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辽宁盘锦高七井水温测点的基本情况,对高七井水温自199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初步分析影响动态的因素、特征及影响机理,总结高七井地热测项的异常特征和映震规律。认为。高七井水温前兆异常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有趋势性的,也有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七井水温自199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2008年11月3日海城ML4.3级地震前有显著的异常变化。综合分析认为,高七井水温前兆异常属于短期、临震异常,同以往的震例相似。  相似文献   

3.
盘锦高七井水温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盘锦高七井水温测点的基本情况,对高七井水温自199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该测点记录到的一些地震前后的水温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七井水温前兆异常变化,既有趋势性的,也有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4.
详细研究了高七井水温多年观测资料,初步总结水温的正常动态、异常动态、干扰动态。通过震例分析,得出水温数值变化曲线的斜率值是异常提取的一个参考指标,并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此指标与地震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姚高精度水温1986年观测以来100km范围内发生5.0级以上地震前后的水温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姚水温动态在地方震前基值上升,周期变化形态消失或畸变,震时有同震反应,震后存在震后效应,水温动态具有震前异常变化明显且多为短临异常的特点,对观测井周围的地方震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初步探讨了水温动态异常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滇9井水温观测资料的日均值动态变化、30天滑动均值动态变化和残差滑动均值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日均值动态变化在距该井40 km范围内≥5.0级中强地方震前,具有异常幅度较大、映震时间极短的显著临震特征;水温30天滑动均值连续上升动态变化在距该井500 km范围内≥5.0级中强近震前,具有异常幅度显著、映震时间多数在3个月内的短临特征;水温30天滑动均值连续下降动态变化在距该井250~450 km范围内≥6.0级中强近震前,具有异常幅度大、映震强度大、时间稍长的中期特征.因此,滇9井水温动态变化异常对中短临预报效果明显,特别是水温日均值动态变化异常具有地方震临震指示意义,对实现临震预报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盘锦台高七井地热测项的异常特征和映震规律,同时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Ms5.4级地震后高七井地热的趋势转向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葫芦岛药王庙井水温观测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于2007年进行数字化改造,观测资料连续可靠。通过对水温多年资料的研究,分析典型震例,并利用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等,排除日常观测干扰,找出水温同震效应及水温前兆异常的表现形式及规律,总结深井水温的映震效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西南地区地震前兆台网记录的井泉水温数字观测资料,对水温各类动态特征进行研究,提取不同井水温各类观测动态及同井不同深度水温各类观测动态特征.收集整理了114个井泉水温观测台站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水温观测以中深非自流井为主,水温动态范围较大,热水和高温热水主要分布在川西和云南地区.西南井泉水温长期动态可大致分上升型、下降型和波动型三种,短期动态可大致分为短周期型、稳定型、固体潮型三种.研究区井水温的同震变化以下降居多,单个井水温对不同地震的同震响应存在优势响应方向,说明水温的同震特征更依赖于井孔自身观测条件的影响.通过对1966年以来西南地区36次MS≥5.9级震例总结的统计分析得出,西南地区水温前兆异常率达67%,上升型水温异常占比最大,且水温异常多属于短临异常.给出了Ms≥5.9地震震前水温异常井的最大震中距的大致范围,并根据异常震中距-震级的G-R关系给出其定量关系,为今后西南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提取有用的水温前兆信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北京市良乡井水温动态的观测条件与环境,系统分析了水温年月日动态特征,认识了水温的正常动态变化规律与干扰因素,研究了典型震例,发现了同震异常与远兆异常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新46井水位、水温映震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新46井的观测概况,依据该井6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和总结了两个6级地震和5个5级地震前新46井水位和水温的映震特征.水位的映震特征为打破年变形态的年变畸变;水温的映震特征不明显,仅在个别地震前有临震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12.
王博  马玉川  马玉虎 《中国地震》2016,32(3):563-570
分析了2008~2015年间玉树台井水温变化趋势,发现有5次异常变化,其中4次与青藏块体及周缘的大地震活动有一定相关性。对水温异常变化幅度、异常出现时间与震级以及井震距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玉树台井水温变化幅度随井震距的减小而增大;从异常出现时间来看,震级越大,从异常出现到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越短。  相似文献   

13.
