省地震局副局长张锡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华南沿海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沿海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是了解该地区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物质结构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广东台网和福建台网共75个固定地震台记录到的2001-2008年远震波形的接收函数,通过H-κ叠加法获得了74个台站下方平均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值的有效估计,结合该区断裂分布、地震活动和地形地貌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该区地壳厚度范围在26~32 km之间,由陆向洋、自北向南减薄.泊松比0.23~0.28,由陆向洋增加,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变化分别和地表地形呈正相关和负相关;(2)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呈块状和带状分布,对应该区的断裂活动,其过渡带变化地区与地震分布一致,震群区和地幔上隆区对应泊松比的急剧增加;(3)该区主要以中、酸性地壳物质为主,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在近海区的构造伸展作用和褶皱区的逆冲推覆作用影响下,分别呈正、负消长关系,揭示该区不同时代和不同区域构造演化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晋豫陕地震联防暨学术年会,四月甘五日在运城举行.山西省运城地区、临汾地区,河南省洛阳地区,陕西省渭南地区以及山西省雁北、忻县、晋中、晋东南等地区的地震工作者共146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及山西、陕西和河南省地震局的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运城地委常委、副专员李雪同志致开幕词,山西省地震局副局长李琪庭同志讲了话.会议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及邻近地区壳幔结构探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白-敦化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利用二维射线追踪程序包进行走时拟合及地震图计算,得到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及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 结果表明,以C2界面为标志,研究区地壳可分为上部地壳和下部地壳. 上部地壳厚1-23km,P波速度为6.00-6.25km/s;下部地壳厚12-17km,它是由一个较均匀的速度层和一个厚6-km的壳幔过渡层构成. 地壳厚度由敦化一带31-33km向东南逐渐增厚,至天池火山区最深达3km. 在天池火山区地壳存在低速体,其速度较周围介质低约为0.15km/s. 利用地震剖面探测、地震CT和大地电磁测深等结果显示,在天池火山区地壳内存在低速、低密度及低阻异常体,该异常体可能表明壳内岩浆囊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黎刚 《华南地震》2006,26(2):1-8
利用收集的地震深度数据,讨论了南海北部及周缘陆区不同地壳结构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华南大陆、大陆架、大陆坡区壳内地震分布的下界深度在30km左右,平均深度华南大陆最浅、大陆架区次之,大陆坡区最深;(2)华南沿海大陆型地壳区地震集中分布于5~15km的"优势层"内;大陆架和大陆坡区地震的垂向分布也具有"优势层",但厚度明显增加;而在南海海盆区,地震深度分布范围较大,有相当数量的地震分布于地幔内;(3)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特征与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密切相关,地震主要分布于地壳(岩石圈)的脆性层内.由于南海北部由陆向海脆性层底界深度加深,导致了地震"优势层"厚度加厚.(4)地壳上层的流变结构可能对南海北部及周缘陆区地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西部片区编图验收会于1983年3月23日在成都省军区招待所召开,历时七天,并于3月29日结束。《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是国家地震局1980—1985年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自82年5月第一次工作会议以来,在各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经参加工作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基本上完成了各省(区)地震构造图的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0月6—8日,四川省川西地震联防片区第三次会议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四川省地震局、攀枝花市地震办公室、凉山州地震局、雅安地震办公室、甘孜州地震局、西昌地震中心站、云南省丽江地区行署地震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地震工作者。攀枝花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秦万祥副市长到会看望代表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3.
较准确地探测各处地壳厚度对于地震资料分析处理和预报地震是很重要的。 我们采用相对时间项法,用了五个地震台记录到的六个近震资料和固镇地区的地壳厚度等资料,得到了安徽省北部五个区域的地壳厚度,并由此推得我省北部地区地壳底面比较平坦,地壳 厚度约为33公里。图1是所选用的地震和台站位置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
由上海、苏州、南通、无锡等地区组成的长江口地震联防区于1981年10月18日至22日在无锡召开了第十三次例会。联防区十六个单位的代表,江苏省、上海市地震局、有关地、市地办的负责同志,以及南京市、常州和镇江等地办的应邀代表共49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听取专题讲座、对长江口地区近期震情进行会商和经验交流等三个方面。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震地质大队的同志作了关于地震前动物异常行为的机理和非震异常的识别、古地震的范畴及其研究意义、国内外地应力测量的动态、资料的分析处理和土层应力仪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等报告;还宣读介绍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第十研究室“地震社会学”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5日至9日,由国家地霞局主持召开的国家地震局地学大断面"GGT"项目阶殴评审会在山东青岛市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地球所、地质所、应力所、兰州地震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辽宁、山东、云南、江苏等省地霞局百余名代表及其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基金会办公室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十余位地学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芦山与汶川地震之间存在约40 km的地震空区.震源区和地震空区的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深入了解中强地震的深部孕育环境及地震空区的地震活动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本小组布设的15个临时观测地震台以及21个芦山科考台站和21个四川省地震局固定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用H-K叠加方法得到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和平均泊松比,并构建了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图像以及反演得到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模型.我们的结果揭示了震源区和地震空区地壳结构特征差异:(1)汶川震源区的地壳平均泊松比为~0.28;芦山震源区为~0.29;而地震空区处于泊松比变化剧烈的区域;(2)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的震源区以西下方的Moho面呈现深度上的突变(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分别从~44 km突变到~59 km,~40 km突变到~50 km,而地震空区地壳平均厚度呈现渐变性变化;(3)地震空区Moho面下凹且具有低速的上地壳.综合一维S波速度结构和H-k以及CCP的初步结果,这可能显示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在深部方向上向西倾斜并形成切割整个地壳的大型断裂;芦山地震则可能是由于上、下地壳解耦引起的;而地震空区处于两种地震形成机制控制区域的过渡带中.  相似文献   

17.
