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可公度方法的云南地区地震数据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可公度的方法,对云南地区(22°~29°N,98°~104°E)从1800到2007年间发生的震级在6.7级以上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在证实该数据具有较强的可公度性的基础上,预测云南地区近期的地震发生时间,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因此,将该方法用于地震,水文等数据的处理,对防灾减灾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信息预测理论分析,江苏一南黄海地区M≥6级强震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在回顾总结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预测的基础上,对南黄海海域1846年以来6级强震可公度性的基本结构及其预测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建立了可公度预测模型,对该区未来强震趋势进行预测探讨。结果表明,1999~2000年,该区有可能发生M≥5地震,2002年前后南黄海海域有可能再次发生M≥6级强震。  相似文献   

3.
南黄海6.1级地震后强震活动趋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南黄海地区(31°~35°N,119°~123.5°E)1500~1996年M≥6强震资料,应用有序性分析、可公度性分析等方法,对1996年南黄海6.1级地震后强震趋势进行了跟踪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M≥6强震可能发生在2002~2003年  相似文献   

4.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资料分析,江苏-南黄海地区M≥5中强震具有显著的干支60周期性特征,南黄海海域M≥6强震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并对其基本结构和预测功能进行了研究。未来几年该区依然存在5 ̄6级地震的危险性,第二活跃幕可能将持续到2009年前后。  相似文献   

5.
吴忠良 《中国地震》1998,14(4):9-10
目前国际上围绕地震预测问题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与地震的自组织临界性模型有关。根据地震SOC模型,地震预测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是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又是关于地震的SOC模型的诸多误解中的一个。在地震的SOC模型中,地震的能量-频度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震非均匀度(GL值)预测方法, 在震例回朔性检验研究、 室内岩石破裂实验及GPS观测结果等三种途径对该方法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对中国大陆未来1~3年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和危险性预测工作。 效能评价结果表明, 地震非均匀度(GL值)可以较好地刻画岩石失稳前因破裂成核导致的声发射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状态变化, 这种状态变化可能与强地震孕育进入末期、 强地震即将发生有关。 地震非均匀度时空扫描结果表明, 未来1~3年中国大陆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将集中在青藏块体中北部及新疆南天山地区, 上述区域在未来一个时期发生多次6.5级乃至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宋程  张永仙  夏彩韵  吴永加 《地震》2017,37(2):47-56
以日本局部地区(32.0°~46.0°N, 136.0°~148.0°E)为研究区域, 应用图像信息方法, 选用8 a滑动预测窗长, 1°×1°网格为主要计算参数, 系统计算了研究区域内2000年以来的“地震热点”(显著异常地区)并获得了区域内7级以上大震特别是2011年日本东北MW9.0地震的热点演化图像。 结果表明: ① 包含MW9.0地震的预测时间窗内, 其震中的邻近网格持续有热点出现, 并且其中有4个连续滑动的窗口中该地震震中所在网格亦存在热点。 ② 在回溯时间段内发生的21个M≥7.0地震中, 除2004年9月5日发生于日本近畿南岸近海的M7.1地震前无地震热点外, 绝大多数在震前皆有热点出现。 ③ 与其他M≥7.0地震相比, MW9.0地震前热点图像分布范围更广, 稳定性更好, 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8.
如何预测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是快速评估中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DT的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1)定制路段单元,将路段作为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评估的基本单元,利用GIS将评估区内的道路划分成路段,制作每条路段两侧180m的缓冲区;(2)对路段进行地震滑坡属性赋值,统计各缓冲区范围内不同地震滑坡敏感性水平的像元数量,将统计结果作为对应路段的地震滑坡属性;(3)路段可通行性空间分布推断,利用MDT模型计算道路可通行性,最后进行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制图。利用该方法对我国2008年汶川MS8.0、2014年鲁甸MS6.5和2012年彝良MS5.6、MS5.7地震灾区进行研究。其中,汶川地震灾区用来进行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快速评估方法的建立和方法有效性的评价,鲁甸地震灾区和彝良地震灾区则用来对所建立方法在相似区域可移植性的评价。通过计算P值来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显著性,并通过计算kappa值来评价模型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研究2021年玛多MS7.4地震前后的热点特征变化。以8 a预测窗长、0.8°×0.8°网格尺度为主要参数,获取2009—2028年逐年滑动的预测窗热点分布图像。结果显示:(1)在2009—2020年的5个连续回溯性预测窗口中,玛多地震的震中所在网格及其摩尔邻近网格持续存在密集热点,对发震地点指示作用较强。(2) 2014—2028年,多数预测窗口内玛多地震震中或摩尔邻近网格出现过PI热点;在最后3个连续预测窗口内(2019—2026年、2020—2027年、2021—2028年),震中附近出现密集深色热点且呈逐渐收缩的趋势,对发震紧迫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综合2009年以来的热点演化图像可知,巴颜喀拉地块、柴达木地块、祁连地块和羌塘地块内都出现过热点,出现在巴颜喀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交界玛多县附近的热点频次高、颜色深、覆盖面较大,表明青藏块体内部巴颜喀拉地块中北缘地震活动性较强、相对发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
虽然经过了“九五”、“十五”,特别是“十一五”建设,我国地面电磁观测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的来说,地震电磁监测与预测仍然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监测存在空白地区;信息量不足;观测环境恶化;非震异常大量存在,等等。  相似文献   

