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岩  刘寅年  陈宝蕙 《地图》2004,(6):29-33
周岩、刘寅年、陈宝蕙三位同仁,自1954年在上海实行地图出版业公私合营时相识。刘、陈从20世纪40年代就从事小比例尺地图编辑工作。周岩当时任地图业公私合营工作组副组长,地图出版社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不久,三位先后从上海调到北京总社,一同在编辑部共事。我们从三位前辈五六十年来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地图出版事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地图信息论: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图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地图的核心功能是传输空间信息。自20世纪60年代源自通信领域的信息论被引入地图信息度量.现代地图学已经发展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地图信息论。本文旨在对近50年来地图信息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论述从狭义到广义地图信息论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最后对地图信息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伉 《地图》2005,(6):43-46
对于20世纪,人们可以从无数角度予以标定:科学昌明的世纪,生产力空前发展的世纪,人类开始进入太空的世纪,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纪,人口爆炸增长的世纪,自然资源极度消耗和莫大浪费的世纪.物种加剧灭绝的世纪,污染极其严重的世纪……可谓不一而足。在这里,我们用世界政治地图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谈谈20世纪的突出特征,那就是全球国家数目是如何从“寥若晨星“到“满天星斗“的。为证明这一点.大概无需多说,只要摆上两幅地图,稍加对比.再做些必要的解释.便足以真相大白了。  相似文献   

4.
周、秦时期(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206年),由中央王朝于每年八月派遣告使,轻车长驱,采访全国各地物产、民情、风俗、方言,利用“定南”和“计里鼓”进行测量,记录方位、里程,草绘地形,据此编制版籍(绘制地图,编制户籍等),并藏于秘室,以供朝庭了解各地经界、户口、贡赋以及军事要塞等地理信息,从而达到“人主居高堂知天下”的目的。派遣“轩之使”,用记录方式搜集资料,据此绘制地图,是周秦时期独特的地图测绘方式。  相似文献   

5.
毛元元 《地图》1999,(3):34-3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发展阶段。下面分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发展成就。原始时期  原始地图是人类社会初期出现的简陋地图,它还没有脱离图画和神话传说。如民间流传“史皇作图”的故事,说黄帝与 尤大战时,黄帝的臣子史皇曾作地形物象之图,终于把 尤打败。这自然不可信,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4000年以前的中国已经有了描绘地形物象的“地图”。再如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时“河伯献图”的故事,这是治水…  相似文献   

6.
正从原始的小笔尖、玻璃棒、曲线笔手工制图,到计算机辅助制图、数字化制图,再到现在的信息化制图时代,几十年间,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革新改变了传统的地图制图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代人,一套制图工艺,地图制图事业的发展正如时代变化的缩影,让我们打开历史长卷,共忆往昔峥嵘岁月,同看今朝测绘风云。小笔尖上的"舞蹈""手工制图是一门艺术""大比例尺地图转换为小比例尺地图必须要换算"……时光倒流53年,1963年秋天,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英语中的“Map”,据说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Mappa”,即一种绘制地图的布料.但最初的地图并不是绘制在布料上的.早期地图的形式,经历了从树皮、泥板、陶片到铜板、竹简、木板的过程,而现今发现最早的绘制于布帛上的地图,是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它们被认为是公元前168年以前的作品.据此可以推断,在公元以前,人类已经学会在布料上绘制地图.有学者研究,正是由于布帛具有弹性好、轻便、易携带、着墨线画清晰等特点,所以才被选为绘制地图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正绚烂至极并不归于平淡,而是蓄势待发攀登下一座高峰。从20世纪60年代到如今,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时代同行,不断发展壮大,铸就辉煌业绩,如一片盛开在中国西部的格桑花,向着时代的光辉,灿然盛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四川测绘人工作风貌的缩影……从60年代初的常年奔波野外、兢兢业业,到70和80年代肩扛三脚架走南闯北,手持小笔尖伏案绘图的勃发英姿;  相似文献   

9.
清末杰出的地图学家邹代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睿哲 《地图》2005,(2):64-65
在我国近代地图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地图世家”,这就是湖南新化的邹氏家族。这个家族自邹文苏为始的7代人,世代从事地理研究和地图编制出版事业.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持续了150余年.著述190余种,印刷出版地图300余种,开我国民间地图出版事业的先河。这个家族先后涌现出许多卓有成就的学者,邹代钧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10.
《地图》1989,(2)
本文是根据地图制印中的需要而研究成功的一种新方法。一、“阴”、“阳”套晒工艺的应用自从采用刻图工艺之后,绘图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速度、精度、周期等方面都有所改观,可以说是绘图工作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作为地图制图的最后工序地图印刷,刻图工艺的出现对它也起到了一定的促  相似文献   

