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河北、章丘、淄埔煤田煤层在深成变质演化的基础上,受岩浆浸入的影响,局部迭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导致煤阶增高,对煤层生气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煤层气的基本特征和有利烃源条件的分析,估算了黄河北、章丘、淄博煤田煤层气资源量为1333.31亿m^3,可作为今后勘探开发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2.
煤层气是一种备受国家重视和开发利用的非常规清洁能源,煤层气储层物性的研究对煤层气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北煤田煤层气开发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应用煤层气地质理论对煤田内10号煤煤层气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0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煤为主,煤中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无机显微组分以黏土为主;煤的变质程度比较高,整体进入成熟阶段;10号煤层储层孔裂隙发育、渗透率较低;10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10号煤层储层压力为2.16~4.20MPa,压力梯度为0.418~0.797MPa/100m,为低压储层至常压储层;黄河北煤田呈单斜构造,10号煤层埋藏深度较深,含水性较好,有利于煤层气保存。  相似文献   

3.
黄河北煤田岩浆侵入体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北煤田岩浆侵入体基本特征刘桂建(山东煤田地质局三队肥城271601)1概况黄河北煤田全长50km,大体平行黄河,呈NE~SW方向延伸。自西向东划分为旦镇、长清、袁庄、济西等勘探区。区内山西组与太原组含煤岩系普遍受岩浆侵入,并使部分可采煤层变成天然...  相似文献   

4.
新疆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新疆主要煤田的煤炭资源分布特征,煤变质特征及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新疆的煤层气资源赋存特征,对新疆主要煤田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潜力进行初步评价,新疆的煤层气基本属于少生中储型,虽然单位含气量较低,但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对集中,煤气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煤田地质勘探瓦斯测试资料和煤层气试井成果,分析了淮南煤田煤储层的解吸特征,探讨了煤的吸附时间与煤级及煤体结构的关系,综合确定了煤层气的可采潜势,初步估算了淮南煤田-1000m以浅的煤层气可采资源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煤田地质勘查和煤层气参数井资料,对焦作煤田恩村井田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井田内煤层气含量与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煤层割理发育程度、围岩气密性呈正相关,且明显受构造控制。以F5断层为界将井田分为北块段和南墙向斜主体块段两个富集区。初步预测井田内二1煤层气总资源量160亿m3,有较大开发潜力,由于该区煤层渗透率、储层温度较低,煤破裂压力与闭合压力差值小,不利于通过压裂产生有效延伸长度和导流能力的裂缝,建议设计施工水平井或多分支水平井,以增加煤层气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层气研究与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河东煤田是我国在煤层气开发上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含煤盆地之一。笔者从河东煤田煤层气的资源条件,储层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河东煤田煤层气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黄河北煤田煤层发育良好、分布广泛;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次之,壳质组少量;煤层主要为低压储层—常压储层;可采煤层中,太原组7煤和10煤的吸附能力较强;实测太原组7煤、10煤、13煤各煤层渗透率范围为0.12~6.35mD,渗透性比较好;煤岩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_o为0.70%~2.50%,主要为煤化作用成气;煤层具备一定的含气性,上煤组含气量峰值普遍较高,从5煤至10煤含气量呈现出"上下高,中间低"的趋势,下煤组含气量明显降低;煤层气绝大部分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微孔隙之中,游离气较少。通过多参数综合评价,优选出黄河北煤田有利区块为煤田南部的赵官区和长清区,属于低丰度的小型煤层气田。  相似文献   

9.
两淮煤田煤层含气性特征及甲烷富集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淮煤田是华东重要的煤炭基地,以其煤层层数多,煤类齐全,煤层气资源丰富而作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选区之一.本文以淮南潘集、张集和淮北宿南向斜等三个靶区为重点,在对两淮煤田煤层含气性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煤层甲烷资源量,探讨了煤层气的富集机制,为两淮煤层气勘探开发选区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矿井地质》1996,(2):39-41
两淮煤田是安徽省煤层气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在该区影响层掘开存的地质因素主要地质构造。本文根据大量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煤层气富集区的三种基本的构造类型,确定了影响两淮煤田煤层气开发前景的主要因素是煤层的渗透性,最后指出今后在两淮应重点加强对煤层储层物特征的研究,并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