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建国后三个时期遥感资料的解译,结合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等信息资料,对无 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作了分析,论述了城市用地规模、结构、布局的发展演变特征和郊区土地使 用变化特点,并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源泉,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已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白山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的变化发展,白山市城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持城区地籍资料的现时性、精确性,加强土地管理,进行了白山市城区土地地籍调查。本文就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白山市城区地籍变更测量中的实践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城镇地籍作为地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增加政府土地收益、加强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和调控具有重大意义。全面、准确、现势的地籍资料,不仅服务于土地管理各个方面,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土地利用战略提供权威数据和政策依据。辽宁省城镇地籍资料形成时间较早,近几年城市发展较快,土地用途变化较大,虽有一部分市、县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但建库原始资料现势性不强,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很难满足日常地籍管理要求。尽快更新城镇地籍资料,已成为建立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新疆石河子垦区1980年、1990年、2002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处理,并从土地覆被总体状况、数量变化和土地覆被转移方向三方面作了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耕地、未利用土地是石河子垦区的主要土地覆被类型。1980到2014年间,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年变化率最大,林地动态度最低。分析结果为该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1.以卫星相片作为编图基本资料,有利于对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正确选用,保证地图的内在质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等高线所反映的地形变化,给土地资源评价及制图提供了依据。2.制图综合应考虑全国一致性、照顾各地特殊性,图斑要反映真实轮廓的特征。3.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图丰富的信息,作深一步的科学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长沙市1972年以来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以及地形图资料,采用图像处理和人机交互式解译信息提取方法,获得了10个不同时期城市发展规模及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分布规律,建立长沙市城市扩展数学模型,对城市发展和土地减少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且对长沙市国民经济发展和制约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滕宇思  夏维力 《测绘科学》2015,40(2):109-114
针对西安市优化和完善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该文以西安市2003年至2012年统计年鉴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西安市2003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动态变化以及程度变化3个方面入手,对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其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从2003年至2012年西安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依然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不断提高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图件遥感快速更新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深圳市为例 ,简要介绍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快速更新的方法和流程。该方法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 ,结合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变更资料 ,采用影像融合和计算机自动变化提取技术 ,同时综合多源信息 ,以人机交互知识解译方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辅助应用 GPS对变化信息进行外业实地调查 ,从而快速更新深圳市土地利用栅格图。该方法可快速、及时地获取和掌握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数据 ,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忽缺的重要基础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利用在数量和空间布局上都发生了剧大变化。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文章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土地利用变化效应、土地利用低碳模式等方面介绍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近18年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0、2000和2008年TM/E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取了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太湖流域近1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揭示了该流域各种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18年内,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和耕地的大量减少;②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莫新宇  祝善友  张磊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61-63,81,13
选取苏州作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6年和2004年2个时相的Landsat5 TM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进行分类,并采用热红外波段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垫面类型与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深入研究了下垫面类型改变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a苏州市城区大范围扩张,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整体表现为水体、植被向不透水下垫面的高强度转化;城市热岛范围由老城区向四周成倍扩大,热岛强度由3.12°增至4.76°,热岛效应变化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之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与GIS的宁波市鄞州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0年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和2006年SPOT遥感影像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转移矩阵、扩展强度指数分析了鄞州区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鄞州区城市、建制镇、交通运输用地、工矿用地扩展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2)区各街道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大于建制镇;3)建设用地扩展以新城区及宁波城区周边的街道镇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0年土地详查变更调查数据和2006年的SPOT遥感影像,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转移矩阵、扩展强度指数分析了慈溪市的城镇用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慈溪市城市、建制镇、交通运输用地扩展的大部分来源于耕地;2)浒山街道城镇,交通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大于其他镇;3)建设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的平顶山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明  卞正富 《测绘科学》2007,32(6):176-178,98
平顶山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煤炭、耕地发展起来),是人地关系作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也是土地利用发生急剧变化且具有特色的区域。为此,基于平顶山市城区1994年TM和2002年ETM+两个时段的遥感图像,获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求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并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动态度、耗减度、开发度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煤炭开采、城市发展对平顶山市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8年间,该地区耕地、林地大幅减少,城市用地、工矿用地、荒草地大幅增加;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荒草地、工矿用地、城市用地,减少的林地主要转化为荒草地;受北部矿区条件的影响,市区发展主要朝东、西、南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城乡过渡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章文波  方修琦  张兰生 《遥感学报》1999,3(3):199-202,250
提出了一个将 T M 影像与突变检测方法结合划分城乡过渡带的方法。首先采用二级结构分类方法从 T M 影像中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其次以城市用地比率进行窗口平滑处理,突出城市用地比率的圈层变化特征;最后用均值突变检验中的滑动t检验方法对各方向的城乡断面上的城市用地比率进行突变检测,进而根据突变点的空间分布划分出城乡过渡带内、外边界的位置。利用北京1984 年和1996 年的 T M 影像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分析并预测城市发展状态,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合理规划.本文以鸡西市市辖区为例,利用Logistic-CA模型进行城市扩张模拟及趋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鸡西市在2005—2015年间城市处于低速扩张阶段,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城市发展较为分散;2)通...  相似文献   

