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第二次双星讨论班——双星的观测和理论解释,于1985年6月4日至8日在河北省承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天文研究单位,高等院校等八个单位的38名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参加了会议。美国内布拉斯加  相似文献   

2.
爱好者之页     
4月21日下午,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现已更名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兴隆观测基地),为期2天的2001年流星观测研讨会开始了。52名代表来自全国各地,除了北京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北京天文馆、青岛观象台、天津科学技术馆等单位派出的专业天文工作者外,大部分是业余的天文爱好者。他们来自北京巡天会、北京天文同好会、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社、清华大学天文学  相似文献   

3.
1983年6月11日,由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组成的中国日食观测队天文组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成功地作了一次日全食观测。 这次日食的最佳观测地点是印尼爪哇岛,所以大部分国家的观测队都集中于日惹,但由于种种原  相似文献   

4.
《天体物理学报》第二届编委会全体会议,于1985年4月24日至28日在浙江定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主编王绶琯,责任编委李竞、吴鑫基,编委何泽慧等16人,北京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台及科学出版社期刊室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天文学选修课研讨会已于8月万日至27日在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举行。代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十七所高校以及北京天文台、北京天文馆、山西科技出版社共二十个单位。该会得到了北京天文台台长艾国祥院士和全国高校素质教育研究会会长曲钦岳院士的大力支持。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何香涛教授致开幕词,教育部面向21世纪天文教育改革课题组组长、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黄天衣教授到会做了报告。会议学习了…  相似文献   

6.
1999年度中国太阳物理年会于 9月 23~25日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田家炳天文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天文学会太阳和日球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太阳分支学科组、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STORM23)协同组织。参会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和数学研究所;以及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等。与会代表共计36人。 会议开幕式由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方成院士主持,中国天文学会太阳和日球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全国高校天文选修课研讨会纪实今年9月8日~11日,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召开了全国高校天文选修课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2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天文研究和天文教育单位的近50名代表。研讨会通过特邀报告、大会交流以及自由讨论的形式,了解了国...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组成的中国日全食观测队天文组在1983年6月11日的日全食中成功地进行了下述几种项目的光学观测:(1)色球和日冕的光谱观测——拍摄波区为3600埃到6600埃,平均色散度约6.4埃/毫米,高度分辨率约110公里。(2)宽带日冕的光度及偏振观测。(3)日食全过程的彩色摄影。 本文对仪器结构、观测方法和获得的资料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对S140中的红外源用北京天文台1.26米红外望远镜进行了近红外测光,获得了J.H.K三个波段的流量值,并利用红外天文卫星及地面红外和亚毫米波观测资料作了光谱综合分析,得出光谱斜率、红外光度和红外源的壳层结构。 本文还结合CO及NH_3等观测结果分析了红外源成协气体的供热,除了通过尘埃的作用,中心源还可能通过激波对气体输入能量;我们还讨论了外部热源及光电过程和宇宙线的加热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射电天文学术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日至八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有关十一个单位四十一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同志,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系主任谢炎同志到会讲话,祝贺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1.
1975年8月30日晚上,我国许多天文爱好者和北京天文台兴隆站独立发现了这颗新星.从8月30日北京天文台所拍底片估计该新星的坐标为赤经21~h10~m,赤纬 48°.0(1950.0).自8月31日起,北京天文台用90厘米折反射式镜的光栅摄谱仪对它进行了系统的光谱观测.8月31日所拍色散50(?)/mm 的光谱中呈现强而宽的氢巴尔末发射线、星际 NaI 的 D 和 CaII 的 H 和 K 的锐吸收线,红区连续谱很强.由 H_β粗略估算壳层膨胀速  相似文献   

12.
学术活动     
北京天文学会学术年会于1981年1月20日至1月23日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十九个单位的96名代表.开幕式由副理事长冯克嘉同志主持,叶述武理事长作了会务报告.然后由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作学术报告:“射电天文学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方励之教授作学术报告:“宇宙极早期中的粒子生成”.北京天文台李竞、胡景耀、陈建生作关于“银河系结构现代观”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7年11月5日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举行.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建生主持,参加会议的委员有方成、熊大闰、赵君亮、黄克谅、彭秋和、严俊、谢光中和束成钢.开放实验室副主任胡景耀和各基地主任钱伯辰、张文远、张洪起、魏建彦以及李宝山、周志忠列席了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赵君亮和各基地主任关于开放实验室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肯定了开放实验室已取得的工作成绩,并依照上届学术委员会所提出的学术咨询意见对开放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了咨询检查.会议一…  相似文献   

14.
1984年射电天文年会在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主持下于1984年10月22日至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以北京天文台新研制成的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为重点,与会代表以很大的兴趣听取了有关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研制报告,参观了密云工作站的新望远镜,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大家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天文学会发起,联合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天文台,于7月11~14日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共同举办了“’98北京天文学会地理教师培训班”。目前,天文学发展迅猛,近几年又接连发生重大天象,...  相似文献   

16.
全国射电天文数据和图像处理学术讨论会(3)于1993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浙江省岱山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27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和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会议是由中国电子学会射电天文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天文学会支持和组织的,并由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VLBI分部主办。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报告共29篇,涉及VLBI天文学,分子天文学,米波天文学,毫米波天文学,以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和星表与天文常数两个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2月3—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天体测量学术年会,参加者有各天文、测地、气象、地震等19个单位的70多名代表。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冯克嘉到会讲话,祝贺年会召开。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会见了与会代表,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8.
学术活动     
1986年8月25-3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第124次“观测宇宙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伯比奇(G.Burbidge)教授和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方励之教授主持。国际天文联合会秘书长斯温斯(J.P.Swings)博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王授琯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讨论会是国际天文学界最高水准的专业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以观测宇宙学为专题的一次这种类型的会议。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学者来自23个国家,国外的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131名,包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行星际空烁为主,综述了通过电波传播的观测来研究太阳风的方法及近30年的观测结果。概述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基本假设和基础理论,讨论了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太阳风电子密度谱,太阳风三维结构以及与太阳活动周的关系,特别是肯定了闪烁测量在研究太阳风加速区问题中的作用。并且结合当前的国际日地物理计划指出了90年代的研究重点。最后,简述了北京天文台密云站射电天文设备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可能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经过全国太阳射电天文工作者的协力筹备,1985年4月15日至20日在南京南京大学召开了首届“太阳射电天文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天文台、站,各大学天文专业的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出学术报告共21篇,会议就22周太阳活动峰年射电观测和1987年9月23日在国内开展日环食射电联合观测研究课题进行了学术论证,得出了一致同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