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上海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规划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萍  刘金宝  俞俊英 《地下水》2011,(4):28-29,40
在综合调查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供水隐患等基础上,结合地理位置、城市规划功能区和发展方向,圈定了大型、中型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数量及布局,结合地下水环境容量评价成果制订了应急开采方案,并对各水源地应急开采方案条件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估,为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实地调查、资料研编、水量的估算和推算等方法,进行了全省17个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在深入分析全省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现状、摸清重要城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地带及水源地开采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开发利用程序及保护措施;初步选择出远景地下水应急水源地37个,评价总应急供水量116.7~145.2×104m3/d,可供2 224~2 884万人基本生活使用和5 685~7 060万人维持生活使用,为全省各重要城市应急供水机制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寻找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立应急供水机制,是城市发生日常供水障碍时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常德市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总结了同类型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址原则,并从水量、水质、开采能力3个方面对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合现有城市供水管网及地下水开采井保留情况,分别考虑了人均用水量最低标准20 L/d和一般标准50 L/d两种状态下的应急供水方案。应急供水每人20 L/d状态下,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而应急供水每人50 L/d状态下,河洑水源地和芦荻山水源地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不足,建议增加开采井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4.
寻找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立应急供水机制,是城市发生日常供水障碍时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常德市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总结了同类型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址原则,并从水量、水质、开采能力3个方面对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合现有城市供水管网及地下水开采井保留情况,分别考虑了人均用水量最低标准20 L/d和一般标准50 L/d两种状态下的应急供水方案。应急供水每人20 L/d状态下,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而应急供水每人50 L/d状态下,河洑水源地和芦荻山水源地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不足,建议增加开采井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5.
怀柔应急水源地作为北京最大的应急地下水源地,在连续10多年的干旱期间,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在总结怀柔应急水源地10年供水历程的基础上,评价了连续干旱和应急开采条件下区域水资源的变化;结合南水北调进京的契机,从"资源人工回补"和供水系统"热备运行"两方面开展当地地下水资源涵养研究工作,以保障怀柔应急水源地可持续"应急供水"能力,为应对南水北调供水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做好水资源战备储备。  相似文献   

6.
涂世亮 《地下水》2019,(3):11-13
广州市花都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红层孔隙裂隙水、层状岩类裂隙水及块状岩类裂隙水。其中供水意义较大的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依据应急水源地圈定依据,圈定四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对潜在供水能力、水质及地下水开采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应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经相应处理后可满足应急供水水质需求,地地下水开采风险主要有地质灾害风险、地下水污染风险及开采技术风险。应急状态下,各水源地地下水总允许开采资源为72 119.13 m^3/d,可满足花都区63.86%常住人口的应急供水。  相似文献   

