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及应用,着重介绍了估算岩石圈应力的方法和几种估算岩石圈应力的“地质压力计”;并指出岩石圈应力的研究,为能源和资源的分布规律,地震和火山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报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学合作协议,以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地质力学边缘科学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主任佩里埃(Guy Perrier)为团长的法国地震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979年6月17日至7月15日在我国进行考察访问。团员有法国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深部构造地球物理研究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一级研究人员若贝尔(Nelly Jobert)博士(女)、国家地质服务处地震与地质构造计划组组长沃格特(Jean Vogt)博士等。代表团在北京先后参观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白家疃基准地震台;去外地考察了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遗迹、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现场、广州河源县新丰江水库等,并参观了西安子午基准地震台、四川成都基准地震台、广州河源县地震台、地形变测量站、强震观测点以及三个群测群防观测点等。代表团先后在北京、西安、成都和广州作了学术报告。从代表团介绍的法国用于地震研究所布署的观测台网和使用的仪器设备来看,他们在使用无线传输系统及数字磁带记录方式方面无疑是比较先进的;数字处理系统更是我们目前所不及的。现根据该代表团所作的关于法国地震研究工作情况的报告,整理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3.
作者编辑的国内外地震学界的重大事件,包括1966年到1980年期间的地震方针规划,地震学术会议,地震机构,较大地震事件,地震预报理论,地震观测,地震灾害,地震法律和法令及国际地震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地震考察小组一行三人应阿尔及利亚国家科研中心(ONRS)代主任贝尼尼邀请,从1981年6月12日到26日赴阿尔及利亚参加1980年10月10日阿斯南地震科学讨论会,并于会后到地震灾区进行了考察,还访问了有关科研单位。现将有关情况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冬瓜营古地震剖面研究的结果表明:阳宗海附近西支小江活断层上,近两千五百年以来至少发生过五次七级以上强震,它们的碳14年代分别为距今118±95年(b.p.)距今445±95年(b.p.);距今1347±213年(b.p.);距今1930±135年(b.p.);>距今2359±213年(b.p.)。其中,剖面记录的最晚两次古地震事件与历史记载的嵩明、宜良间1833年八级大地震和宜良1500年七级强震还能够相对应,说明该剖面记录的古地震事件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1700—1899年101个地震时人员伤亡事例,论述了地震震级下限,历史地震活动性,地震信息的丰富性及地震周期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据正刊印中的《西藏地震史料汇编》,将西藏五次(其中三次新增,暂定)8级以上地震的震害情况等初步资料及其主要特征介绍如下:一、主要震害记述①1411年9月29日仁布—楚布寺—羊八井地震据四件藏文经书古籍记述,地震时间可靠,震中地区出现山岩塌落、湖崩;村庄被埋入地下;平地出现大裂缝,众多人畜死亡,损失惊人(关于灾害的记述都采用原文字句,下同)。由于古籍记述主要是围绕寺庙进行,  相似文献   

8.
The May 12, 2009 MW8.0 Wenchuan earthquake brought nearly 300 km in length surface ruptures along the frontal Longmenshan orogenic belt where occurred the largest natural disaster in western Sichuan, China. The orogenic belt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subparallel thrust faults of Wenchuan-Maoxian,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which form an east-verging fold-thrust belt.  相似文献   

9.
在塔吉克斯坦—新疆35条全新世活断层中,24条发生过2次以上古地震,发生7.0级以上古地震的平均复现期为3242±55年。阿尔金活动断裂带是最活跃的断层,其古地震平均复现期为417±55年。将每条活断层的古地震复现期与最后一次7.0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时间相比,巴里坤纸房—秦大汉活断层、托里活断层、沙湾独山子—安集海活断层、霍尔果斯活断层及吐鲁番盆地中央活动断裂带为预警式活断层,有发生7.0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即未来北天山地震带与西准噶尔—阿尔泰地震带是有强震危险的地震带。这两条地震带的古地震复现期一般比南天山地震带与帕米尔—阿尔金山地震带长。4条地震带的古地震平均复现期为589±2年。塔吉克斯坦—新疆古地震的平均复现期为139±1年  相似文献   