11.
正"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关键词不断推动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变革发展。作为上海院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在工作中体会着科技创新的不易与成果转化的喜悦。世纪之交,我从大学毕业走上了测绘科研岗位,也正在此时,上海院完成了三种大比例尺(1∶500、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数字化转化及其生产体系建设,小笔尖、鸭嘴笔等手工工具不见踪影,计算机屏幕和鼠标代替  相似文献   

12.
金擎宇是江苏省武进县河口村人,出身在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父亲金浩然以教书为生。金擎宇有五个兄弟,在金氏家族和亲朋中不少人先后涉足地图编绘出版事业,尤其是金擎宇、金振宇和金纬宁三人。他们分别在上海私营亚光舆地学社、上海公私合营地图出版社、公私合营中国地图出版社等单位担任重要职务,对我国现代地图编绘出版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抓住机遇,赶给地图,供应需要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注视着抗日战场的形势发展,迫切需要一本详细的中国地图,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7,(3)
在地图受到收藏者青睐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地图作为一种实用的文化工具,为交通旅游、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所必备;二是地图具有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艺术功能;三是地图是一个时代发展与社会文明的标志,便于收藏且自身价值不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湮灭。记者发现,地图爱好者在收集地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河南省一位农民团常收集山东各地的交通旅游图,对该省的交通状况十分了解,使贷款买车跑起了个体运输,来往于鲁豫之间,年收入数万元,人称“地图土专家、致富大能人”。广东省和河北省有两位地图爱好者…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94,(4)
中国地图出版社四十年概述唐明宝,尹正寿中国地图出版社(原名:地图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12月。当时是由上海私营地图出版社并入国营新华地图社组成的公私合营单位。从1954年到1994年,走过了曲折发展的40年行程。下面从合营的历史背景和六个发展时期进...  相似文献   

15.
在清绘地形图的作业中,用小笔尖描绘小符号和短直线,都要求笔尖下墨流畅、绘出的线条光滑实在、两端方正平齐、粗细均匀一致,普通笔尖较难达到这些要求。我在工作中试将普通小笔尖修磨成“小方头笔型”(如图1,其数字单位为毫米),克服了这个困难。目前,我们单位多数同志已经使用。现将修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地图》1993,(2)
如同电子照排系统的诞生使出版印刷摆脱了沉重的铅字,地质矿产部今天宣布:中国地质大学的攻关组领先世界一步,成功地开发出“微机辅助编图系统”,将在整个地图出版界掀起一场彩色革命。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种彩色地图是由绘图工人手工绘制的,一幅  相似文献   

17.
龚缨晏 《地图》2009,(4):144-147
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是人类的天性。当人们把周边的环境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后,就有了地图。人类绘制地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但表示整个世界(包括已知和未知的)的“世界地图”,则是文明时代的产物。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现今所知最早的“世界地图”也发现于此。  相似文献   

18.
《地图》1993,(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汉代以前的原始地图,汉以后的古典地图,以及清代康、乾以来的实测地图三个阶段。我国最早的地图传说是古籍《世本·作篇》记载的“史皇作图”以及民间流传的《河伯献图》故事。《左传》关于夏禹铸鼎所刻图像被认为是“山海图”,就是一种原始地图。《周礼》记载的“九州之图”被认为是较早的旅行图。另据《述导记》记载,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创造了最早的石刻  相似文献   

19.
作者回顾了当前地图科学的发展状况,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曾产生过重要的地图作品和科学家,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地图事业的发展更为巨大。因此,已具有建立地图科学博物馆的条件。文章考虑了博物馆的内容安排设计。指出这一博物馆将对国家建设与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志会 《地图》2005,(5):94-95
20世纪60~70年代的“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制作了大批量的毛主席像章。有资料证明,在当时仅2年零8个月的时间内,国内各证章厂及各地的“运动组织”就总共制作毛主席像章80亿枚。其中,有一类极具特色的毛主席像章被像章收藏圈看好,那就是“地图”系列专题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