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在系统研究冬小麦干旱NOAA/AVHRR遥感监测理论、模型、资料处理、指标及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干旱NOAA/AVHRR遥感监测模型,针对这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土壤质地和风速对遥感干旱监测的影响、用遥感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与模型、用单时相遥感资料反演土壤水分的方法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冬小麦干旱遥感监测应用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
用遥感植被供水指数监测贵州干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丽  周颖 《贵州气象》1998,22(6):17-21
应用NOAA气象卫星AVHRR通道1,2,4数据建立了植被供水系数(VSWI)监测贵州干旱遥感模型,确定了VSWI遥感图上干旱指标和干旱面积,并与地面干旱指数确定的旱情作了比较,建立了植被供水指数和地面干旱指数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干旱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干旱遥感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根据选取资料的不同,将国外进行干旱遥感监测的情况归纳为5类,分别介绍了主要方法及其进展。同时,对国内开展干旱遥感监测的情况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监测手段、监测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干旱遥感监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MODIS资料监测和预警干旱新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提高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的技术水平,在对常用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方法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热力学理论,提出了利用EOS/MODIS资料遥感监测农业干旱的新方法———能量指数模式。实际监测应用结果表明,能量指数模式更适合农作物土壤水分和干旱的监测,监测效果明显优于已经业务化的其它模式。农作物生长季节干旱的预警应当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的基础上,考虑未来预警期内的预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并且把这个预报降水量和最高气温定量转化为土壤水分订正值,按照当地的标准划分成干旱预警等级。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干旱遥感监测业务化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星敏  王钊  刘安麟 《气象》2005,31(12):73-76
经过多年研究,许多省份已开展了干旱遥感的监测与服务,根据在陕西省开展干旱遥感监测业务化时使用的方法及各方法的适用性及服务效果,提出了在干旱遥感监测业务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热惯量法遥感监测干旱时 ,需要 12h内昼夜两次晴空星下点资料 ,而这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易碰到。针对热惯量法存在的时效性问题 ,探讨了用单时相遥感资料监测干旱的方法。采用单时相遥感资料监测干旱的方法 ,可以取得和表观热惯量法相近的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干旱是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监测已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干旱的遥感监测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是针对全球干旱的监测并未与基于气象数据的全球干旱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结合。2007年以来,地球观测组织提倡实施全球干旱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以充分利用遥感的全球监测能力,而2008年发生的西方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干旱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2011年全球20国集团农业部长确认的地球观测组织全球农业监测计划再次给全球干旱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会。美国已经用MODIS数据监测全球干旱以及干旱造成的作物减产分布,中国的风云卫星也具有全球干旱监测的潜力,国际社会应该努力推动建立集成遥感监测的全球干旱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为决策者及时提供干旱信息,以便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干旱,减轻干旱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 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单时相极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干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惯量法遥感监测干旱时,需要12h内昼夜两次晴空星下点资料,而这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易碰到。针对热惯量法存在的时效性问题,探讨了用单时相遥感资料监测干旱的方法。采用单时相遥感资料监测干旱的方法,可以取得和表面热惯量法相近的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NOAA-AVHRR资料监测四川干旱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罗秀陵  薛勤  张长虹  云中龙 《气象》1996,22(5):35-38
重点阐述用AVHRR的CH4反演的下垫面温度监测四川中部旱情的方法,结果表明,遥感下垫面温度与干旱指数线性相关很好,其空间分布与地面旱情分布基本一致,用遥感下垫面温度结合地面气象,农气,灾情等实时资料可快速,实时监测大面积夏旱动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农业干旱的监测预测服务能力,减少农业干旱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干旱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和干旱产品的制作发布等环节进行梳理与完善,构建辽宁省农业干旱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对农业干旱的一体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监测和预测,实现了干旱产品的标准化、自动化制作和发布。该系统依托农业干旱监测技术、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农业干旱预报技术等手段,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存储、干旱信息的展示分析和干旱产品的制作发布等功能,并形成了省、市、县一体化干旱服务体系。最终实现对干旱的全方位监测、立体化服务模式,从而提高应对干旱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该系统的业务化应用提高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测的定量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了地面和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预测的业务能力。该系统构建的省市县一体化服务模式,形成了省级农业气象业务中心统一制作干旱产品,省、市、县3级同时开展精细化干旱指导服务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热条件下干旱实时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何永坤  王勇 《气象》2006,32(8):102-106
