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选伟 《地下水》2006,28(1):33-35
本文运用均衡实验站各观测系统的实验数据和资料,根据水均衡原理和"三水"转换关系,通过包气带蓄水库容有效作用分析,阐明了包气带蓄水库容和复蓄的概念,说明了包气带对土壤中水分调节作用的机理.通过对前期影响雨量系列的分析,建立了降水与入渗补给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思路和取值公式,同时就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河北省冉庄水资源实验站、安徽省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山西省太谷均衡实验站地中渗透仪实测的降水入渗资料,对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不同岩性、不同年降水量在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并对降水入渗补给的最佳地下水埋深和大埋深稳定点存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振红 《地下水》2003,25(3):152-154
利用实验场模拟方法,对太谷均衡实验站1987—2000年系列蒸渗计实验观测系统的观测资料,通过降水入渗补给的发生过程和机理的分析研究,得出适合一定条件及特定因素下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通榆地下水均衡场人工降雨模拟试验为例,应用积分中值定理把人工降雨模拟试验求得次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α次)变换为平均有效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α效),并结合历年自然降水量资料进一步推导出年或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α年)。这样,就把次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α次)与年或多年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系数(α年)建立起数量关系式,为计算年或多年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文彪 《地下水》2002,24(2):72-73,8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方法最多,可是在现状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已改变了其天然状态,降水后的地下水动态已不能真正反映降水入渗补给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回升,通过动态资料直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就显得较为困难。为了消除现状条件的影响,应用部分无影响的动态资料,建立起降水量与地下水位升幅值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插补计算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地下水资源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平原地区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是计算大气降水补给平原地下水的主要参数,它的估算精度直接关系到平原地区水资源的精度。关于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分析,目前尚无一致的计算方法,各家提出的计算数值有时相差很大,这就给平原地下水资源的定量估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建议用平均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和年有效雨量计算年降雨入渗补给量的方法,既可求得多年平均年补给量,又能计算出各种保证  相似文献   

7.
宋秋波  黄凯  乔家乐 《水文》2018,38(3):43-48
准确计算降水补给系数对于水资源评价等十分重要。水位动态法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但传统水位动态法是以次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为基础,往往忽略过程中地下水排泄、滞后等问题,导致计算结果存在偏差。针对传统水位动态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水位动态法,将年降水看作一次降水过程,基于水均衡原理,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并以沧州市金牛镇大牛庄村为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在同一数量级,但改进水位动态法相对于传统水位动态法减小了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间的偏差,使得结果更集中可靠。  相似文献   

