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二维三分量理想磁流体力学模型,研究光球磁对消引起的日珥扰动。日珥下方光球的磁对消将磁通量向日珥传输,引起日珥内部磁通梁痛怕荻仍黾印H甄淼淖刺与所积累的通量(或磁螺度)有关。数值结果显示,如果日珥磁通的相对增量F(或相应的磁螺度相对增量H)较小,日珥只略微上升和膨胀,并不离开光球;而对于较大的F(或H),日 将脱离光球,悬浮在低层日冕中,在其下方形成垂直电流片。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并改进了由Chandrasekhar提出的一个变换,以改变磁流体力学方程组的形式。将动量守恒方案成一个物理变量的二次方程,研究了磁流体力学流动演化的非线性性质,特别注意突变过程,本导出的理论结果表明,磁流体力学流动能被分成一些分支,虽然在分支之间的跳跃(突变)可有大一些和小一些之分。进行了关于太阳日珥的数值试验;它们进一步直接表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而且,虽然三个守恒定律所涉及的数量之间可以相 相似文献
4.
宋慕陶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1989,(1)
日珥的观测显示存在着强的磁场剪切分量,本文研究了剪切在日珥形成中的积极作用。首先计算一个二维偶极势场当脚根受对称剪切后产生怎样的物理现象。作了三种情形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产生蘑菇状流动是个普遍规律,在某些条件下将形成弧顶凹陷。为了说明蘑菇流的物理起因,我们探讨了演化初期的线性渐近解。保留一阶量下导出了剪切速度W_z和磁场剪切分量B_x的解析解,对二维流动V_x,V_y求出了近似解:流的振幅随时间指数增长。对于弧顶凹陷,给于了定性的说明:磁浮力-(1/c)J_xB_x和形变阻尼力(1/c)J_zB_x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弧预变平凹陷,并把剪切区磁力线打开成为开场。弧顶凹陷是形成日珥的重要条件。冕弧加热量的略微减小,产生初始的热不稳定性,在凹陷处物质凝聚温度降低,弧脚根处因色球受蒸发而流入的物质沿管上升进入弧顶陷阱,加剧了热不稳定性,物质进一步变密,温度再降,最终形成了日珥。 相似文献
5.
胡友秋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1999,(2)
采用二维三分量磁流体力学模型,对日冕三重无力场电流片的磁场重联进行了数值研究,揭示了重联过程的基本物理特征.这类重联过程将加热和加速日冕等离子体,并导致多个高温、高密度、高磁螺度的磁岛的形成和向上喷发.这表明,多重无力场电流片的重联可能在日冕磁能释放、上行等离子体团的形成和太阳磁场螺度向行星际空间的逃逸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维三分量磁流体力学模型,对日冕三重无力场电流片的磁场重磁联进行了数值研究,揭示了重联过程的基本物理特征,这类重联过程将加热和加速日冕等离子体,并导致多个高温、高密度、高磁螺度的磁岛的形成和向上喷发,这表明,多重无力场电流片的重联可能在日冕磁能释放、上行等离子体的形成和太阳磁场螺度向行星际空间的逃逸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了螺度引入太阳磁场研究中的历史过程,从物理角度讨论了相对磁螺度这个新的可观测量,并指出其在理论和观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磁螺度在太阳大气中的分配问题;探讨了磁螺度和电流螺度的差别与联系、螺度半球手征性;列举介绍了磁螺度和其他太阳活动的联系,尤其是太阳爆发事件中的磁螺度问题;指出磁螺度理论中几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及今后可能取得进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首先给出了近两年来我们在太阳活动区光球电流螺度的观测与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最新结果。其次,我们也展望了太阳第23 周峰年期间有关磁螺度研究的若干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1991年3月7日太阳东北边缘一个拱桥状爆发日珥上升、下降和半径膨胀的运动情况。该日珥的上升阶段和下降的开始阶段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比较迅速,而且基本是线性的变化,但在下降的结束阶段则比较缓慢,也基本是线性的变化。它的下降运动不仅受到重力作用自由下落,而且还受到不均匀的大气阻力,磁场等力的共同作用而下落。而速度,喷射出以后总的在逐渐减弱,上升阶段减弱较快。下降阶段初期有一次跳跃式的变化,先迅速减弱,然后又很快增加,在下降后期速度减弱较慢。日珥到达最大高度的时间比日珥半径膨胀到达最大尺度的时间早4min左右。上升下降速度最大时半径膨胀速度最小,而上升下降速度最小时半径膨胀的速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12.
磁重联被认为是太阳耀斑的产生机制,本文数值模拟在日冕中发生在磁重联过程,结果表明耀斑环的表观运动是磁重联的自洽结果;由重联点发出的慢激波对耀斑环的加热有贡献;耀斑环的上升并不意味着重联点的上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多搜索变量的目标函数直接优化法。该方法不涉及目标函数的导数计算,通用性强;同时该方法可控制搜索变量在值域内取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解的可靠性。用此方法,本文分析了1984年2月18日太阳边缘环珥的一些Hα谱线,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收敛半径大,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利用完全线性化方法处理了一个日珥的光谱资料,得到其物理参数的二维分布。结果表明:在日珥中心,运动温度和中性氢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湍动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而在日珥边缘,运动温度不随高度变化。从中心到边缘,运动温度是增加的。日珥中不存在流体静力学平衡,磁场对日珥支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集中分析了几个具有螺旋结构的爆发日珥的观测资料,用相同的理论框架,讨论它们内部电流分布的演化特征,以及与活动区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并探讨日珥爆发时的磁能转化机制。结果表明:(i)爆发日珥内部的磁场和电流分布具有无力性质;(ii)利用Kuperus-Raadu日珥模型可以较好地日珥电流和背景磁场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iii)日珥等离子体的宏观kink不稳定性可能是日珥磁能转化的主要机制。理 相似文献
18.
19.
根据1984年5月5日土墩日珥D3线的拟合结果,本文分析了该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结果发现,形成活动边缘的物质呈间歇性抛射物质的密度、温度在观测前期有显著变化,湍流速度异常之大,达30Km/s。土墩日珥的物理特性较一般,其D3线可用微观湍流3~8Km/s和低温5000~8000K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