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全自动气象观测站对共和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长、风速、气压等气候要素的收集分析,判断共和气象条件是否符合紫花苜蓿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共和县的气温条件符合紫花苜蓿生长对气温的要求。降水量未达到紫花苜蓿生长要求。共和县日照条件有明显优势,远远超过紫花苜蓿所需日照时长。风速、气压在适宜紫花苜蓿生长发育的合理范围之内。综上所述可以在共和县开展紫花苜蓿的引种试验,同时需要后期进一步实地观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红豆草、无芒雀麦、老芒麦四种人工牧草生长高度的变化与光、热、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置倍程度可达0.001,生长高度的动态变化符合“S”型曲线规律。产量的动态变化与光照、温度和降水量的关系比较密切,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石界 《干旱气象》2007,25(2):77-81
根据甘肃半干旱地区紫花苜蓿试验资料,用Logistic方程描述干物质增长规律,建立模型,分析其干物质变化特性,得出甘肃半干旱区紫花苜蓿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4.
1982~1999年中国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2~1999年AVHRR Pathfinder卫星遥感观测的植被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资料和中国730个气象台站的温度、降水观测资料,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LAI的季节、生长季和年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温度、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LAI和生长季平均LAI均是增加的。由于区域和季节气候的差异,LAI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和季节非均一性。从区域平均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年和生长季平均LAI都有增加趋势,并且在华南地区增加最快。因而,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华南地区可能是潜在的碳汇。在季节尺度上,各地区区域平均LAI基本上都是增加的,并且都在春季增加最快。温度变化是LAI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人类活动如农业活动、城市化等对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LAI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水稻生长模拟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89和1990年的田间试验资料,建立晚稻南粳34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模拟模式。着重考虑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长等生物学过程。光合受辐射、温度和叶面积等因素影响,呼吸包括生长呼吸、维持呼吸和光呼吸,生长以净光合产物的分配转移模拟,产量形成以净光合产物积累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禾荔”荔枝果实发育进程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宗琨  何燕  欧钊荣  丘泗杰  韦饶诒 《气象》2006,32(12):96-101
通过对同一果园荔枝连续三年的果实发育期物候资料及同期温度等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份荔枝果实发育期出现早晚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明显,其差异与发育期闷所经历的温度条件有关。花序前积寒量绝对值偏大的年份有利于促进荔枝花芽分化;荔枝进入花序至果肉出现期间,日生长温度偏高的年份果实发育进程加快,发育期间隔天数缩短,反之,日生长温度偏低年份,果实发育进程延缓,发育期间隔天数延长;果肉出现至可采成熟期的间隔天数相对稳定。统计结果还表明荔枝果实发育期间的日生长温度累积值比有效日生长温度累积值更能反映温度条件对荔枝果实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东天山6个相邻地点的云杉年轮序列求得该区域平均树木年轮年表(1665~1988年)。通过响应面函数的计算,发现树木生长对温度和降水有明显的非线性响应,表明用该年表序列重建单个温度要素存在一定片面性,利用森林干旱模式计算的树木生长期干旱数,含有温度、降水、土壤性质等诸因子,且与年轮生长明显相关。进而利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过去300年来干旱日数,与实际旱涝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作钧生长模式的过程中,精确预报作物的发育,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许多研究者曾经做过这方面的事(安德逊等,1978;安古斯等,1981,贝维克等,1988),研究者们已发现,生气温度是支配作物发育的主导因子,为着用空气温度预报作物的发育,生长度日(GDD)或一种类似的线性单位系统,被广泛采用(Madariga和lcnott,1951;Hoover豪沃,1955;基尔摩尔与罗杰斯,1958;豪蒂克与阿诺尔德,1965)。温度的适当选择是GDD或热量单位的任何其他模式运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吴凌云  余志豪 《气象科学》2001,21(3):291-298
利用改进后的大气环流谱模式(简称SF-AGCM)进行长时间积分,分别在青藏高原冬季感热、潜热减少,夏季感热、潜热增加和地形减半等三种情况下,求出其相应的我国温度情况,结果表明:夏季感热、潜热增加,相应次年我国冬季普遍温度程升高,冬季感热潜热减少,相应次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温度升高,我国中东部区温度降低,只有东部沿海的温度有少量增加,降低最多地区在黄河中游,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减半,冬季青藏高原地区温度增加,0℃线沿青藏高原穿过黄河和长江的中上游,我国的东部地区温度均降低,降低最大处是在渤海和黄海附近的地区;夏季我国普遍温度都降低,青藏高原的西部温度降低最为显著,此外,在淮河附近也有较大降温。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树木年轮对气候响应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树木年轮生长模型,从细胞尺度对华山松在不同时期的树木生长状况,包括早材和晚材的细胞大小等年轮结构变化进行了模拟。所建立的细胞大小年表对气候的响应函数结果,揭示出华山松的生长主要受生长季中4~7月份以及滞后一年降水的影响,而温度只是在生长季节开始的4月份起限制作用。利用气候资料对华山松的细胞大小及变化趋势的模拟结果表明,它与实测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地貌森林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森林中不同小生境的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进行了多次的观测和研究,得出喀斯特地貌森林中的土面、石面、石沟、石缝等因所处的环境不同,它们的生态小气候差异明显;土面、石沟的生态气候条件好,好、热、湿变化缓好,有利于林木生长,石面、石缝的辐射、温度变化剧烈,不利于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进行了秋眠级为2~4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在西海镇地区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种植当年的产量与播种时间关系密切,在早播情况下,鲜草产量可以达到7005~12600kg/hm^2;种植第二年的产量可以达到30945~64830kg/hm^2。供试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越冬。  相似文献   

13.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气候资料以及环流场数据,探讨了中南半岛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的联系。研究表明,降水是影响春季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与NDVI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温度、辐射与NDVI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前期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中南半岛附近海平面气压偏高、850 hPa风场辐散,上升运动偏弱,不利于云和降水形成,而有利于太阳辐射增加和温度升高,降水减小和温度升高均抑制春季中南半岛植被生长;反之,当前期冬季发生拉尼娜事件时,有利于中南半岛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14.
