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论述了从直线段到曲线段(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利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设线路横断面的原理,介绍了利用全站仪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方法及步骤,实现了线路横断面测设的快速进行,为一体化作业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线路实时坐标系测设线路横断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建立线路实时坐标系结合全站仪能够测量并显示3维坐标的功能,简洁快速地置镜任意点,一站多断面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清海 《四川测绘》2008,31(1):43-44
文中以直缓点为坐标原点,以线路交点方向为x轴,以半径方向为y轴,建立了一个直角坐标系,推导出了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方向的数学模型.由切线方向即可较容易地导出该点处横断面方向.同时也介绍了在缓和曲线和圆曲线部分,测设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渠道和道路曲线测设中,一般使用的是偏角法。但在测设盘山线路时,由于地形变化复杂,使全部线路成为单曲线、复曲线、反向曲线的不断变换,相互衔接,连绵不断;这样,使用偏角法就有困难。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在原中央纵距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找到了一种简便、实用、效果较好的测设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次放样法测设线路中线的精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线路的中线测设目前已普遍采用一次放样法,即以各初测导线点为测站从线路的起点向终点逐个中桩一次性测设,这主要归功于全站仪和便携式计算机的普及。将线路的设计资料和初测导线资料输入计算机,根据测设需要现场计算、测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通视良好地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便携式微机在Auto CAD环境下开发的线路测设系统。本系统能一次性完成线路测设的带状地形图、线路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选线及测设数据的采集绘制作业参考略图等工作。可用灵活自如的采值方式,在形象直观的“电子图板”上实现具有功能齐全的数据整理、成果输出规范化的功能,用户界面明了简便、速度快、精度高,可用于各种线路的测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1 曲线测设的基本方法及其历史局限性 曲线测设是工程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在铁路和公路线路测量中,曲线测设主要是指其线路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时,必须用曲线连接,才能使车辆平稳、安全地运行,这种连接不同方向的线路的曲线,称为平面曲线。同样,铁路线路的纵断面是由不同坡度连接的。当相邻的坡度值的代数差超过一定值时,在变坡点处,也必须用曲线连接。这种连接不同坡度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平面曲线测设工作。曲线的测设通常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测设曲线的主要点,然后进行曲线的详细测设。在实地测绘前,必须进行曲线的要素及其主要点的里程计算,在这里不进行详细讨论。当曲线的主要点测设完毕后,即可进行曲线的细部测设。  相似文献   

8.
郑许高速公路占地边桩的测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郑许高速公路占地边桩的测设为例,提出了占地边桩所需的测设精度及放样方法,给出了线路边桩坐标的通用计算模型,分析了实际测设边桩的精度,说明本文所提精度指标及作业方法能满足高速公路征地需要,同时对类似的线路测设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线路中线测设的统一数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现有线路坐标计算公式,在推导出缓和曲线从曲率大到曲率小方向的坐标计算公式后,给出了线路中线测设的统一数学模型,从而实现了沿同一方向一次性计算和测设中线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公路曲线测设的方法有切线支距法、偏角法等,这些传统方法都是先测设出曲线各主点后再进行详细测设,通常会受到实地地形限制,因此需要寻求更方便快捷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和全站仪的普及和推广,尤其是GPS定位仪的开发,改变了以往工程技术人员大量、繁复的分析计算工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曲线测设程序在测设工作中能够快速、高精度地计算线路上的一切数据,配合全站仪工作,充分发挥便携式计算工具的作用,满足高精度快速测设的需要。本文重点讨论了曲线测设程序的设计原理、过程及其在线路测量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该程序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线路设计模型的一体化中线测设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祥  张献州 《四川测绘》1999,22(3):132-135
本文针对线路(包括铁路和公路)的中线测设计算量大、野外作业条件的不可预知性和劳动强度大等特点,介绍了一种基于线路设计模型的一体化中线测设的教学模型及方法,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实用的中线放样程序并运用于我国第一条磁悬浮线───交大青城磁浮列车试验示范城的中经测设中,实践证明一体化的思想及方法具有高效、灵活和可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杨晓梅 《江苏测绘》1998,21(2):25-27
本文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讨论了线路与线路曲上交的计算和测设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宗河  郑进风  于广明 《测绘通报》2012,(Z1):112-113,193
线路转点的测设是中线测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当遇地形障碍使相邻交点之间互不通视时,传统的转点测设方法因需要多次安置仪器,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且测设的精度也较低。为此,介绍一种利用全站仪两点参考线测量功能快速完成遇障碍物转点测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目前广泛使用全站仪,对公路、立交匝道等线路工程进行曲线测设。介绍了空间曲线的3D坐标计算及测设技术,并给出了坐标计算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15.
线路曲线的测设是线路勘察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重要环节,为保证铁路建设的质量,其精度要保持在毫米级精度范围内。通过对线路的中边桩坐标换算模型的研究,综合分析其坐标计算理论和精度的前提下,得出了一套完整的线路中边桩坐标换算的理论和过程,并通过与武汉大学出版的《工程测量学》一书中曲线测设内容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和精确性,其换算精度能够满足现代化线路精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模型的横断面测量方法。在定测阶段,以Leica DMCIII数字航摄仪获取的数码影像为原始资料,通过航测外业控制测量和内业空中三角测量等摄影测量手段建立测区立体模型;再结合外业相关资料,基于立体模型,通过人工立体采集的方式进行线路断面线采集,完成线路断面的制作。将大量的外业工作转由内业完成,可简化定测工作,完善勘测设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在道路工程测量中,曲线测设是线路测量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测量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当今大部分测绘单位已拥有全站型经纬仪,传统的曲线测设方法(如偏角法、切线支距法》已不被作业人员所采用,极坐标法以其设站灵活、不受地形限制、作业方法简便、精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曲线测设。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常用的两种中线测设数学模型的分析,从线路中线曲率半径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中线整体积分数学模型,并导出其计算公式。为了实现整体积分模型的计算,对龙贝格积分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的中线测设。  相似文献   

19.
线路设计是多种曲线复杂的组合,现有工具软件难以计算这种组合的点位测设数据,文章设计开发一种适用于多种类曲线组合的线路点位测设数据的计算软件(LPLS),并给出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程序实现流程图.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分别验证LPLS软件的中桩坐标计算程序模块和中桩高程计算程序模块的精确性,可获得正确可靠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中线测设统一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常用的两种中线测设数学模型的分析,从线路中线曲率半径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中线整体积分数学模型,并导出其计算公式。为了实现整体积分模型的计算,对龙贝格积分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的中线测设。比较和分析表明,从实用性和精度等方面来说,整体积分模型是目前轨道交通最优的中线测设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