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最新的地震资料和重力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数据,采用密度多界面同时反演方法,得到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顶底界面的埋深,据此编制了中生界残留厚度图。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单元对中生界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在雁荡低凸起构造高点局部缺失外,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分布广泛;中生界残留厚度在各个构造单元分布不均,但总体上具有"西北薄东南厚、南北分块"的特征,东部基隆凹陷为整个研究区的沉降中心。  相似文献   

2.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为一典型的中、新生界叠合盆地,盆内新生界地质成果丰硕,但中生界相关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基于近10年来的中生界研究工作,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内中生界发育特征、残留展布特点等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与描述。盆内中生界广泛分布、南北差异,北部分布较为分散且厚度略薄,以白垩系为主,一般厚约1 000~2 500m。南部则分布连续且广泛,厚度较大,白垩系、侏罗系皆发育较好,一般厚约4 500~6 000m,最大厚度可达7 500m,雁荡低凸起、台北低凸起及观音凸起等构造单元上皆发育有一定厚度的中生代地层,进而较大程度改变了对于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格局的传统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生代盆地构造格局,系统讨论了中生界展布所反映的大地构造背景与东亚陆缘转换问题。这些研究不仅对盆地中生界油气勘探中的区带优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深入研究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及邻区陆域中生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在对现有的钻井资料、地震剖面和重磁资料处理的基础上,对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及邻区陆域的中生界岩相组合和地层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综合研究认为:陆域中生界分布广,但发育不均,沉积类型多样,火山活动频繁;海域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呈现“东厚西薄、南厚北薄”的特征。海陆中生界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陆域中生界受火山活动影响较大,以陆相火山岩沉积为主,而海域中生界受火山活动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为受海侵影响的湖相沉积。因此,由陆到海,中生界岩性变细、颜色变暗,海域的生烃潜力可能优于陆域。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中生代以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多期洋壳俯冲及其多构造体系叠加改造,其盆地原型、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合应用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最新地震调查、钻井和临近陆域资料,通过海陆对比、中生界层序地层建立、构造-沉积演化过程重塑,探讨中生界油气成藏的关键问题和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存在2个超层序7个层序,中生代以来演化表现为晚三叠世前的被动大陆边缘基底、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活动大陆边缘拗陷、白垩纪活动陆缘断陷盆地;早期基底NE向格架控制中生代盆地结构与宏观含油气性,中生代两期构造演化造就了两套生储盖组合,基隆运动、渔山运动和雁荡运动控制早期油气的生成、聚集,龙井运动主要控制早期油气藏调整与改造、再成藏;继承性隆起(斜坡)闽江斜坡和"凹中凸"台北转折带是中生界油气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闽江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运移的长期有利指向区,它的形成演化史对凹陷内油气的运聚与保存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地震剖面分析、平衡剖面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纪末期雁荡低凸起和台北低凸起尚未形成,闽江凹陷与东部的基隆凹陷连为一体,整体稳定沉降接受沉积;白垩纪末期的断陷运动导致雁荡低凸起形成,其西部的瓯江凹陷为典型的陆相断陷湖盆,台北低凸起尚未形成规模,闽江凹陷仍与基隆凹陷连为一体,接受滨浅海相沉积。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导致闽江凹陷呈现出现今的盆地形态。对于闽江凹陷的油气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东海陆架盆地发育在中生代晚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目前的油气发现均来自于新生界,而中生界的分布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前人研究表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的中生界遭到后期不同程度的构造抬升和剥蚀,总体表现为残留盆地的分布特征;而东部坳陷带的中生界缺乏钻井直接揭示,受制于中深层地震的资料品质,识别难度较大。本文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钻遇中生界的井震标定出发,通过区域地震剖面的中生界地震相分类和识别,划分了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的构造层序格架,梳理了中生界残留盆地的结构和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具有不可忽视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7.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的会聚交接带,是研究全球性构造体制转化事件的关键区域之一。通过物理砂箱实验方法模拟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瓯江凹陷、雁荡低凸起、闽江凹陷、台北低凸起及基隆凹陷几个构造单元中生代组合关系与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的成盆过程及属性与中生代时期依泽奈崎板块的俯冲过程和与之相关的滨海大断裂的运动学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即瓯江凹陷的构造演化及成盆过程受滨海大断裂的运动学性质控制,表现出张扭型盆地的特征。