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素珍  宋正海 《地理研究》1989,8(1):114-114,103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召集的第四届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5至9日在福州市举行。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每两年举行一届年会:第一届年会于1982年12月19日至24日在广州召开,75人到会,提交论文75篇;第二届年会于1984年11月19日至23日在桂林举行,90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86篇;第三届年会于1986年8月15至22日在西宁召开,56人到会,提交论文43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探空史、气象学史、气候学史、物侯学史、军事地理学史、数理地理学史以及科学家评介、自然科学史理论等几个侧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竺可桢教授在地理学史方面的贡献.以此纪念竺可桢教授逝世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3.
1983年1月15日,首都、天津的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共同发起和组织召开了杰出的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北京地理学会、北京大学地理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天津地理学会、天津历史学会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及北京市科协、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1,(5):27-27
翁文灏(1889—1971)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  相似文献   

5.
杨霄 《地理学报》2019,74(3):615-616
正讨论黄河变迁给人类带来的复杂影响是国内环境史研究的热点,也日益受到世界环境史学界的关注,近年来不断有外文研究专著问世。张玲教授的新著《河流、平原、政权:北宋中国的一出环境戏剧》于2016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1]),获得2017年度美国环境史学会颁发的乔治·帕金斯·马什奖(George Perkins Marsh Prize),在世界环境史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以公元1048-1128年黄河北徙期间给河北平原带来的环境剧变为  相似文献   

6.
经自治区科协批准、由新疆地理学会、地质学会、环境科学会、气象学会共同筹建的遥感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所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成立了新疆遥感委员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及政府部门的专家、教授和领导同志17人。  相似文献   

7.
P531,P532,P931 .3 2003032091沙尘暴形成史初步研究:中国沙漠几个典型地质学记录的实证=A prelim,,lar,srudy ont},e fornlation hisroryo王sand-dus:storm:taking the typieal geology reeords in deserr of Chinaas a demonsrrarionz/李保生,安芷生…//地学前缘一2002,9(3).一189一200 以位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榆林、阿羌和米浪沟湾地层剖面为典型例证,讨论了110OkaBP以来中国沙漠沙尘暴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提出在过去的1100ka中该区总共记录了42个沙尘暴时期,并与41个间沙尘暴时期构成比较连续且交替进行的一系列沉积演化历史.图…  相似文献   

8.
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于2009年4月22日至26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本次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的140余位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刘希开 《地理研究》1983,2(2):112-112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与中国海洋学会于1982年11月23-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联合召开了“中国第四纪海岸线问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沿海各省的生产、教学与科研单位的90余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任美锷教授主持.厦门市副市长张可同、厦门大学副校长唐仲章教授、中国海洋学会秘书长李法西教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乃樑教授、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副所长徐沧溶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动态     
2015年3月27日,《地理科学进展》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期刊主办单位领导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宣布《地理科学进展》新一届编辑委员会的聘任决定,并宣读了第五届编委会成员名单.高星研究员、张国友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中国地理学会,向主编、副主编颁发了聘书.新一届《地理科学进展》主编周成虎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主持召开了第五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何剑峰  曾红辉 《极地研究》2007,19(3):242-243
8月27—30日,2007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在青海西宁召开。年会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等7部委所属的34所研究机构和大学的1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与国际极地年”,这是在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全面执行之际以及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之前全国极地工作者的一次盛会,因而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得到了各方特别的重视与关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作为极地考察主管部门的…  相似文献   

12.
1991年4月1~6日,在河南地理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由工作委员会主任陈宾寅同志主持,周舜武副主任作工作总结,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新闻出版署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分别就有关地方志编篡和中国地理丛书出版等问题讲了话。最后,会议经过学习交流和充分讨论,确定了1991-1992年工作计划: 1.加强工作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以北京地区为主成立常务委员会,密切联系,增强活  相似文献   

13.
何书金  周春山 《地理学报》2013,(12):1736-1737
"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和"第四届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研讨会"于2013年12月13日至15日在中山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及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香港大学城市研究及城市规划中心、英国SAGE出版集团与Urban Studies编辑部、Urban China Research Network共同主办。来自海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30多人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30多人来自港澳台地区,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研究国际会议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14.
钱嵩林 《极地研究》2000,12(4):290-290
中国首次北极考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2 0 0 0年 1 2月 2 4~ 2 7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在北京召集各研究课题负责人报告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孙鸿烈院士主持了由各方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研究项目进行验收。此次验收的北极研究项目共由 30个研究课题组成 ,包含了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气象学、冰川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 ,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的部分区域作了实地调查 ,取得了一批宝贵的资料 ,在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 ,得到了专家们的很高评价。验收专家都希望将研究工作更深入地进行下去 ,在“…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等12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南越王宫苑里假船台"论证会,于2008年11月29日在广州市广东胜利宾馆举行.参加论证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造船、建筑、考古、文物、地学等各学科专家80余人.会议收到的论文52篇.  相似文献   

16.
正地质公园最早由中国地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到2015年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世界首位,地质公园相关研究亦居世界前列。由中国地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并随着地质公园建设而繁荣,以地质学和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托的旅游地学,奠定了中国地质公园研究的学科根基。而一年一度,迄今已30届的"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学术  相似文献   

17.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全胜  张雪芹 《地理研究》2005,24(3):487-487
2005年4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了以“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52次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CNC—WCRP)、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DIVERSITAS)共同组织发起。会议共设有4个中心议题: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战略。这次香山会议,得到了徐冠华院士、叶笃正院士和孙鸿烈院士的大力指导,得到了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学者的积极响应,叶笃正院士、施雅风院士等60多位活跃在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组构学的测试技术手段也有很大发展。目前,构造地质学家经常应用的技术主要有费氏旋转台测量、X光岩组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三种。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只有三种方法的优劣,才能针对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使用各方法进行岩石组构学的测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申元村 《地理研究》1982,1(3):91-92
为了完成全国科学技术规划重点项目108项第一项“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的研究”和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中地学规划第五项“水土资源和土地利用基础研究”以及1979年4月全国第一次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上所确定的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任务,同时也为了发展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和充实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82年4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及制图规范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1月22日至24日,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学术交流及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该校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承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共收到论文3O余篇。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华东师大科研处长、资源与环境学院党政领导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召开于世纪之交,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会议。会议的议程为:一是交流世界地理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籍此认清新形势下的学科发展方向;二是调整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及(世界地理研究)编委会,新的专业委员会和编委会将是一个跨世纪的班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