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研制成功DZB-I型地震仪自动标定器,可对地震仪进行脉冲标定和对放大器—记录笔系统的幅频特性作分段标定。 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在地震仪正常运转过程中,只要输入一个指令或启动按钮即可完成脉冲标定和从4秒—0.02秒25种不同周期的分段标定。该机设有  相似文献   

2.
吕伟民 《华南地震》1989,9(2):79-83
本文根据可自动换档的ARA地震仪放大器在广州台原DD—1和DK—1型地震仪上的实际使用情况,客观地评价了该放大器的优点,同时亦指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DD—1型地震仪是目前我国各地震台站通用的仪器,其超低频放大部分采用了两对场效应管,但场效应管要求条件高且易损坏,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为使地震仪正常工作,便于维修,我们将该仪器的放大器改为集成电路,这不仅提高了输入阻抗,减小了零点漂移,而且降低了成本(每台约可节约1千元)、提高了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基准地震台上,目前主要使用三种类型地霞仪。它们是,直接放大地震仪(包括513型中强震仪,维谢尔特地震仪(SW)和大森式地震仪),电流计放大光记录地震仪(包括62型、64型、哈林(SH)、维开克(VGK)等短周期地震仪,基式(SK)和加维(GW)中长周期地震仪,763型长周期地震仪)和电子放大笔绘记录地震仪(包括 DD—1型微震仪和 DK—1中长周期地震仪)。这些仪器在过去的观测中积累了大量地震资料。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必须对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程度做出正确估计,为此,必须确知这些仪器的动力学特性。作者的工作是,根据上述十二种仪器分段标定结果,给出了它们的传递函数,并由传递函数分别导出了它们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时间特性的解析表达式,最后给出了计算结果和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和时间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5.
宋太成  李新武 《内陆地震》2000,14(4):374-376
引言标定地震仪放大倍数可以使用不同的地震仪自动标定仪器,如DZB-1型、CZ-1型等地震仪。计算地震仪动态放大倍数通常使用简化公式,这个简化公式是根据地震仪自动标定仪器的电压输出模式以及基本理论公式推导得出。从过去几年新疆地震局测震资料中可以看出,部分台站标定者对输入信号是否符合微分条件是模糊的,选择计算动态放大倍数的公式也不恰当,从而造成地震仪标定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文中根据地震仪标定的基本原理,结合不同的地震仪标定仪器,就如何推导计算地震仪动态放大倍数的简化公式进行了讨论。1 地震仪放大器的测定在标定地震仪…  相似文献   

6.
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和我国核爆信号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乌鲁木齐地震台位于北纬43°48′48.87″,东经87°42′17.48″的天山北麓,海拔高度为901.31m。台基岩性为三叠纪砂岩。该台设置的主要仪器有基式、62型、DD—1型、DK—1型和763型地震仪,仪器装置在4m深的地下室里,室内温差小于0.5℃,微震仪的放大倍数约为14万倍,中长周期仪为1千多倍,监测能力较强。能够清晰完整的记录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和我国核爆。  相似文献   

