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结合地质矿产部项目(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电子手册)的研制情况,论述和总结了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计算微机软件的特性,软件应遵循的原则、研制开发的方法,数据处理技术,设计方案的优选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863计划中的CIMS工程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CIMS的概念引入工程设计领域并命名为计算机集成应用已成趋势。本文就国内勘察设计行业及本企业在计算机集成应用方面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并详细介绍了本企业作为建设部全国工程设计行业“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示范单位,近几年的作法与成效。值得勘察设计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福州太月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支护体监测,险情与应变以及提出对今后深基坑支护工程几点值得探讨的意见与看法。  相似文献   

4.
江丕光 《江苏地质》1995,19(3):166-173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在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江丕光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镇江,212111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基坑支护,建筑施工,江苏.Application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文中介绍如何使用Windows位图拼接技术处理大批量的图形实现商业图片的包装,以及利用第三方类库ImageObject在VisualC 6.0中实现不同类型的图形文件的拼接。  相似文献   

6.
7.
人们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工程设计需要运用什么样的工程技术?它有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它属于哪一门学科? “当然,工程设计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众多学科的支持,需要多种学科的人才共同作业。例如,工业项目的设计需要运用机械、化工、冶金、水利、土木等工程学科的专业技术,也需要运用建筑学、工程经济以及其它非工程学科的知识,相应地需  相似文献   

8.
地基与基础     
《岩土力学》2004,25(3):411-411
  相似文献   

9.
10.
基坑开挖与支护应因地制宜进行围护体系设计,本文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环境,在不同周边设计不同的围护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实践基础上,对邯郸东部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施工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经济技术分析和环保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本区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提出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或等于200kPa时,应采用CFG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当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200kPa时,东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干法)复合地基,西区应采用夯实水泥土桩法复合地基或水泥土搅拌桩(湿法)复合地基,北区和南区应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防治在深基坑工程中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是导致工程事故最直接的因素之一,针对当前地下水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两个工程实例,①对南京人民商场改建一期工程基坑止水工程防渗结构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②苏州商品交易市场塔楼基坑降水方案的成功之处进行了经验总结。最后,作者对深基坑降水工程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工程进行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珠海机场场道地基处理方法作了总结,讨论了该工程在复杂地基条件下,高标准机场场道地基处理的设计思路和成功经验,以期为同类工作有借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复合桩基与复合地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峰  宰金珉  梅国雄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3):141-143,151
鉴于目前复合桩基、复合地基概念上的混淆,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复合桩基和复合地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区分这两种新型的基础形式,进而更合理的利用它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注浆法是基坑工程事故应急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注浆属于隐蔽工程,在对注浆后浆液的影响范围、固结程度的检测中目前的检测手段还十分有限。根据某基坑维护工程注浆效果的雷达检测工程实例来看,地质雷达探测法应该是比较快速的方法之一,而且也能达到一定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聚斌 《探矿工程》2007,34(3):22-25
对基坑降水中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控制措施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降水工程中排出的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青 《探矿工程》2009,36(8):54-56,59
江南小学部田径场跑道需采取必要的加固处理措施控制沉降。根据现场情况结合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对回填层采用注浆加固,改善岩土的力学性能,恢复其整体性,使被加固对象形成整体化的固结体。通过现场实验和历时1年的沉降监测,最大沉降量为1.5cm,沉降时间曲线显示沉降趋于稳定,证明加固效果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8.
漳州某基坑工程设计计算与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以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以及主、被动土压力的现场测试分析 ,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给其在当地软土基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加拿大多伦多市某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局部桩筏基础(PPRF)的设计及施工问题;探讨了设计PPRF的决定性因素;在保持PPRF设计的完整性前提下,提出了单位沉降量的准则,并用于筏板和桩的设计;计算了PPRF的滑移及转动;最后,采用有效方法对该工程采用的局部桩筏基础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PPRF的设计主要取决于侧向土压力、分布不均的建筑荷载以及地基土的非均匀承载力,工程桩应主要布置在沉降较大的区域,即位于筏板基础承受高压力而土体承载力较低的西北部。探讨局部桩筏基础的设计与施工为该类型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二灰桩的桩体材料中加入适量水泥,形成三灰桩。加入的水泥,通过桩体材料之间,以及这些材料与桩周土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不仅提高了桩体的强度,而且改变了桩间土的力学性质,在桩身周围形成硬土壳,共同形成较高强度的复合地基。经静力触探法检测,三灰桩锥尖阻力平均达11.45MPa(6根桩),而二灰桩平均只有4.8MPa;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表明,三灰桩与二灰桩相比,P-S曲线无明显拐点,当S=0.015B时,三灰桩P值为240kPa,二灰桩P值180kPa。故三灰桩可大幅度地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