17.
In Istanbul, one of the most densely populated cities of Turkey, the population has grown rapidly over the last 30 years. In addition to being one of the rapidly flourishing cities in Europe, the city is positioned on the seismically active North Anatolian Fault (NAF). The form and rate of Istanbul’s fast urban growth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s. There have been some studies to map lateral urban growth for the city but they do not give satisfactory information about vertical urban growth and seismic hazards. We use DMSP night lights and Landsat data to map changes in land cover-land use in and around the city since 1984, and determine relations of these changes with the NAF.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intensity of development are identified by changes in night light brightness while changes in land cover are identified by changes in land surface reflectance. Aggregate changes in reflectance are represented as changes in subpixel mixtures of the most functionally and spectrally distinct spectral endmembers of land cover. Using standardized global endmembers, SVD composite images were produced for 1984, 2000 and 2011 and fraction change (δSVD) maps were produced for the decadal interv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urban expansion has occurred near the NAF. This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 hazards in the future if the progression of large earthquakes continues to move westward toward the city.  相似文献   

18.
北京环线建设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芹  马建文  陈雪 《遥感学报》2005,9(3):314-322
近年来,北京市的环线建设大大改进了北京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环线周边的商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环线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变更。在“科技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和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撑下,选择了1988,1994,2001和2003年5—6月份的TM数据,在影像经过几何校正和辐射归一化校正后对其应用高精度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分类和利用高分辨率的航空照片验证;在分类数据和变更信息的基础上,采用了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频率指数模型和潜力模型分别对北京各种用地类型的频率指数和建设用地的Moran系数和Geary系数,以及城市增长的潜力指她进行计算。一系列计算显示了环线驱动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环线建设的驱动下,北京市的建设用地围绕环线呈快速增长趋势;绿地面积在四环、五环的环线一带也呈增加趋势;城市增长潜力从四环到六环呈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a framework combin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cellular automata (CA) concept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modeling of unauthorized land use sprawl. Remote sensing data have been used in urban modeling and analysis, the use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in assessing unauthorized development is quite unexplored. This work has demonstrated systematic combination utilization of geospatial analyses tools to acquire a new level of information to enable urban modeling and sprawl analysis in assisting urba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Kuantan city, Malaysia was selected in simulation of the unauthorized land use with CA concept for a period of 15 years (2000–2015), with main input time-series land use observation from 1995 to 2005. The 2000 and 2005 land use input was also used as calibrated and test assessment of the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excellent agreement between in-situ changes of the unauthorized land use clas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ed classes within the same periods. In conclusion, CA model can lead to new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of how urban areas grow and change as in view of digital earth aspiration.  相似文献   

20.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vary spatially and can be identified by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We present a novel cellular automata (GWR-CA)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GWR-derived spatially varying relationships to simulate land use change. Our GWR-CA model is characterized by spatially nonstationary transition rules that fully address local interactions in land use change. More importantly, each driving factor in our GWR model contains effects that both promote and resist land use change. We applied GWR-CA to simulate rapid land use change in Suzhou City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0 to 2015. The GWR coefficients were visualized to highlight their spatial patterns and local variation,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effects on land use change. The transition rules indicate low land conversion potential in the city’s center and outer suburbs, but higher land conversion potential in the inner near suburbs along the belt expressway. Residual statistics show that GWR fits the input data better than logistic regression (LR). Compared with an LR-based CA model, GWR-CA improves overall accuracy by 4.1% and captures 5.5% more urban growth, suggesting that GWR-CA may be superior in modeling land use change.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GWR-CA model is effective in capturing spatially varying land transition rules to produce more realistic results, and is suitable for simulating land use change and urban expansion in rapidly urbanizing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