7.
地震参数计算与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震仪震级计算与数据传送程序,能够通过交互方式自动完成mb、mB、MS、7、MS等5个震级及其他相关地震参数的计算,能自动生成大震速报文件,直接连接PCU速报。不仅适用于数字仪,同时也可用于模拟仪器(如:DD—1,DK—1)。克服了SSB大震速报软件数据不易改动,容易出错,速度慢等不足之处,完善了SSDP软件参数计算功能,提高了数字测震台的效能和速报水平,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DZ型自动标定仪是根据目前普遍使用的分段标定方法研制出来的一种小型台站辅助设备。该仪器主要用于标定短周期或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系统的幅频特性、阻尼特性和道间感应。也可以用于校准同频段其它测震设备。它与使用分立式标定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幅值稳定、操作方便等优点。施加触发信号,便能自动输给地震仪14组等幅或微分双向变频信号。使用这种标定装置,不仅方便可靠,而且提高了标定精度和效率。该仪器由数字钟控制,可实现定时标定,便于随时检验地震仪特性。仪器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系统控制理论,分析了DD—1和DK—1地震仪开环系统的零极点分布,讨论了零极点分布对系统动态特性,包括对初动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与单位阶跃响应的关系,讨论了主导极点和偶极子对仪器过渡过程的影响。给出了DD—1和DK一1地震仪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函数表达式和响应曲线,并给出了评价系统动态特性的时域指标。提出了用调节时间t_s作为评价仪器记录初动质量的特性参数。讨论了初动分析过程中,仪器的初动特性对初至波记录的影响,并给出了这种影响的时间尺度。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实现脉冲标定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发现常熟地震台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脉冲监视标定记录波形振幅的变化,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监视标定器本身、对地震仪拾震器、放大器及记录笔头受温度影响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并对拾震器、放大器、记录笔头进行了温度试验等.此外还对使用自动标定器 DD-1仪器整机一次标定法标定,计算一年3次标定的仪器放大倍率与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并给出了具体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等.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在我国,对于远震的研究,多数采用基式(SK)仪的面波震级,並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震级起算函数。但是,对于64型仪器却没有相应的震级起算函数,而借用古登堡—里克特的体波震级的起算函数,因此有必要对该仪器的震级起算函数进行研究。河西堡台采用的仪器为64型地震仪。此仪器比较稳定,以1982—1983年为例,其N—S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省台站一般均配备DD—1地震仪、64型地震仪或65型地震仪.若在二、三百公里范围内发生4级以上地震或在台站附近发生3级以上有感地震时,这些短周期地震仪,由于放大倍数较高,都会出现体波出格(即限幅)的现象,如何计算限幅地震的震级,不少台站做了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763长周期地震仪台网已经形成,仪器的标定方法也基本上得到统一。为了使763台网系统的动态放大率趋于统一.便于资料交换,根据1987年7月大连会议的要求,我们集泉州台、太原台及其它兄弟台站的经验,设计了763仪在PC-1500计算机配接CE-150窄行打印机的标定计算程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震仪常数的计算,长期以来是台站的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使用 PC—1500计算机就可使繁杂的常数计算简单化。以我台基式地震仪为例,应用我们自编的程序,以人机对话形式给主机输入二十多个基本常数或测量数据(见下表)打印机就可自动打印出常数计算的全部结果,提高了计算精度,基本上避免了计算中的错误。该程序通过我台83年12月份基式仪常数实测检验,效果比较好。现对该程序的编制和使用作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改制后DD-1型地震仪放大器、稳频器、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简述了其主要技术指标,并给出了仪器的标定和试验结果.DD-1型短周期地震仪改制。是为了使仪器更好地适应地震预报与基础研究的观测需要而进行的。将改制后的仪器经室内测试标定和实际观测,并与沈阳地震基准台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改制后的DD-1型短周期地震仪主要技术指标与工作性能已达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改制后DD-1型地震仪放大器,稳频器,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简述了其主要技术指标,并给出了仪器标定和试验结果,DD-1型短周期地震仪改制,是为了使仪器更好地适应地震预报与基础研究的观测需要而进行的,将改制后的仪器经室内测试标定和实际观测,并与沈阳地震基准台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改制后的DD-1型短周期地震仪主要技术指标与工作性能已达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灵活、熟练地掌握DS—1型、64型、65型、维开克型拾震器在地震仪系统中的组配(?)用,在震情监测工作中有重要意义,常常能有效地解决因仪器意外故障而造成的测震断记问题.本文介绍的“D73”微震仪系统,便是一种组配运用的形式.组配后,如何通过调整仪器参数达到标定值,是仪器使用的前提,实验结果说明,该系统可作为常规观测手段运用.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地震参数计算与数据传输程序,能够通过交互方式自动完成mb、mB、MS7、MS、ML五个震级及其他相关地震参数的计算,自动生成大震速报文件,直接连接PCU速报。不仅适用于数字地震仪同时也可以用于模拟仪器(如DD—1,DK—1)解决了SSB大震速报软件数据不易改动、容易出错、速度慢等问题。同时也完善了SSDP软件参数计算功能,提高了数字测震台的效能和速报水平,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对六十年代生产的烟熏记录地震仪进行技术改造:保留烟熏记录,保留65摆(或DD—1摆)以ARA积分放大器代替线性放大器,以线性笔头代替积分记录笔,增配电子报警器及交直流自动切换电源,组成新的地震观测仪器系统。技术改造方案在广东地震台网实施、两年来仪器运行正常、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BY标定遥测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单片机控制的BY标定遥测仪。该仪器具有自动完成标定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系统的FSQ型浮子水管斜仪和工程测量中的静力水准遥测仪的格值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