8.
系统响应分析在降水入渗补给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常用的利用降水入渗系数法确定的降水入渗补给量不随降水频率等因素而变化的弊端,利用郑州市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地中渗透仪长时间观测的系列资料,通过对降水—降水入渗补给量进行系统响应分析,建立了4种岩性、5个水位埋深的年际和月际的降水—降水入渗补给响应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当期及前期的年、月降水量数据,利用系统响应分析法建立的降水入渗补给函数能比较准确地计算相应地区的降水入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9.
实践表明,目前考虑多种因素的形式复杂的水文地质计算方法,在复杂基岩大区的应用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因为,这类地区计算模型所包含的许多水文地质因素不能较准确地唯一确定,于是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综合结果反而使计算的可靠性失去控制。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来,对于空间非均一性十分明显的岩溶裂隙或脉状裂隙水系,目前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和板块状的离散模式的真实基础是令人怀疑的。但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主导因素或综合因素的形式简单的计算方法却有独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分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政友 《水文》2011,31(2):42-45
利用地中蒸渗计多年资料,对不同岩性、不同埋深的蒸渗计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埋深、不同岩性的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随着降水特性、前期含水量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时间段,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时间与地下水埋深符合乘幂关系,并推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应用同位素氚计算降水入渗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生  李桂芬 《地下水》1990,12(2):70-72
本文介绍了用同位素氚计算降水入渗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指出了模型的解法,最后又用水文分析法公式进行了计算和对比,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周振民  许拯民 《水文》2004,24(4):9-12
对两类降雨入渗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①简单的水量平衡模型;②数值模拟模型。这两类模型的假定条件和非饱和的理论概念差别很大。两类模型在非饱和区中的应用表明,在非饱和区均质土壤条件下,水量平衡模型计算的降雨入渗补给量与应用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所得结果基本相吻合。灵敏度分析表明了地下水位变动对降雨入渗补给的影响。假定地下水位不变所造成的误差可作为水文地质参数的一个函数来处理。本文研究成果在一定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非饱和水流模型、饱和水流模型或排水模型系统计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岩溶含水系统降水入渗补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树芳 《水文》2014,34(6):1-8
岩溶含水系统中赋存着丰富的优质地下水,而大气降水是浅部可供开采的岩溶地下水的最主要补给来源。受岩溶含水系统各向异性、不均一性和直接观测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确定岩溶含水系统的汇水范围是降水入渗补给计算的首要问题,示踪法与经验公式法被证明是最有效的两种方法。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水文过程线法分析法、氧同位素法、氯质量平衡法、基于GIS的多变量综合分析法和模型法。本文对目前岩溶含水系统降水入渗补给计算方法的关键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同时指出大气降水物理化学性质的时空特征以及水-岩反应可以作为未来研究岩溶含水系统降水补给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砂姜黑土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地下水》2001,23(4):188-189
五道沟试验站以大小不同水均衡试验场经过四十余年降水入渗试验证明 :砂姜黑土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可按降水量、雨前包气带土壤蓄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等条件的不同 ,入渗补给地下水可分 4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5.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在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三水转化的研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水文参数,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水资源评价及其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本文以我省黑龙港及运东平原地区(简称黑运地区)为例,探求降雨入渗补给量随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而变化的规律,这对于地表水资源缺乏的河北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合理调控地下水,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均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沧州区域现状条件下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洪起 《地下水》2009,31(1):42-43
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是推求年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量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沧州区域曾以1975至1982年的地下水动态资料求得该区多年平均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为0.15,第二次以典型年(1987、1988、1989)进行的分析,结果是:1987年(丰)为0.27,1988年(平)为0.26,1989(枯)为0.26。然而,随着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情况已变化,故采用沧州区域现状条件下典型年(2003、2006、2007)地下水埋深及配套的降雨等资料对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是:2003年(丰)为0.24,2006年(平)为0.22,2007年枯)为0.21。  相似文献   

17.
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优先流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流是降水、灌溉水等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形式之一, 流速快, 流动路径复杂, 难以定量描述.针对优先流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 以郑州地中渗透仪观测资料为基础, 探讨了新乡亚砂土等试筒降水入渗过程及其中的优先流补给量比例.根据土壤的水力性质、气候等资料建立不存在优先流的数值模拟模型来刻画降水入渗补给过程, 通过模拟获得的地下水入渗补给量与实测地下水入渗补给量的历时曲线, 将大于模拟值的实测值视为优先流的量及确定其在总补给量中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 优先流占总补给量的比例在10%~80%之间; 随着土壤粘性增加, 优先流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 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大, 优先流所占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永义 《地下水》1998,20(2):74-75
本文依据我站地中蒸渗计和气象站的实测资料,重点从岩性、潜水埋深、降雨情况等方面对潜水的降雨入渗补给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对确定入渗补给量和入渗补给系数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由于岩溶含水系统的调蓄作用,降水入渗补给泉水具有明显的滞后,滞后时间视具体水文地质条件而定.本文以济南泉域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降水对泉水入渗补给的滞时为一年,说明不仅当年的降水量对泉流量有贡献,前一年的降水量对表流量也有明显的贡献,并得到了相应的泉流量模拟与预测模型,得到了较好的模拟与预测精度,证明考虑降水入渗补给滞时的泉流量模拟与预测模型比不考虑的模型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在某均衡试验场地中的渗透仪上开展土壤水流穿透试验,分析灌溉水对地下水补给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淹灌条件下,粉细砂扰动土中的穿透曲线为典型的单峰对称型,表明粉细砂中的土壤水通过活塞式入渗补给地下水;而亚粘土中的穿透曲线显示多峰、优先穿透、拖尾等现象,表明亚粘土中的土壤水以优势流方式补给地下水。通过对均衡场降水入渗补给的长观资料分析发现: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亚粘土中优势流明显,粉细砂中主要以活塞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