而距离滨海大断裂较远的闽江凹陷和基隆凹陷则主要受俯冲带后撤导致的拉伸作用的影响,具有伸展型盆地的特征。中生代盆地的演化过程如下:在晚侏罗世,滨海大断裂表现为右行压扭性质,由于受到俯冲作用的影响,整个盆地在该期应属于压扭性的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滨海大断裂由晚侏罗世的右行走滑转换为左行走滑,诱导出NW—SE向的拉伸力,同时,瓯江凹陷与闽江、基隆凹陷的性质产生分异;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滨海大断裂再次转换为右行张扭,由此瓯江凹陷在原右阶雁列式排列的两个洼陷基础上,形成了3个左阶雁列式排列的次级洼陷,同时,受断层控制的雁荡低凸起逐渐形成,并被一条NW—SE走向的断层分割,使得雁荡低凸起呈雁列式不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收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海域和邻近浙闽陆域中生界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按由陆及海的思路,从构造、地层和沉积等方面入手,对海域和陆域中生界进行了划分及对比,探讨了这一区域的中生代地层格架和盆地类型,初步建立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及邻区中生代地层格架对比关系。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格架的厘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油气勘探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构造解释与综合地质研究成果,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中生界断裂展布、圈闭类型、圈闭分布等方面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圈闭特征,指出东海陆架盆地西部中生界圈闭类型主要有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断裂发育与构造变形程度等因素控制,具有分带性,在纵向上具有相互叠置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圈闭发育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东海陆架盆地西部中生界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现有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实际资料,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的地层和沉积特征,对比了陆域邻区储层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中生界的储层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以期为进一步油气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及勘探方向的优选提供依据。分析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储层类型多,主要包括砂岩储层、风化壳储层和火山岩储层,其中以砂岩储层为主;中生界储层储集条件好,白垩系总体上优于侏罗系,但非均质性非常强。砂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主要分布在河流、扇三角洲、滨岸等相带;风化壳储层、火山碎屑岩储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高部位凸起区是其重要的潜在发育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有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实际资料,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的地层和沉积特征,对比了陆域邻区储层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中生界的储层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以期为进一步油气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及勘探方向的优选提供依据。分析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储层类型多,主要包括砂岩储层、风化壳储层和火山岩储层,其中以砂岩储层为主;中生界储层储集条件好,白垩系总体上优于侏罗系,但非均质性非常强。砂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主要分布在河流、扇三角洲、滨岸等相带;风化壳储层、火山碎屑岩储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高部位凸起区是其重要的潜在发育区。  相似文献   

12.
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海域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复合型含油气盆地,中生代盆地是我国海域油气勘探战略接替区之一。2005年之前主要以新生界为目的层,2005年之后,随着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的提高以及勘探思路的转变,针对中生界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与进展:(1)初步建立了一套深层二维地震采集技术和处理技术;(2)通过海陆对比和地震地层学分析,东海中生界分布广,具有"东海西陆"的古地理格局;(3)中生代盆地具有北东分带结构特征和3期演化;(4)中生界发育2套烃源岩和2套生储盖组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海陆架中生代盆地油气调查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东海莫霍面起伏与地壳减薄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整理大量由地震剖面提供的沉积层厚度资料,得到东海沉积层等厚图。对完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沉积层重力效应改正后,得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地震资料揭示的莫霍面深度值来约束界面反演得到东海莫霍面埋深。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莫霍面深度在25~28 km之间平缓变化,地壳厚度为14~26 km,西厚东薄;冲绳海槽盆地莫霍面深度为16~26 km,地壳厚度为12~22 km,北厚南薄。东海陆架盆地东部与冲绳海槽盆地南部地壳减薄明显,拉张因子分别达到2.6和3。初步分析认为冲绳海槽地壳以过渡壳为主,并未形成洋壳。  相似文献   

14.