红萍是一种速生高产的水生绿肥。它具有繁殖快、产量高、肥效好等优点。实践证明,稻田养萍不仅能使当季水稻增产,而且还能改良土壤,增加地力。通过观察试验,我们对红萍生长繁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气温 温度的高低,对红萍的生育有直接影响。温度不但关系到红萍的繁殖速度、体型、颜色,还影响红  相似文献   

15.
天山中部昌吉地区树木年轮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计算和分析了天山中部昌吉地区6个云杉年表和该地区5个站生长季(5—9月)温度、降水的简单相关和多元相关。介绍了分析两组变量之间关系的典型相关方法、计算步骤、计算结果及其检验。指出干旱、半干旱的昌吉地区,树木轮宽指数(地点平均年表)与生长季温度为负相关,与降水正相关,而且该指数与降水的关系比与温度的关系更显著。后延一年的年轮指数与温度、降水的关系比年轮指数与温度、降水的同时相关显著得多。这为由树木年轮重建气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气候变化及其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日照市五莲县近30年来温度、水分、光照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及其对日照茶树生长的影响,发现日照市气候基本能满足茶树生长条件,为大力发展日照茶叶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已经研究了日本五个站的1979年1月到1993年4月期间臭氧总量与标准等压面高度、气温的相关系数。统计上已经证实,在Sapporo,Tateno和Nemuro等站5年期间冬季(1-3月),在Kagoshima和Haha等站的1980年9月到1981年8月期间,臭氧总量随着高度降低而增加,在250毫巴以上的高度,臭氧总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在300毫巴以下的高度,臭氧总量是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通常观测到在槽线周围,特别是在槽线西侧是臭氧总量高值区。此外,根据Sapporo站1971年到1983年期间1月份资料推测,月平均臭氧总量与10年平均值相比,这大的正距平值是与平流层里阿留申反气旋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地区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82 -2003年GIMMSNDVI遥感数据和气象资料, 综合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奇异值分解等方法, 分析我国黄淮海地区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整体气候变暖趋势比较明显, 干旱化尚不显著, 年平均植被NDVI表现为略微增加的趋势。在年尺度上, 温度是敏感性最强的气候因子, 全年温度、降水、相对湿度对植被NDVI动态变化具有正效应, 而蒸发量具有负效应; 在季尺度上, 温度、降水的敏感性最强。自然植被对降水的敏感性最强, 其次是温度; 农业植被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强, 其次是降水。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空间特征表现为, 植被主要生长季平均NDVI与温度距平场空间结构一致, 与蒸发量距平场反位相对应, 与降水量距平场呈北、南部正负相反分布, 与相对湿度距平场呈南、北向正负相反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0-2013年的气象资料和2003-2013年的牧草返青时间与枯黄时间以及产量分析了近些年气候因子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期出现时间以及平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生长发育受温度、降水、日照的影响较大,春季温度高可使牧草返青期提前;降水多的年份牧草生长期明显增加,黄枯期延后;秋季温度高也可使牧草黄枯期延后。牧草的产量主要受气温、降水、日照等因素的影响,随其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玉米的中后期生长分为稳期阶段和花粒期阶段,其中穗期阶段包括拔节、抽雄两个生育时期;花粒期阶段包括开花、吐丝、成熟3个生育时期。1玉米中后期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条件1.是玉米中后期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春玉米出苗后幼苗随温度上升而加快生长,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8℃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在23~25℃内温度愈高生长愈快。玉米抽雄稳、开花期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3~28℃之间,此时是玉米一生中要求温度较高的时期。但温度过高对玉米授粉和授精不利。当温度高于35C及空气湿度wt30%时,散粉后1~3小时内花粉即失去萌发能力;花丝亦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