7.
吴晓华  王凡勇  朱晓琳  王学森 《地下水》2007,29(5):29-32,49
阐述了济宁组群结构大城市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因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分析,提出河里、双庙、石桥、大南铺-新驿和济宁城区水源地适宜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应急供水总量.当济宁市城区水源地无法供水时,在无新增供水水源的情况下,其它应急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程度(按2010年规划需水量计算)为60%,可基本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特征,结合城市供水现状圈定了19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针对2020年规划的长株潭三市城市人口,按照20L/d·人和50L/d·人的标准,分别对各城市进行了应急供水方案研究,并提出了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尹政  赵艳娜  杨丽萍 《地下水》2010,32(6):58-60
依据近年来从事项目所收集的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甘肃省62个城市规划了66处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地。其中:地下水水源地51处,占规划应急水源地的77.27%;地表水水源地15处,占规划应急水源地的22.73%;同时指出应进一步开展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地勘查工作,评价应急开采量或可供水量,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北方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伴随着水资源短缺和城市供水风险的加剧,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开发成为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了应急供水的概念并对应急供水及应急供水水源地进行了分类,又在全面分析北方城市应急供水水源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应急供水论证策略,并以长春市东南饮马河中游地下水源地为例在水量、水质、取水方案、环境影响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方面进行了城市应急供水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应急开采对郑州市傍河水源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傍河水源地是郑州市重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在出现极端干旱或极端事故(如水质污染)的条件下,傍河水源地将启动应急开采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通过建立郑州市350m深度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对黄河水位下降情况下的地下水应急开采方案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应急开采对黄河侧向补给的影响及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位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应急开采方案下激发了黄河的侧向补给,一年的预测期末傍河水源地没有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方案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河北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11个重要城市的的13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方案建议,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应急开采约束条件。对13处拟选应急水源地,平原区采用干扰井群法、山区岩溶水采用大井法、山丘区及盆地区采用补给法与排泄法,评价出最大应急开采总量为155.03×104m3/d。最后分析了应急水源地的恢复能力,提出了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一个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大都市,约67%的供水依靠地下水。自1999年以来因连续干旱,地表水源锐减,北京市建成了多处城市应急备用地下水水源地,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提高应急水源地管理水平,建立了基于GIS的、集实时监测、统计报表、模拟评价和管理预誓于一体的应急水源地管理信息系统(EGWMIS)。该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地下水水源地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地下水开采的科学性,提高了供水保证程度和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开展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加强城市地下水资源储备,提高城市在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及污染事件突发时的供水能力,提高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水资源战略储备及保障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着重研究分析宁阳县地下水富水地段,充分挖掘现有地下水水源地的资源潜力,提出应急供水水源地位置及概算了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应急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建议开采方案及开采影响、保证程度、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水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后认为,正定县南化、新乐市曲都和新乐市西五楼三个应急水源地,在水质、水量、水位等方面均是有保证的。对附近水源地供水安全及当地农业用水的影响较小,因此,建立并启动沙磁河应急水源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会引起大范围的地表水污染, 对城市供水水源的安全形成挑战,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 危害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稳定。地下水与地表环境联系较弱, 利用地下水作为应急水源是最安全的水资源保障措施。本研究以扬州城市规划区为例, 确定了规划区应急需水量为17.2万m3/d, 应急时长为15 d, 主要开采的第Ⅱ、Ⅲ承压含水层限采红线水位埋深分别为20 m、30 m, 根据研究区应急供水需求制定了4种应急供水方案。方案1和2为水源地集中供水, 方案3为分散式供水, 方案4为分散与集中式联合供水。依据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监测数据, 基于HydroGeoSphere构建并校正了研究区三维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数值模型, 利用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供水方案应急抽水引起的地下水位降落趋势及其与地下水开采红线的关系。研究表明, 分散与集中式联合供水方案可以明显减小工作区内的水位波动, 减缓水源地的供水压力, 降低地面沉降风险, 对现有管网的利用也较为充分, 可作为应急供水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编制了全省《受旱区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图》和“受旱区应急集中供水地下水源地分布图》,详细制定了农村人畜饮水应急方案、农业灌溉应急方案、城镇应急供水水源地开采方案,为全省抗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城市供水恐慌为我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城市应急供水必然要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从水文地质工作者的角度,分析我国水污染和城市供水现状,指出在我国城市(镇)建设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城市水文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认为,虽然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但只要根据城市规划和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合理布局,是完全必要也完全可以建立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以应对突发事件对我们的考验。城市应急供水应是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在地下水极丰富区选定尤口、谢埠、桃花三个地段作为突发性应急供水水源地.在现状开采情况下,以满足2020年研究区生活用水量(69.3×104m3/d)3个月为目标,应用GMS软件模拟三个水源地在最不利降水条件下应急供水情况.应急供水3个月之后,桃花有7口井疏干含水层厚度超过原厚度的2/3,最大为78.67%,最小为35.22%,平均为56.48%,基本能满足应急供水要求;谢埠与尤口最大疏干含水层厚度均未超出2/3,平均分别为41.06%和26.30%,均能满足应急供水要求.应急开采时,含水层疏干提供水量所占比重均在90%以上.当3个月应急供水结束后,维持现状开采,在年末桃花、谢埠、尤口含水层厚度分别可恢复至原厚度的89.82% 、82.57%、85.45%,具有良好的恢复性能.可见,桃花、谢埠、尤口适合作为应急水源地.  相似文献   

20.
段梅 《地下水》2010,32(6):73-75
应急水源地对于保证应急状态下城市供水是非常重要的,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其供水水质必须能够满足生活用水的标准,所以,对应急水源地供水水质的评价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根据鼎湖区—四会南部城镇应急水源地采回水样的分析结果,对本水源地地下水供水水质分别采用单项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为水源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