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南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全国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地质灾害是影响苏南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尝试以重要性、危害性和易发性3个要素作为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苏南地区进行地质灾害区域划分,并在区划基础上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将苏南地区划分出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和滑坡塌陷重点防治区2个重点防治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防治区。评价结果对于苏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渤海海域海底地质灾害为研究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按照海洋水动力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灾害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4个类别,遴选了8个评价因子,详细论述了各地质灾害评价因子的分布特征,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开展了渤海海域海底地质灾害评价及危险性区划。将渤海海域海底综合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高危险性、较高危险性、较低危险性和低危险性4个区域。研究成果可为渤海海域的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阻碍城镇化建设步伐。基于GIS平台,以甘肃省华池县柔远镇为例,采用曲线拟合和均值变点法,研究发现大比例尺下提取黄土城镇地区平均起伏度的最佳单元大小为65 m65m,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灾害面密度、地层岩性、黄土层厚底、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与沟谷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道路距离、与建筑物距离等11个因子,建立黄土地区城镇危险性评价模型,依据土地覆盖类型进行易损性评估,利用栅格叠加工具得到风险区划,并划分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极低风险区域,分别占4.6%、11.7%、30.2%、53.5%,结果可为未来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区划评价的空间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地质灾害区划的角度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原理,建立了以评价地质灾害的发育强度、危害性、危险程度等为目的的空间分析模型系统,在内容上包括危害性评价模型、发育强度评价模型、发展趋势预测模型、危险程度预测评价模型、国土重要程度评价模型等个体.模型评价过程从单体地质灾害入手,采用多级评价方法,最终取得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预测评价成果.在建立完善的模型评价结构的基础上,作者进而给出了每一模型个体的评价因素和具体的评价参数,评价结果反映了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的区域规律,对预测防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门头沟区境内98.5%为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截至2014年3月,在门头沟区调查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44处。采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对门头沟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4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青海化隆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青海化隆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该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及时空展布规律,并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和风险性评价。(1)县境内共发育地质灾害点438处,其中滑坡243处,不稳定斜坡92处,泥石流沟90条,崩塌13处,其展布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2)利用GIS信息量模型区划评价了县境内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高风险区,认为化隆县境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占县境总面积的49.1%;中易发区面积占33.5%。;低易发区面积占17.4%。(3)地质灾害高风险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4.3%;中风险区面积占37.4%;低风险区面积占18.3%。评价区划成果将为当地政府有效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武山县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破碎,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以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和栅格计算功能为基础,选取区内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的和易量化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栅格化各评价因子形成叠加运算图层,结合计算分析结果和野外调查认识,形成最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较之传统的评价和分区方法具有半定量评价与定性认识相结合的改进,在具体实践中具有较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海城市地质环境背景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选取地形、地貌、岩性、地质构造、年降水量和工程活动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模糊评判法对该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显示,地质灾害低风险区分布最广,其次依次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9.
乐山市地质灾害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参加乐山市10年减灾规划,重点调查地质灾害,确定出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壤盐碱化、下湿田和地面塌陷等灾种。在综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受灾损失等实际情况之后,再参照《四川省泥石流、滑坡危害程度评分标准》,对乐山市地质灾害进行了分区,将该市的地质灾害划分为2个区、5个亚区和9个地段。对各地段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与危害程度均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以麻阳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地质灾害点密度、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地质构造、降雨、植被、人类工程活动、受威胁人数和潜在经济损失等9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与赋权.最后基于加权信息量模型进行麻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分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麻阳县主要处于地质灾害低-中等危险区,其中低、中危险区面积分别为984.44 km2和414.08 km2,极低危险区和高危险区分别为81.11 km2和86.57 km2.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无统一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标准,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江苏沿海地区沉积环境复杂,软土严重区软土厚度10 m,地面沉降严重区地面沉降速率10 mm/a。通过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用地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和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限制性因素评价方法,发现这2种方法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可在城乡规划中发挥支撑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开展地质环境区划研究,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既是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开展全国地质环境区划的试点,又是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支撑性工作,是在国内尚无成功的范例,又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下开展的。项目在分析地质环境区划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六专(专题区划)一综(综合区划)”的区划思路;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题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以MapGIS的空间分析模块为评价平台,进行了6个专题区划评价;基于6个专题区划成果,建立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判体系,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进行一级区划,以地质环境功能为导向进行二级区划;从地质资源保障及地质环境安全角度,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万州示范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框架,讨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的设计。建立系统总体框架、工作流程,以及灾情评估模型的模块功能。该设计结合当前地质灾害管理、评估的需要,为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一个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来地质环境以及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文章充分研究突发性地质灾害孕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人类活动以及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滑坡灾害“潜势度”、“发育度”、“易发度”和建立临界降雨量预警判据,采用GIS技术与数学模型整合的空间分析方法,实现了江苏省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2004年和2005年汛期实践结果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建设大中型或重要项目必须进行的前期重要工作,是对建筑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区域地质概况的适宜程度进行的综合论证。其中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对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的内容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方山地丘陵区地域跨度大,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复杂、成灾模式多样,是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针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潜在风险高的问题,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实施进展基础上,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控灾的气候动力特征及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和多尺度风险调查评价示范性成果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东南沿海地区典型台风地质灾害、南方岩溶塌陷、西南高寒山区冰碛土泥石流及川西高原区火后泥石流形成机理与物源侵蚀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基于县域、重点城镇及典型灾害点的多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应用示范,相关成果在西南重大工程规划选线及县城搬迁选址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绵阳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阐述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过程及步骤,并运用该方法(AHP)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从而确定了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因子的权重,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单灾种评价及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绵阳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应用证明,该方法比较合理、有效,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灾害发育区的拟合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8.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以工程地质类比法为基础,用滑坡的面密度表示滑坡发生的危险性大小,基于线性代数中QR分解理论,提出了一种用高次多项式拟合致险因子与滑坡危险性间关系的算法,并把该算法与层次分析法模型、条件概率模型相融合,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在Visual Studio.Net C#环境下借助ArcEngine组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该模型。最后选取陕西省麟游县为实验区域,利用上述模型进行了滑坡危险性评价。经实际资料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应用于今后的滑坡危险性区域评价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A semi-probabilistic approach to th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of Greece is presented. For this reason, a recent seismotectonic model for shallow and 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 sources, based on historical as well as on instrumental data, was used. Different attenuation formulae were proposed for the macroseismic intensity and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for the shallow and the intermediate focal depth shocks. The data were elaborated in terms of McGuire's computer program,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rnell's method.A grid of equally spaced points at 20 km distance was made and the seismic hazard recurrence curves for various parameters of the seismic intensity was estimated for each point. Finally, seismic hazard maps for the area of Greece were compiled utilizing the entire range of recurrence curves. These maps depict areas of equal seismic hazard and for every area the analytical relations of the typeSI =f(Tm), whereSI is a seismic intensity parameter andTm is the mean return period,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