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视点     
《地图》2008,(6)
布什被发送至20光年外行星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科学家于10月9日通过位于乌克兰的一个大型射电望远镜,向太空发射了501张照片、绘画和文字信息。这些二进制格式的信息将在太空中旅行,于1.7秒后到达月球,4分钟后到达火星,7个小时内脱离太阳系,最终在  相似文献   

2.
龚缨晏 《地图》2008,(1):136-139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队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首次航行。10月12日,到达中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他们在加勒比海地区活动了几个月后,于1493年1月16日返航。  相似文献   

3.
有声地图     
《地图》1994,(2)
有声地图在法国许多城市的街道上,出现了绘有市区地图的信息牌。只需用手按一下你想到达的地点,电动扬声器便立即用自动装一置所掌握的5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语言,详尽地向你介绍如何步行或乘车前往彼处。地图下方的小口内,还会送出一张解释线路的印刷卡片。在信息牌后...  相似文献   

4.
应用海啸数值模拟模型(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COMCOT)对华南沿海地区可能遭受的海啸进行模拟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COMCOT模型及马尼拉海沟潜在震源分段及其参数设置,模拟了不同震源引发多场海啸到达华南沿海地区的波高变化和到时特征。模拟分析发现,海啸到达中国福建省南部至广东省西部一带能够产生最大2.5 m波高的海啸波,海南岛东部沿岸也会产生最大1.5~2.0 m的海啸波,海啸传播到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最大波高在0.3 m以下;海啸波发生1.9 h后最先到达海南岛东部沿岸,2.6 h后到达香港、澳门及广东的汕尾一带地区,3.6 h后到达福建南部一带及琼州海峡地区,8.9 h以后到达北部湾地区。华南沿海不同地区海啸的首波波高和最大波波高对马尼拉海沟震源位置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性,其中广东沿海中段对马尼拉海沟震源位置最为敏感,震源断层2、断层3引发海啸在该地区的首波和最大波高接近2.5 m,而震源断层1、断层6(断层编号依据2006年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引发海啸在该地区的首波和最大波高只在1.0 m上下。  相似文献   

5.
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城市居民便捷和公平地享用其服务功能。根据深圳市建筑普查数据和细粒度的人口数据提取住房信息,结合公园绿地数据和土地利用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公园的服务能力分别采用合适的可达性计算方法,从住房、社区和街道三个尺度评价深圳公园绿地可达性,结果表明:社区公园可达性一般,仅57.62%的社区的居民步行500 m以内能到达最近的社区公园;城市公园可达性总体较好,95.87%的社区市民步行前往最近城市公园所需时间在20 min以内。然而,大鹏半岛无城市公园,且多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市民到达城市公园所需时间长。社区公园可达性好的区域呈带状分布于深圳南部各区,城市公园高可达性区域呈多核围绕在各区行政中心。  相似文献   

6.
针对运动航天器收到的脉冲星信号受Doppler效应影响,难以准确测量脉冲到达时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阶小波互累积量的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时间延迟测量算法。结果表明,当信号受到Doppler效应影响时,该算法测量精度优于现有算法,适用于脉冲星导航系统中脉冲到达时间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王长强  徐爱功  隋心 《测绘科学》2017,(12):151-156
针对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中的标准偏差和非视距误差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动态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双向到达时间测距信息进行标定,利用线性拟合剔除测距信息中的标准偏差,针对超宽带平面定位系统中的非线性量测方程推导得到线性化的量测方程,将改正后的测距信息作为改进卡尔曼滤波量测信息,通过设定阈值调整卡尔曼滤波增益,从而剔除非视距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标准偏差和非视距误差的影响,视距环境下能达到厘米级精度,非视距环境下亚分米级精度,实现室内环境下的高精度动态定位。  相似文献   

8.
廊坊消防支队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GPS卫星定位指挥系统,为市区五个中队23辆执勤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机,实现了资源共享。在接到报警后,系统将根据报警电话号码、失火单位名称和地址,自动搜索出以灾害点为中心,方圆300m范围内的消防水源方位图,通过语音、数据传输、中文短消息、GPS信息向消防大队、中队下达火警、社会救援命令,向消防支队指挥旯发出预警信息。该系统还能够计算出消防中队出警的最佳路径,并通过实时监控,引导车辆行驶到交通便利的道路;指挥中心下发出动命令后,可以在出警途中将火灾现场的情况采用语音或数据的方式及时传递给中队指挥民,为其到达火场后迅速展开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图》1991,(4)
在劣天气时,汽车司机只需操作一下按钮,就可以了解周围的天气情况、汽车所处的位置及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这是一种高技术的电子地图。日本本田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评价说:“这种技术及其应用将完全改变驾驶的含义”。汽车用电子地图的设想产生于5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现实。这种系统包括一个监视屏幕、AM—FM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和磁带驱动装置。目前已有1300台此类装置投入使用。日本国内使用的系统储存于一张12厘米的磁盘内,一台小型计算机将其信息转变为彩色地图  相似文献   