Co-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ground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 in the Tayuan well of 68 earthquakes (M_S≥7.0) from January 2004 to September 2007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yuan well has a strong ability to record large earthquakes worldwide, and the co-seismic response shows a pattern of water level oscillation → temperature decrease→ oscillation stop → temperature resumption. Further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water level and temperature change is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the epicenter distance and magnitude, but is also related to the temporal state of aquifer while the seismic wave arrives. Mechanisms of water level oscillation, temperature decrease, water level oscillation stop and temperature resumption are discuss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co-seismic response mechanisms analyzed. These include gas escape, heat diffusion and cold water seepage. Results show that a single mechanism could not explain the co-seismic response of the Tayuan well water level to multiple earthquakes; the results were garnered from a variety of jointly acting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青海省玉树与德令哈二口地热观测井自2007年以来的水温观测数据,发现这两口井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前均有较明显的前兆异常,此外某些强地震前也有类似的异常信息.进一步对每口井的水温异常信息(诸如异常幅度、持续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及每口井对应不同地震的异常曲线形态对比、异常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这两口井在不同地震前的水温异常形态表现出高度相似性;通过对这些曲线形态的认识与分析,为今后利用水温数据进行经验预报地震的探索开辟一条新路径.另外得出玉树井水温异常的幅度随震级与震中距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具体表现在震级越大、井震距越小,对应的异常幅度越大、异常持续时间也越长,且玉树井的异常主要是中长周期的异常,这种特性对利用水温异常特征判断未来地震的强度有重要意义;德令哈井则呈现出短临异常特性十分明显的特点,这种特性对利用该井水温数据来判断发震时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滇01井近年来多次住滇东断裂系上地震前有较好的反映,为了揭示该井水位映震关系,作者对观测以来6年的资料开展了单井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水位正常动态、异常动态特征的分忻研究,并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判定异常,总结了11次震例,提出了该井异常、预报指标,还对映震能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20号井井水位动态分析及地震预测效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玲 《内陆地震》2003,17(2):150-156
对新20号井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进行了全时间过程扫描,分析了井水位的年变化规律、主要干扰因素和地震短期前兆异常特征,提出了如何判别水位年变叠加、峰谷相位移动和峰谷极差增减等异常是否打破年变规律的有效方法。根据这些指标,统计了观测期间乌鲁木齐监视区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时水位的相关异常参数,并对该井的地震预测效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三马坊水温对应某些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有相似性和重复性特征.对应北西向张渤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形态为突降型,对应东西向阴山-燕山构造带上的地震,其前兆异常形态为上升型,表明水温前兆异常的相似性和重复性特征受活动性构造体系所控制.深入研究三马坊水温前兆异常特征与活动构造带间的关系,可能是突破该地区地震短临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原始形态法对昌黎井数字化水温观测在4次强远震前记录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强远震前的异常形态特征相近,主要是打破趋势,且幅度明显,认为可能是断层预滑或断裂预扩展产生的,对提高强远震前的异常识别及地震预测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宁波庄市井水位异常变化的地震前兆信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分析了近年来庄市井水位在贡海地震区3次MS〉5.0地震前的异常特征。通过分析得到的认识是,该井水侠在5.0级以上地震前大都存在0.5a以上的趋势异常和年变规律的变化,震前1-2个月出现较丰富的短临前兆信息,如水位固体潮畸变,日潮差波幅增大,阶跃等微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10号泉水汞短临前兆特征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从10号泉地下水汞的地球化学特性入手,结合近5年来10次震例,分析并初步总结了地下水水泵的短临前兆特征,水泵的短临异常的出现往往是突发性的;汞异常形态特征基本上具有一定重复性的正异常,仅有个别地震时出现负异常。映震范围;对5级以下地震,水汞异常范围约在600km以内,对5级地上地震,水汞异常范围约在350km以内;对个别7级以上地震可能映震范围接近1000km。汞异常时间与发震;在前兆近场,往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