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届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Second Conference on PetroleumGeochemistry and Exploration in the Afro-Asian Region)于1988年8月在北京召开。 1985年11月25日至28日在印度台拉登召开了首屈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经各国代表推选,并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批准,决定第二屈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亚非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石油地球化学及勘探会”于1992年2月10日至13日在澳大利亚南部美丽的海滨城市墨尔本召开,会场设在墨尔本大学化学院内。参加会议代表有50人左右,分别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坦桑尼亚等国。会上宣  相似文献   

3.
第 5届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国际会议将于 2 0 0 0年 1 1月 2 5~ 2 7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有兴趣参加者请与组委会秘书处联系。AAAPG— 2 0 0 0年国际会议将有 30多个国际石油公司和 40多个地区石油公司约 50 0多名石油地球化学科学家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上将就以下地区石油地球化学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 :1印度次大陆盆地 ;2非常盆地 ;3中东盆地 ;4中亚盆地 ;5中国盆地 ;6远东和东南亚盆地 ;7澳大利亚、新西兰盆地 ,进行学术研讨。会议交流的研究领域为 :1沉积岩有机质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 ;2烃源岩烃类化合物的运移、聚集和储层地球化学 ;3…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996年5月8~14日在四川省峨眉市召开,这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海洋石油总公司、中科院、煤炭部和地矿部五大系统46个单位的198名代表参加,会议内容包括石油地球化学(生油理论、勘探综合研究实例等)、天然气与凝析油地球化学、非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进展》1989,4(1):60-60
第二届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于1988年8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15个国家的近170名代表在会议期间报告了各自取得的最新学术成果,并就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热烈和充分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戈尔德施密特会议是世界地球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 ,最初是由欧洲地球化学协会和英国皇家地球化学协会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于 2 0 0 2年 8月1 8~ 2 3日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会前和会后都安排了多条野外路线的地质考查。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 75 0份 ,分成一般学术讨论会 ( general symposium)和专门学术讨论会 ( special symposium)进行交流。会上交流的口头报告 1 1 41个 ,展讲报告 5 79个。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大陆有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  相似文献   

7.
有机地球化学以自然界(主要是地质体)中有机质的组成、性质,分布及其演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是地质学(特别是沉积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相互渗透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近20年来在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领域迅速扩大。油气地球化学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分支。它已成为油气勘探中三大理论基础之一(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目前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油气成因理论的发展。近年来丰富的勘探实践及大量模拟实验对70年代初提出的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说作出了不少修正和补充,低成熟油的发现、非干酪根成油的可能性、深层(9000米)油气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1996年12月10—11日,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在南京召开了下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研讨会。来自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石油地质局、地矿部石油物探研究所、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第六物探大队、南京大学、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南方新区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等单位的2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下扬子地区海相油  相似文献   

9.
第四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儿月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石油天然气工业总公司、武警黄金部队、中科院及大专院校150多个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的279名代表(含特邀代表6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湖北省科协的有关领导到会表示祝贺.本届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阮天健教授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与检阅近4年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界取得的成绩与进展,展望与探索改革开放的90年代对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会议期间有32名代表作大会发言,152名代表分别在区域地球化学、矿区地球化学、金矿地球化学、能源地球化学、新方法和环境地球化学勘查5  相似文献   

10.
<正> 该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2—15日在成都召开,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主持,四川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承办。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新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事业部等23个单位的67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大会宣讲、交流的论文有27篇,内容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研究成果;碳酸盐岩出露区(尤其是地表地形和构造断裂复杂区)  相似文献   

11.
由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氢、氧同位素实验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根据地球化学委员会稳定同位素专业组1983年年度学术活动计划安排举行的,有41个单位的91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近几年来,我国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新建了一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专门研究人材,研究范围已扩大到金属矿床地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水文地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九年四月二日至五日在兰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省的地矿、有色金属、石油、煤田、核工业、地震、环保、大学和科研等十个系统24个单位近百名代表.这是甘肃省矿物和地球化学工作者的盛大聚会.这次会议还特邀了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沉积学委员会委员叶连俊教授;著名天体地球化学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欧阳自远研究员;捷克斯洛伐克地质矿产局,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54项目执行主席让、帕萨瓦博士;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甘肃省科协.省地质学会.地震学会.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科学技术协会的代表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四川陕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发来贺电,热烈祝贺甘肃省学会的成立:省内有关单位和有关学会也发来贺信和贺电;著名矿物学家、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学部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涂光炽教授也来电祝贺学会的成立.该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77篇,内容涉及矿物学、矿产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法和综合研究等,代表了我省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特邀代表叶连俊教授.欧阳自远研究员和帕萨瓦博士均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使代表们获益匪浅.这次会议大会交流学术论文21篇,分组会交流12篇.与会代表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的学术观点,展开了自由讨论,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会议开的朝气勃勃,富有生气,气氛友好热烈.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的很成功,是一次难得的、很有收获的盛会,完全达到了会议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由加拿大地质科学学会主办的第77届勘探会议1977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会议期间提交了40篇评述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并史例的论文。会议中的短程旅行包括访问遥感技术与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勘探公司和参观加拿大地质调查所。来自30多个国家的770名代表,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1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宗旨是考察找矿勘探工业的现状,并总结自1967年在民亚加拉举行的上  相似文献   

14.
理论地球化学和应用地球化学问题是二十七届国际地质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会议期间召开了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全体会议、执委会会议和工作小组会议。在“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小组会上,共听取了200多个报告,地球化学侧面的另一些报告则列入相邻专业组的大纲之中。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已于1989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杭州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委员会以及浙江省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系统(地质、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冶金、石油、核工业、化工、有  相似文献   

16.
1996年5月27—30日,在贵州安顺市召开了“南方地区第七次石油物探技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石油学会、贵州省石油学会联合召开。这次研讨会主要集中交流了三个专题:南方中、新生代盆地;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方法;电磁法在南方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内容涉及:(1)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2)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和油气藏描述;(3)MT 方法;(4)盆地结构和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主办的《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讨论会》于1985年12月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交流了现代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介绍了国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地球化学平衡和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新途径;国内外成功实例解释;处理地球化学信息的新方法;自然观察、实验模拟和计算机模拟的结合。会议还讨论了理论研究在成矿预测中的重要意义。会  相似文献   

18.
本书为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石油科技装备委员会组织的“97石油地质实验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本文集按综述、地层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岩石学四部分汇集了地球化学、沉积储层、古生物石油地质实验测试仪器、实验分析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现状、最新进展,以及这些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实际应用,主要包括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油气运移研究、储集性能评价、盖层研究和多种模拟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成果,以热解、罐装气为主的单井评价实验技术,与开发实验技术相结合的油气层保护及损害方面的研究,油气藏地球化学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在成矿理论、找矿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众多新成果,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进展。为了促进交流,推动发展,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资环局等单位发起,于2007年12月10~13日在海口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来自各系统的75个单位近40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西部大开发 :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研讨会于 2 0 0 1年 7月 18日至 2 1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土资源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等部门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以下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中国西部地质地球化特征与区划、西部矿产资源与矿业经济发展、西部油气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西部水资源地球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土壤地球化学与特色农业发展、西部环境地球化学与人体 (生物 )健康效应、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