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脆弱行业。因此,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一直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系统介绍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包括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试验、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等,指出当前在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对气候变化情景和预测模式不确定性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方法研究。此外,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研究等仍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影响富阳台风的气候特征,总结了影响台风的流场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台风具有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台风风雨灾害主要出现在8和9月;2)影响台风源地主要来自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关岛附近及以东洋面;3)影响台风路径主要有东路、西路和中路3类,影响次数按照西路、东路、中路依次递减,但影响程度却是依次递增;4)台风影响程度与登陆位置密切相关;5)影响台风的流场有副高东风流型、西风槽鞍形场流型、台风倒槽鞍形场流型、低压系统流型4类.  相似文献   

3.
通过影响飞行活动的雷暴天气形势特点分析、影响飞行活动的雷暴日变化分析、影响飞行活动的雷暴持续时间特征分析、影响飞行活动的雷暴雷达回波特点分析,归纳出4条结论。  相似文献   

4.
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是显著的、多方面的。各个领域和地区都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但以不利影响为主,未来的气候变暖将会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农业以及水资源等部门和沿海地区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应措施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应将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由于我国科学研究的相对不足和科学认识能力的局限,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应当加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研究、扩大研究领域、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研究,以降低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司琪  张强  奚小霞  乔梁 《大气科学》2019,43(6):1441-1450
夏季风影响过渡区是天气和气候的敏感区,随着全球和区域的变暖,该区域特殊的气候环境响应引起人们重点关注。以南昌、定西、乌鲁木齐作为夏季风影响区、夏季风影响过渡区以及非夏季风影响区的代表站,通过对比中国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和其他地区50年来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风速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各气象因子单独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发现在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化均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而在其他地区,只有温度变化会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其他各因子的变化均会造成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贡献度更直观的反映各气象因子对不同地区蒸发皿蒸发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48.93%。风速变化对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1.54%。降水变化对非夏季风影响区蒸发皿蒸发变率的贡献最大,贡献度为58.57%。此外,低云量的变化对夏季风影响过渡区、夏季风影响区和非夏季风影响区的贡献均达到20%以上。因此,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皿蒸发的最主要的因子是不同的,但低云量对任何地区蒸发皿蒸发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对2000年以来5个在粤东登陆的、对厦门有较大影响以上的台风,并按类型、路径、生成区域、影响程度等进行分析,找出了冷空气及西南季风对影响厦门的台风所带来的风雨影响特征,以期对台风业务预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利津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利津县十多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农民认可、社会支持是开展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基础;政府支持、领导得力、资金到位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业、指挥人员稳定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并指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50年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1951~2007年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频数、强度以及初旋、终旋影响日期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年频数、最大强度、强度超过32.7m·s-1的热带气旋频数均呈减少(减弱)趋势,且年际、年代际变化明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为热带气旋影响偏多、偏强期,80年代以后为偏少、偏弱期.初旋影响日期呈偏晚趋势,终旋影响日期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6—2018年广州市394个自动站实况监测数据和粤港澳闪电定位数据,确定广州市短时强降水、大风和雷电3类强对流事件的识别方法,并选取表征强对流过程强度、范围、持续时间的影响评估单项指标;参考相关系数法并结合广州实际确定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并计算每一个强对流过程的短时强降水影响指数、大风影响指数、雷电影响指数以及风雨雷综合影响指数;再利用百分位法确定广州市强对流过程综合影响程度等级划分标准,最终构建广州市强对流过程综合影响的定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可实现分级分类评判广州市强对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气象局2008年调查数据,运用二分Logistic回归、最优尺度回归和判定树CRT模型分析了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体因素中年龄与文化程度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包括是否支付与支付多少)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因素只对支付多少有显著影响,对是否支付没有显著影响;收入因素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关注程度、天气预报准确性、天气预报及时性、气象服务总体满意度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数额多少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很小;个体因素与收入因素对公众气象服务支付意愿影响程度较高,而心理因素影响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部署,通过现场座谈、信函采访、电话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体系、法规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科研体系、安全体系、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贵州、重庆、宁夏、甘肃、云南、福建6个省(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调研,总结了外省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同时对比分析了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的短板和优势,提出推进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大风预报水平,对造成阿图什地区1980─1989年3—5月中96次大风天气个例,进行了500hPa、700hPa、地面影响系统的普查,并以500hPa影响系统为基准,从不同角度,对应分析了500hPa、700hPa、地面影响系统之间的关系。得出,500hPa和700hPa出现最多和次多的影响系统均为南支槽、巴尔喀什湖槽;地面影响系统最多为哈萨克丘陵地区高压,次多为中亚地区高压、乌拉尔山高压。不同的大风天气个例,在各层出现的影响系统也不尽相同;在同一次大风天气过程中,50OhPa和700hPa的影响系统也不是完全相同,即使在500hPa或者700hPa的影响系统类型相同,对应于地面的影响系统类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各层影响系统多以东移为主,移速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且影响系统以深厚系统居多。  相似文献   