11.
1971年以来土耳其强震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应用可公度法和蝴蝶结构法对土耳其地区MS≥6.4强震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土耳其在2015年和2016年强震信号较强, 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地震. 其中2015年信号要强于2016年. 通过对称性和震中迁移分析发现土耳其地区强震的空间迁移具有规律性和对称性, 以每4 a为一周期存在东西方向的回旋迁移规律. 其纬向对称轴为38.8°N, 经向对称轴为37.4°E, 未来强震可能向东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00年以来仪器记录到的中国及边邻地区8级地震,讨论了中国大地震重复、集中发生的阶段性和周期性。依据构造块体、活动构造带,分析了大区域范围内不同时段8级地震跳跃迁移轮回。根据8级地震活动的周期性、阶段性及其迁移轮回初步预判,中国西部在数年内仍然存在发生M≥7.8地震的危险性,中长周期大地震浩劫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信息确定性"所涉及的信息的不可 修改性、信息"保真性"是认识观念的重大变革。 以取消数量稳定性限制条件,得出了非线性不稳 定具有特殊性信息及其周期性,并可解释翁文波 的"可公度"法是运用了特殊性信息的特殊规律, 在物质演化问题上不能将数量的一般规律拓广至 特殊性信息中;由此涉及了当代科学没有解决物 质演化的"时间"、特殊性、非惯性系及其数量分 析伪造信息等问题。信息的客观存在性和不可修 改性,已实质上表明了将近代的"信息科学"的 信息分析等同于当代科学的数量处理是认识上的 误解。即"信息"不能等同于"数量"。  相似文献   

14.
台湾及台湾海峡地震活动对大陆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已有和近年来补充调查的资料,阐明了台湾及台湾海峡地震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影响的差异,并通过对以下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其结果在震害防御与历史地震考证方面的意义:①台湾地区的强震频度较高,间隔时间从几年到数十年,但对大陆沿海地带的最大影响烈度仅为Ⅵ度,最大有感半径达1100km,有感地带的宽度大于500km.这些地震在大陆地区可产生数毫米位移的长周期地面运动;②台湾海峡西侧滨海断裂带发生的强震,其频度不如台湾地区高,却因距离大陆较近,最大影响烈度达Ⅷ——Ⅸ度,最大有感半径大于1000km,有感地带的宽度大于400km;③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的震害防御策略,宜在着重考虑滨海断裂带强震影响的同时,还要注意台湾地震对工程结构造成的损伤,以及恐震心理引发的哄动社会效应影响;④大陆地区记载到的1517年5月19日地震事件,宜视为台湾地区的强震影响更为妥切.   相似文献   

15.
江淮地震区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属于5-6级地震为主的中强震活动区,琉球弧地处西太平洋地震带的西支,属于7级以上地震为主的强震活动区。本文运用列表和回归分析法对江淮区中强震活动和琉球弧强震活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对应率达80%,其平均滞后时间在18个月。并且讨论了产生相关性的原因。分析结论可能对江淮区中强震的中期预报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research of the information dimension (D 1) in an active fault zone considers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seismic event to information and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earthquakes from a new point of view, avoiding some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about the capacity dimension (D 0).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show that the information dimension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in Xianshuihe active fault zone before Luhuo large earthquake isD 1=0.1051. It is a consult creterion of large earthquakes in future in the fault zone. The information dimensions of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s in Anninghe active fault zone are respectivelyD 1(t N)=0.1363 (for the north section) andD 1(t S)=0.06710 (for the south section). The information dimension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re respectivelyD 1(K N)=1.053 (for the north section) andD 1(K S)=0.7758 (for the south section). The north section and the south section belong to two self-similar systems with different information dimensions respectively. The extent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south sec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 section. This is helpful for us to judge the major dangerous section in the key region of the seismic monitoring.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formation dimension of the temporal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earthquakes is significan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active fault zones and seismic predicti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3, 372–379, 1991. This paper is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Joint Seismological Science Foundation. The English version is improved by Zhenwen An.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时间规整法的基础上, 建立了逐步代价最小决策法(SAMC). 该方法中的代价函数可以很好地反映特征归属, 对较差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容忍度”、 稳定性好, 还可用全程代价函数评判识别结果的可信度. 用SAMC方法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33次地震和29次爆破中提取的5个分类特征量进行识别, 识别率为90%; 从该5个特征量中选择较好的3个特征量进行识别, 识别率为92%; 在上述地区另选13次事件作为检验样本进行U检验, 5个分类特征量和3个分类特征量的识别率分别为92%和100%, 识别效果很好. 这表明SAMC是识别地震与爆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预测2008--2009年在西藏拉萨-申扎一带及附近可能发生7级地震。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东6.9级地震,粗略符合原预测。所用的预测方法是倍周期性、静中动判据和地球物理灾害链。  相似文献   

19.
湖北西部地区小震活动与台湾强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培苓 《地震》2004,24(1):71-75
简要阐述了湖北西部地区地震活动和台湾地区强震活动特征, 研究了1981年以来湖北西部地区弱震和台湾地区6级以上强震发生的关系。 结果表明, 二个地区地震活动有较好的相关性。 根据这种相关性实现对台湾强震的临震预测, 对应率较高, 预报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