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MO 农业气象委员会(CAgM)第十届会议于1991年12月2—13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召开。有48个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排灌委员会(ICID)等5个国际组织的96名代表参加会议。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回顾总结 CAgM 第九届会议以来 WMO 农业气象委员会的工作进展,确定至下届会议期间的农业气象委员会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贯彻执行1991年 WMO 第十一次大会批准的 WMO第三个长期计划中有关农业气象的计划(1992—2001年),审定农业气象技术规则与业务指南,审议上届工作组和报告员的报告。围绕农业气象业务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天气、气候与农作物、畜牧业生产,干旱和沙漠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学会(21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4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主任委员陈联寿,副主任委员丁一汇、唐新章主持了会议。会上就本届委员会的大部分领域如大气环流、台风、天气预报业务现代化、极地气象学、强对流和超短期预报、暴雨和高原气象等的现状、水平、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会议还对本专业委员会和各学组今后的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并作了具体部署。会议重申,21届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全国农业气象预报学术交流会”和“中国气象学会第21届农业气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8月21日至2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农业气象委员会委员和正式代表43人,分别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的气象部门和10所大专院校以及研究所.会议共收到论文114篇,会议交流的37篇,其中19篇作了大会报告与讨论,其余的论文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新疆气象科研所郑维等向会议提交的“准噶尔播区气候铃期预报方法研究”一文在大会上  相似文献   

4.
余鹤书  仇永炎 《气象》1987,13(4):43-45
1986年11月25—29日,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大气环流和中期天气预报学术交流会,研讨了自1979年全国中长期预报会议以来,我国中期环流研究和中期预报应用技术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果。从参加交流的近百篇论文中,可以看到,我国中期预报的发展是健康的,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大气环流中期过程的研究正朝着纵深方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形和拔海高度的影响,与平原相比,山区气候复杂,天气多变。因此,不论从提高天气预报(特别是降水、暴雨预报)准确率,和开发利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都需要研究山区气候规律。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大推动了我国山区气候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省地县纷纷开展山区气候观测和山区气候调查。为了总结交流气候(包括山区气候)研究经验,中国气象学会曾几次召开大型学术交流会议,例如1980年6—7月气候专业委员会在庐山召开的气候学术会议,1980年12月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学术讨论会议,会议上山区气候都是重要内容之一,1981年10月气候专业委员会还在南京专门召开了山区气候学术讨论会议。杭州会议文集已由福建科技出版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学委员会、河北省气象学会和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持组织的第11届全国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于1992年10月24—28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249篇,有150篇在会上报告交流。论文内容可分为四部分:(1)云的宏微观特征和降水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11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大气环流和中期天气预报学术交流会,这是天气专业委员会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会议主要交流了大气环流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近成果和中期天气预报方面的业务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新强 《气象》1986,12(1):37-37
由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水利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暴雨、洪水监视预报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1—5日在厦门举行。全国水利及气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共11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近百篇学术论文和技术总结,其中50篇在会上作了交流。主要内容有:暴雨、洪水的成因及规律的分析以及预报方法的研制;暴雨、洪水的监视及预报的经验总结;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及洪水演变规律的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等。  相似文献   

9.
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2008年4月在布达佩斯召开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8次全会上,决定由IPCC第三工作组组织编写《可再生能源与减缓气候变化特别报告》(以下简称SRREN)①。全球120多位专家,先后举行6次会议,历时2年半,完成了SRREN的编写。2011年5月,IPCC第三工作组  相似文献   

10.
薛农 《气象》1989,15(3):1-1
1988年10月24—28日,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和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共同在四川温江召开了全国农业气象情报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21个省、市、自治区气象部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71年10月WMO农业气象委员会第5次会议第12号决议,该委员会成立一个关于“农业气象因子对经济作物产量影响和产量预报方法”工作组并邀请E.S.乌兰诺娃(Ulanova,苏联)任组长,成员有:J.古瑞安(Goudriaan,荷兰)、B.W.凯利(Kelly,美国)、M.库珀洛娃(Kurpelova,捷克)、R.弗奥(Pfau,西德)和B.普利莫尔特(Primault,瑞士)。经过该组10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些成果,现仅就其中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学会气候与长期天气预报委员会长期预报组与“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课题组,于1993年4月23—28日在南京气象学院联合召开了“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学术交流会.会议总结了过去两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长期天气过程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1974,(6):61-61
世界气象组织第26届执行委员会1974年5月23日—6月13日在日内瓦召开。我中央气象局副局长、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代理委员、中国常任代表张乃召同志,及随同出席的副代表、顾问等7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有执委23名以及副代表、顾问等90余人出席。这次执委会着重讨论了1975年“世界气象大会”的准备工作以及有关的提案,还讨论了1976—1979年的财务预算和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草案等。张乃召同志在会上就尼日利亚等三国提出的中止南非会籍的提案发了言,坚决支持第三世界非洲人民反对白人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正义斗争。同时,还对修改世界气象组织总则  相似文献   

14.
何绍钦 《气象》1986,12(9):13-13
第九次全国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8月11—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家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科协、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空军第七研究所、北京气象学院以及各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的专家、学者、教授和干部共129人。  相似文献   

15.
潘小凡 《气象》1988,14(2):13-13
由浙江省气象学会天气动力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东六省一市“早春强对流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年15—19日在杭州召开。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杭州大学的代表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交流的专题性论文37篇。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农业气象的发展与关注焦点──CAgM第十一届会议简介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CAgM)第十一届会议于1995年2月13—24日在古巴哈瓦那召开。共有43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FAO,UNEP等)及特邀专家共87人参加。中国气象局温克刚副局...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0月24—28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第11届全国云雾降水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讨论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气象学会及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联合举办。来自各省、市云雾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第一线的科研人员、研究单位及各院校和有关单位的170余名代表到会参加,国家气象局和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武汉召开了“短时预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珠江三角洲四个中尺度气象试验基地的专家和学者。会上交流了29篇论文和技术报告,内容包括中尺度天气概念模式、诊断方法;短时预报方法和流程;雷  相似文献   

19.
以总结学会工作经验,报告学科发展进程,选举理事会领导成员为中心内容的中国气象学会全国会员代表会议,于1986年12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第二十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四年来气象学会的工作富有成效,进入了兴旺发展的时期。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探测、动力气象、天气、气候、卫星气象、农业气象、航空气象、气象电子技术等十个专业委员会做了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探测与气象仪器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微机在大气探测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于1984年12月20—26日在成都召开。会上报告内容涉及到大气遥感、天气雷达、高空观测、地面观测及大气探测的许多其它领域。微机应用涉及到观测系统的控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及资料整理等各个方面。会议还有国内外微机应用动态的报告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