东海陆架盆地是在元古界、古生界复杂基底上发展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含油气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意义重大,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新区及重要领域。台北坳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南部,中生界陆相河湖沉积体系发育福州组泥岩、石门潭组泥岩两套主力烃源岩。根据台北坳陷烃源岩、储盖组合、输导体系等油气藏形成的静态要素为基础,结合油气来源和成藏期次分析,研究其成藏过程,明确了台北坳陷以福州组、石门潭组为主力烃源,福州组、石门潭组及始新世瓯江组砂体为主要储层,油气沿着凹陷边缘的砂体、活动的断层运移,砂体尖灭和断层封闭时期,油气早期成藏;始新世末-渐新世的全盆性挤压反转,油气重新调整聚集成藏。从而建立起台北坳陷中生界早期成藏,后期调整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东海陆架盆地是位于中国东部华南大陆边缘的一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具有较大油气潜力。目前东海陆架盆地油气的发现均来自于新生界,对中生代残留地层的各方面特征认识不足:在空间上通常集中于特定构造单元,且基本位于盆地西部;在时间上主要涉及白垩纪和侏罗纪,且多是定性或半定量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研究区目前最新、最全的反射地震资料和钻井数据,从钻遇中生界井的标定出发,以地震资料的层序划分和解释为基础,进行残留地层的研究,空间上统一盆地东、西两大坳陷带,时间上统揽白垩纪、侏罗纪以及前侏罗纪三个时期。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残留地层遭受了后期严重的剥蚀改造,总体呈现东厚西薄、南厚北薄的特征,残留地层范围随时间不断东扩。对比各时期残留地层平面展布特征,揭示了东海陆架盆地的演变过程:三叠纪时期盆地原型为被动大陆边缘坳陷型盆地,早、中侏罗世时期为活动大陆边缘弧前盆地,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时期为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盆地;与此相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肇始于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板块后撤始于晚侏罗世。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的东侧边界位于钓鱼岛隆褶带的东侧。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14日至17日,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选区项目在上海召开了针对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地区的中生界勘探新领域在地震资料解释和成盆地质方面的关键地质问题研讨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东海陆架盆地海相中生界及其与邻近古海洋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道反射地震、地磁、钻井资料表明,东海存在中生代地层。区域地层、古生物、古地理环境分析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南部赋存发育海相中生界的可能性。中生代期间,包括台西南、粤东、闽西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存在一海相沉积环境,它可能是西太平洋、也可能是从南海东部或中部经过的中特提斯洋伸向陆地的一个支角。该支角北部可能抵达东海陆架盆地南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分析了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盆地南部构造演化特征,提出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四个控制作用:(1)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演化阶段与凹陷结构;(2)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沉降中心迁移与地层分布;(3)构造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关键时期和油气分带的差异性;(4)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聚集与分布。构造运动是盆地演化及油气成藏的主导因素,盆地构造演化结合油气地质综合研究是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油气勘探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以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为研究对象,运用丰富的二维地震资料,在对中生界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分析了断裂的展布特征,并就断裂系统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中生界断裂系统十分发育,断层表现出张性或张扭性特征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根据断裂平面展布及组合特征,可划分出3类构造样式,8种断裂组合;根据断裂发育时间,可将断裂的活动期次划分为燕山期和喜山期;受控于NE和NNE向的断裂系统,中生界盆地构造格局表现为"三凹两凸"结构特征;断裂发育的时间及特点对中生界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夹持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是发育在前中生代基础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构造演化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联合影响,经历了印支末期基隆运动、燕山期渔山和雁荡运动的叠加改造。结合浙闽隆起带中生代火成岩事件、盆地构造变形、沉积学的一些证据,通过海陆对比研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早-中三叠世可能为面向古太平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已对中国大陆有较强的俯冲作用,东海陆架盆地及南部原型盆地为活动大陆边缘弧前盆地;白垩纪受控于滨海断裂表现为活动大陆边缘走滑拉分盆地;古新世-始新世火山岛弧向东移动,东海陆架变为弧后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