从干旱实时监测气象服务的需要出发,研究并提出了考虑近期降水、土壤底墒(前期降水)和气温三种要素,利用实时天气资料来计算干旱指数的方案,即重庆市干旱动态监测指数。该指数考虑了造成干旱的三个主要原因:降水持续偏少、日最高气温高、前期降水少。利用该指数,建立干旱实时监测业务系统,对2004年重庆市盛夏发生的干旱进行了逐日跟踪动态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影响了水循环与地区的水量平衡过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干旱的形成与演变条件。以标准化降水量与蒸散发量差值表征水分偏离正常程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为基础,从多时间尺度联合的视角建立联合干旱指数(JDI),并以广东韶关为例分析修正的新指数JDI在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综合了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特征信息的JDI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干旱的形成与演进过程。通过对干旱监测的评价以及与实际旱情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联合干旱指数JDI在实际干旱监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可作为未来干旱监测的新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广东省韶关地区干旱灾害缺乏有效动态监测的现状,提出利用日最高气温和降水等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开发了软件系统,以图形和表格等形式自动显示干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实现了气象干旱的逐日动态监测。实际业务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干旱灾害实现有效的逐日动态监测预警和评估,对提高干旱监测预警能力,做好干旱防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十五”期间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气侯学的进展。就遥感监测、西北干旱形成机制、西北地区年代际的气候变化、西北干旱新的强讯号、高原干旱气候生态作物适应性和西北干旱监测预测业务服务综合系统等方面所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和学术成就,作了系统的回顾;并对21世纪初干旱气侯学的主要科学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旱涝监测及其图形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旱涝监测及其图形分析系统在Windows平台上,应用Borland C和Foxpro等语言混合编写而成,采用下拉式和弹出式中文菜单提示,界面友好。系统软件结构合理,操作灵活方便。系统建立了逐旬降水量、气温、旱涝等级等历史资料数据库,实现了旱涝信息的统计、检索、列表显示和图形分析显示等功能,能实时、有效地监测旱涝气候灾害的发生、发展,为有关部门部署抗旱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将DVBS系统接收处理得到的NOAA/AVHRR卫星遥感资料,转入Erads软件,在Erads软件中对图像进行校正、拼接,通过建模运算实现干旱遥感监测的方法和监测流程。利用该方法对2006年7月下旬西北4(省)区的地面旱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利用该工作流程,选择合适的干旱遥感模型可以得到监测区域的旱情,旱情监测结果与地面20 cm土壤相对湿度监测的旱情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8.
水分盈亏指数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苏永秀  李政  吕厚荃 《气象科技》2008,36(5):592-595
从广西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干旱监测业务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综合考虑降雨量和同期作物需水量的基于作物水分盈亏原理的农业干旱监测模型,农业干旱监测等级指标,并用该指标分析了1961~2004年广西双季稻、甘蔗生育期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用自治区农业厅同期旱情资料对2004年广西春旱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验证.结果表明:水分盈亏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旱情,是一种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能运用于广西农业干旱监测业务,在每季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上得到的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区农业干旱检索查询及旱情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内蒙古地区农业干旱的特点和旱灾发生频繁的现状,以及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Visual Basic和Access等技术方法,编制了内蒙古农业干旱检索查询及旱情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历史上农区干旱信息、农区干旱指标和作物生长季(4~9月)的基本气象资料、干旱实时监测信息等数据库,实现了历史上农区干旱信息(干旱出现年份、发生季节、出现强度、出现区域、受损情况等)的综合检索查询和实时气象资料的自动采集,具有监测信息的统计、检索、旱情分析评估等功能,能实时有效地监测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并提供逐月旱情评估、任意时段旱情分析和不同年份旱情的比较分析,可为相关部门抗旱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20.
江淮流域旱涝灾害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根据气象卫星遥感、数值预报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研制开发了江淮流域干旱洪涝灾害的遥感监测方法,详细分析降水对旱涝演变趋势的影响并建立了模型;通过对数值预报产品动力释用技术方法研究,研制了中短期面雨量预报系统,将上述研究成果集成,最终形成江淮流域旱涝遥感监测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