10.
谈谈古地震和古地震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震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日益显示出研究古地震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古地震,是指有历史记载以前所发生的地震,即史前地震。  相似文献   

11.
第1篇文章综合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联合召开的地震预报实施法规工作组会议议定的《地震预报实施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引言、预报的制定、预报的科学评定、预报意见向公众与当局的传递,以及涉及其他国家的预报。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天津地区首次发现全新世古地震遗迹为震动液化、地震裂缝、地层变形等三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3.
古地震~(14)C年龄的日历年代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简要概述了古地震14C年龄转换成日历年龄的必要性和树轮校正曲线研究历史以及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树轮校正方法和相关校正软件,分析了日历年龄区间变宽的原因,这将有助于正确理解14C年龄及其时间标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地震电磁辐射前兆判据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司司长富尼埃·达尔贝博士于1978年10月应邀来华访问,曾在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作了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1961~1978年地震计划要点》的学术报告,同时并赠送了一些有关资料。现根据这次报告的打字手稿,以及1976年政府间地震危险评定和减缓会议的《正式报告》等资料,综合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丁一 《地球物理学报》1998,41(03):432-436
介绍了Rtadle模式地震分叉结构理论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极小值原理,分别推导出Rundle模式地震的弱震和强震爆发判据.  相似文献   

17.
统观日本的地震学史,日本对地震学曾进行了某些开拓性工作,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近年来,他们一方面着眼于地震预报大目标,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地震预报目前仍处探索阶段,因此他们脚踏实地地进行基础和理论研究,进行有充分科学理论指导的实验和观测,有目的地合理地施设高质量的观测系统。以期稳步地向地震预报目标挺进。这些是值得借鉴的。上述种种不懈努力虽有了某些成效,然仍尚未见突破性进展,这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上地震学在该阶段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Rundle模式地震的爆发判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Rtadle模式地震分叉结构理论的要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能量极小值原理,分别推导出Rundle模式地震的弱震和强震爆发判据.  相似文献   

19.
陈宇卫  陆远忠 《地震》1994,(2):11-18
在中国,孕震空间已经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实践,并多次取得实际预测强震的效果。但经过系统震例研究发现,利用孕震空间预报地震的虚报漏报率比较高。本文运用解决临界相变问题的重正化群方法所求出的孕震空间区可能发生失稳破裂,导致强震发生的判据对孕震空间的危险性作出进一步鉴别,并用突变论方法求解尖拐空变方程,预测孕震空区未来发生强震的时间和震级,并进一步确定孕震空区的危险性。对26个中国大陆强有的孕震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位移资料估计古地震 (史前地震 )震级的方法。现在估计古地震震级通常是根据地表破裂长度与矩震级的关系 ,需要确定同震地表破裂的总长度或者断层分段模型。但地表破裂总长度很少能够准确地测量 ,断层分段模型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不可定量化。虽然在表示历史地震震级时用地表破裂长度比用位移好 ,但古地震研究能较好地提供断层某一位置的位移量。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关键是考虑了对 1 4个现代地震观测得到的位移量的可变化性 ,这样可估计出古地震震级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 ,这种不确定性以渐近线方式靠近破裂的自然可变化性 ,于是有 5至 1 0个点的位移测量值便足以判定古地震的特征。本文结论是由相当于原始破裂长度 1 0 %的断层崖采样就可提供合理估计地震震级所需要的数值。用1 992年LandersMw7 3地震和 1 95 4年DixieValleyMS6 8地震的随机采样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 ,所得到的震级估计值与实际值很接近。根据地表破裂位移测量估计古地震的震级(摘要)@Mark A.Hemphill-Haley @Ray J.Welo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