10.
不堪回首,造成近30万人死亡的印度洋海啸,在两年后的今天仍令人心悸。灾后,是GIS引导着救援人员到达受灾地点,并估算出灾难的实际影响以协调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1.
数据测量是秦蜀古道遗存调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测量数据的精度是后续实物复原的关键,决定着后续数字化模型的精度及还原栈道遗存的关键。本文基于Leica P40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采集后的点云数据及建立的模型数据上分别量测栈道基本几何信息,比对分析数据误差,指出模型数据量测数据精度高于点云数据量测精度,且测量结果满足传统文物的测量精度,可以对人员无法到达区域的文物本体数据进行数据量测,为文物保护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蔡天新 《地图》2008,(5):142-143
早在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以前两个多世纪,德国汉堡的商人们已经频频往返于冰岛和欧洲大陆之间了。当时有一条航线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的港口城市卑尔根为起点,穿越灰暗冰冷的挪威海到达雷克雅未克。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发基于Mobile GIS技术、GNSS CORS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常规测量技术以及移动计算平台的开采沉陷实时数据采集终端,以到达对铁路移动变形信息实时采集和监控的目标。研发基于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在数据处理中心进行铁路移动变形信息的精化处理分析;根据预计的地表移动变形信息,建立井下开采对铁路及其主要附属建(构)筑物动态影响的三维虚拟现实模型并进行预警。研究成果为列车安全运行及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定位系统》2004,29(6):47-48
当奔驰的车辆行驶在车流熙攘的高速公路上时,司机启动自动驾驶系统,就可悠然自得地读书看报。车辆能自动与前车保持距离,自动刹车或超车,自动驾驶系统能够精确到厘米。在不打搅车内乘客读书看报的情况下,它能自动选择一条能避免堵塞的道路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它会自动报告:“您已到达。”这些听起来犹如神话,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室内环境下的5G定位需求,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粗略定位结果进行优化的方法,减小了多径、非视距传播造成的定位误差,改善了结果域的定位精度. 优化算法利用测距定位中的到达时间(TOA)定位法和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法获得粗略定位结果,分别结合BP神经网络、Elman神经网络及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后的GA-BP神经网络、GA-Elman神经网络共利用4种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修正后的精确定位结果,并对4种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Elman算法相较于BP算法具有迭代收敛快、迭代次数少、误差改正好的特点,更适合5G定位结果域的优化;融入 GA 后结果精度均有所提高,其中GA-Elman算法能够训练得到最好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6.
桥梁施工作业位于河道上,受水面影响较大,存在施工时观察不便、局部环境与工程信息获取困难等问题。为此,探索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分析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相较于传统测绘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问题;顾及桥梁施工现场管理特点,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标准化施工现场空间数据采集作业流程;通过多视角航摄影像特征点自动识别与解算,自动生成施工现场全要素信息的三维场景模型。研究表明,该三维场景模型能够充分展现近水区域、桥墩下部等人员不便到达区域的环境及工程情况,实现施工现场全要素的信息采集与三维空间量测,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视点     
《地图》2010,(5)
<正>万余塑料瓶造双体船穿越太平洋近期,一艘名为"普拉斯提基"(Plastiki)的双体船成功穿越太平洋到达澳大利亚港口城市悉尼。这艘船主要由一万多个可回收利用的塑料瓶建造而成,于今年3月从美国旧金山出发,在  相似文献   

18.
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立 《测绘科学》2004,29(1):35-37
探讨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动态信息采集的技术路线。通过城市空间管治信息动态变化和信息采集需求分析,采用基于3S技术的动态信息采集总体技术框架,设计RTK综合集成采集模式,重点解决城市建筑物遮挡卫星信号条件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信息采集,以及RTK移动站无法直接到达的目标点信息采集。在PDA上实现了数字城市空间管治信息采集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由于激光波长短,能够穿透植被叶冠到达地表,可同时获取地表和植被的信息,此外,还能够探测细小目标(如电力线)。这些都是传统测量技术无法做到的,本文以3维激光雷达在优化选线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LiDAR在输电线路优化中的应用流程,分析了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的相关思路,探讨了3维激光雷达在电力选线工程中的技术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视频监控是解决因人员无法到达现场而采用设备将现场信息及时传回以供人们进行决策指挥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功能实现等方面阐述利用无线通信和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实现移动目标监控的建设思路。该研究成果在安保、应急处置等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