广角地震测线(OBS973-2)位于南海南部陆缘,其地壳深部构造是研究南海共轭扩张及形成演化的直接证据之一.本文采用2D射线追踪技术,结合与之重合的多道地震测线(NH973-2)时深转换结果,对OBS973-2测线重新进行了正、反演研究,得到了礼乐滩及邻近海区的精细地壳结构.与前人结果相比,本文基于正反演速度模型,把测线分为陆壳区(0~200 km)、洋陆过渡区(200~280 km)和洋盆区(280~370 km).地壳结构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陆壳区沉积层厚度横向差异大,且速度横向不均匀,地壳整体厚度大(约20 km),有横向速度差;洋陆过渡区速度和厚度横向均匀,地壳减薄(约8 km);洋壳区地壳厚度减薄至6 km.与以往研究相比,新的认识集中在两个方面,(1)在方法上,综合广角地震和多道地震数据,借助正演和反演方法,能够得到更多更可靠的地壳结构信息.(2)在地壳结构上,结合广角地震与多道地震,得到洋陆过渡区莫霍面向海减薄的形态及其埋深(约12~18 km,海平面为0 km);进一步验证礼乐滩区域在洋陆过渡区没有明显的高速层,为非火山型陆缘,其共轭扩张点为中沙地块;陆壳区上地壳强烈的拉张作用在速度模型表现出横向速度异常和低速区,在多道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大量10~20 km的正断层.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东北部首次成功实施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填补了海陆过渡带深地震探测的空白. 利用该次海陆联测地震数据,通过数据处理、震相分析、射线追踪、走时模拟等方法,获得了滨海断裂带附近的纵波地壳速度结构,探明了海陆联测剖面中滨海断裂带可能位置. 地壳速度结构为陆壳结构,地壳厚度由陆地向海区逐步变薄;在上地壳下部普遍存在一层速度为5.5~5.9km·s-1、厚度为2.5~4.0km的低速层,并向海区方向减薄,该区未发现明显的高速层. 滨海断裂带为一纵向低速带,位于南澳台东南35km处,对应于重、磁异常带,断裂带断至莫霍面,是华南陆区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地壳断裂.  相似文献   

19.
云南思茅—中甸地震剖面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智  赵兵  张晰  刘财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5):1377-1384
云南思茅—中甸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切割松潘—甘孜、扬子和华南三个构造单元的部分区域. 我们利用初至波和壳内反射波走时层析成像获得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在获得新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地震散射成像思想和低叠加次数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重建了研究区的地壳、上地幔反射结构. 综合分析研究区地壳P波速度模型和壳内地震反射剖面发现:沿测线从北至南地壳厚度从约50 km减薄至35 km左右,地壳厚度的减薄量主要体现在下地壳,剖面北段下地壳厚度约为30 km,剖面南段下地壳厚度仅为15 km左右;上地幔顶部局部位置P波速度值偏低,一般为76~78 km/s,反映出云南地区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区的特点.剖面沿线地壳内地震反射发育,其中莫霍强反射出现在景云桥下方;在景云桥弧形断裂带8~10 km深处出现宽约50 km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20.
福建漳州地热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5-1986年在福建省穿过漳州热田地区完成的一条NNE向地震折射剖面资料,采用一维与二维射线追踪和理论地震图拟合、反演等方法,获得了该地区比较详细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及速度分布图像.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地区正好位于一个地壳厚度突变带上,从漳州市往南向海岸方向地壳上隆,厚度只有29.5km,往北迅速加大到32.0 km左右;在这个突变带上地壳内所有速度界面均发生扭曲甚至错动,它可能是一个断裂带;地壳中部有一个横向延伸有限的低速区,其最低速度小于5.80km/s,顶部深度大于10.2km,这个低速区正好位于漳州市下方的地壳突变带上.作者推断它很可能就是漳州热田的壳内热源体,并可能是一个部分熔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