13.
热带气旋致灾因子综合影响强度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整理了1949—2008年311例热带气旋影响浙江时各气象站的风雨资料、海洋观测站风暴潮资料、灾情资料等,用典型相关分析、历史灾情反演等方法建立了反映热带气旋致灾因子(风、雨、风暴潮)综合影响强度和影响范围的评估模型与等级指标。研究结果将浙江热带气旋致灾因子综合影响强度分为5级,1级最强。根据评估模型与指标对311个热带气旋进行了等级评价,并分析了各等级影响强度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5级影响热带气旋都有可能给浙江省带来损失,特重灾情一般由1级影响热带气旋造成,2级影响热带气旋带来的灾情也很严重,年均1.1个热带气旋的综合强度在3级以上,有可能带来较严重灾情;全省各地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强度自东而西递减,其中1级(特强)影响区域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7—2020年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停播资料,统计分析高影响天气特征及停播事件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易造成广播电视台站停播事件的主要高影响天气包括大风、沙尘、积雪、极寒、降水和雷暴,其中雷暴造成的停播次数最多,大风造成的停播时间最长;停播事件主要发生在中东部地区,其中锡林郭勒盟发生停播次数最多、停播时间最长;内蒙古中部偏东和东部偏南地区停播主要由大风、沙尘和降水高影响天气影响造成,积雪和极寒天气影响中部偏东及以东地区,雷暴天气则对全区大部地区有影响;灾害性天气或一般性影响天气均可能会对发射台站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短期内高频次叠加或瞬时大风、持续时间长的小量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以及伴随雷电活动天气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天线、线路等设备的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象和相关农业资料,分析了2009年入冬以来南阳市低温冷害对小麦、油菜、蔬菜以及设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低温冷害发生早、持续长、范围大,对农业影响有利也有弊,其中对小麦影响利大于弊,对油菜影响弊大于利,蔬菜则受灾严重.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12月)广西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地区出现严重冬春连旱和秋旱,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另外,霜(冰)冻、低温阴雨、强对流天气、高温天气、寒露风、寒潮等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04年没有热带气旋影响广西。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对水电的影响属偏差年景,对交通运输、盐业的影响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17.
气溶胶对陆生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生植物生长过程受太阳辐射、热量、水分、土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气溶胶粒子通过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和吸收,并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改变云的物理特性及生命期对上述环境因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气溶胶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溶胶覆盖植物叶片,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及对阳光的利用率等;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溶胶可降低入射太阳辐射量并降低光合作用及净初级生产力,但同时又会增加散射辐射量,增加植物可利用光合有效辐射,产生相互矛盾的结果;气溶胶还通过影响降水和气温,进一步影响植物对光、水、热的利用等方面。气溶胶对植物的生长影响以间接影响为主,直接影响较少。其次,各种大气气溶胶对植物的伤害作用超过大气气溶胶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在人为气溶胶中,硫酸盐、黑碳及粉尘对植物生长以抑制作用为主,而氮化物中氮沉降既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含氮气溶胶形成的酸雨及光化学烟雾又会抑制植物生长。自然气溶胶中,火山气溶胶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差异较大,沙尘总体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而生物气溶胶及宇宙尘埃的影响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天山山区1961-2013年60个气象站点实测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积雪深度等气候资料,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全面精确地获取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积雪的通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山区气候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整体增暖、局部变湿与黯化;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山区固态降水(降雪)保证率明显降低,尤其是低海拔区域。各气象要素对积雪不仅存在直接的单因素影响而且各气象要素之间还存在间接的相互交叉、相互联结的多因素影响。单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对积雪深度的3条直接影响通径;多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通过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积雪深度产生的6条间接影响通径。最终结果表明气温是积雪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远远大于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CO2和O3浓度倍增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中利用自行设计的OTC - 1型开顶式气室进行了 9a的田间试验 ,取得了一批质量可靠的试验数据 ,分析了CO2 浓度倍增对大豆、冬小麦、棉花、玉米、春小麦和谷子的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CO2 浓度倍增对上述 6种作物的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均是正效应 ,对冬小麦、棉花和谷子品质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 ,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可能是不利的 ,对大豆的影响不大 ;分析了O3 浓度倍增对冬小麦、水稻、油菜和菠菜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O3 浓度倍增对上述 4种作物生物量的影响均是负效应 ,对冬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影响是负效应 ,但是冬小麦和水稻籽粒中粗蛋白和 17种氨基酸含量都有所增加 ;分析了CO2 和O3 浓度复合倍增对大豆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是生物量和产量呈增加趋势 ,说明了CO2 的正效应大于O3 的负效应。采用作物模型数值模拟方法 ,分析了CO2 和O3 浓度倍增对冬小麦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云中粒子谱形状因子变化对云及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陶玥  洪延超 《气象学报》2007,65(2):221-230
鉴于目前云数值模式和中尺度数值模式中云和降水过程大多用体积水参数化的方式描述,而不同模式所用的粒子谱不同或粒子谱的参数不同,用这些模式模拟研究云和降水的物理过程、降水形成机制、催化防雹和催化增雨机理以及预报降水等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粒子谱或谱参数不同对研究结果有何影响?因此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三维冰雹云催化数值模式,做雹云中粒子谱参数变化的数值试验,分析了冰雹云中雨滴谱、冰晶谱、霰谱的形状参数对降雨降雹、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滴谱形状参数变化,对降雨形成机制基本没有影响,对与雨滴有关的物理过程有直接影响。霰谱对地面降雹量、降雹强度、雨强的影响较大,对降雨量影响较小;对冰晶、霰以及冰雹的质量和数量产生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云中的所有微物理过程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有些过程影响最为显著,它不但影响粒子的产生过程,也影响粒子的增长过程。冰晶谱对降水量的影响较小,但对各种粒子的某些形成或增长过程影响较大,有的很大。此外,冰晶谱型的变化,对不同地区云或不同个体云降水的影响程度不同,反映了滴谱谱型对云和降水影响的复杂性。利用这些研究结果,讨论了云模式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