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建成 《气象》2000,26(8):57-57
1999年《气象》第 8期在台站园地栏内刊登了“关于一个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的讨论”,该文大意是 :“某基准站因 EN型风仪发生故障 ,造成 1 8、 1 9、 2 0时定时和自记记录缺测。在对该日定时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时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内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法”。我阅读后认为关于 2 4小时定时风速缺测的处理在《规范》中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供广大测报工作者参考。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按《规范》规定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按记录缺测的次数(天数 )分别处理。《规范》中此方法虽然没有针对 2 4小时…  相似文献   

2.
王政 《气象》1991,17(12):1-1
气象观测是一记实性的工作。《规范》第五章天气现象篇的总概要中提到:“台站应观测记录视区内出现的§5.1所列的现象”。并在§5.2的第2条中强调“随时观测记录值班时间内所出现的全部天气现象”。这一系列规定十分明确,只要能观测  相似文献   

3.
极轨气象卫星局部数据集的精地标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礼铮  白光弼 《气象》1992,18(11):44-46
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极轨气象卫星微机资料处理系统对AVHRR/HRPT资料进行处理,可生成(512×512)和(401×401)两种局部数据集。该文着重介绍对这两种局部数据集进行精地标导航的原理与方法,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4.
新规范”第十八章,不正常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台站普遍反映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和记忆。我们感到学习这一章时,头脑要冷静,注意规范叙述的条理和理解其规定的原因,学习后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整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现将我们的学习笔记和体会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雨量自记仪的质量不太稳定,加之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够,常造成记录缺测。对一些常见的不正常或不完整记录处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技术问题解答已有较明确的处理方法。但实际工作中,有时还会遇到某些特殊的不正常记录,其处理方法在《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中不太明确;又因雨量自记仪是用于连续记录降水动态分布状况的,对其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有别于其它自记记录,显得更烦琐和棘手。笔者现列出几例,本着“以尽量使资料序列保持完整,统计结果符合实际”的原则,与同行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法。1因降水自记笔尖阻力过大或…  相似文献   

6.
曹智玲 《贵州气象》2002,26(1):42-4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测报观测记录的技术规定作了说明 ,但在实际地面测报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笔者根据《规范》中的特殊、非正常和有疑问的记录的处理和不完整记录的统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类 ,供同行参考。1 什么情况记“0 0”或“0”1 1 特殊情况时①山地台站云云底低于测站 ,而云顶高于测站的 ,应在观测薄记要栏记“ <=0”。②挑选日最小相对湿度时经订正后 <0时记“0”。③湿度很小 ,常用表查不到而公式计算得负值时 ,水汽压记“0 0” ,相对湿度记“0”。④日照全天缺测 ,但当日全天是阴雨天气 ,日合计记“0 0”。⑤因降…  相似文献   

7.
降尺度方法中初始资料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GCM模式预测结果获取区域尺度特征的气候变化的统计方法被称为 Downscaling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区域气候尺度的预报量与 GCM模式输出或大尺度地面观测资料建立统计模式。在建立模式之初 ,研究各种尺度资料的匹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不同的站点数量、区域网格分辨率和差值影响半径的条件下 ,对资料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作了分析探讨。结果说明 :一个大尺度网格箱内用 2 0个站点资料代替 4 0个站点的资料是可行的 ,并且确定了最佳插值方案 :当次网格分辨率取 1°× 1°时 ,插值影响半径应取 1;当次网格分辨率取 0 .5°× 0 .5°时 ,插值影响半径应取为 2。本文还对温度场、降水场及其对应的 EOF场进行了比较试验 ;并做了温度场、降水场与同步海平面气压场 (SL P)的单点线性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8.
《气象》1979,5(12):38-40
两次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一(6一26) 天气·热带对流层上部切变线与低空赤道西风的关系“~”(6一29)北半球1。。毫巴环流分型及其与新疆大型台风中心的垂直倾向与台风近期移向的统计关系“·(6一32) 过程的关系”·“·“·”·”·“·“·“·“·“··““···“·“一(1一l)结合环流分型作台风登陆地段预报·“”·“···“··““·(6一33)气象卫星vTPR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试用·一(1一6)能量突增与六月份暴雨··...”·“·”·“·“·“·”····”“·(6一40)用能皿和动力因…  相似文献   

9.
金塔绿洲湍流资料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2005年绿洲、 戈壁点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三种坐标旋转方案对摩擦速度、 感热、 潜热以及非定常性检验与湍流积分统计性检验的影响, 对两种非定常检验方法进行了比较, 并对通量资料进行了总体的质量控制和分级。结果表明: 三种坐标旋转方案对摩擦速度、 感热、 潜热通量以及非定常性检验与湍流积分统计性检验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与坐标旋转方案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种非定常性检验方法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 这种不一致性的产生不仅与两种NS检验方法有关, 也可能与湍流测定成分随时间、 天气条件或测定点相对于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与观测仪器本身有关。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的变化基本满足“1/3次方规律”或“-1/3次方规律”, 但坐标旋转方案不同, 归一化标准差与稳定度的拟合关系不同, 其差异在于三种坐标旋转方案对平均垂直速度的处理方法以及平均水平风的选择上。整体分级后各级资料所占百分比要明显低于任一个单独检验的各级资料所占百分比, 非理想的观测值多出现在夜间以及日出日落前后。  相似文献   

10.
地面最高温度有时高于、有时低于地面温度,其主要原因是仪器安装不当。《规范》§13.1(二)规定:“必须经常注意地面三支温度表感应部分的安置状态,切实做到一半埋入土中(球部与土壤须  相似文献   

11.
台风低压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淇、卫河流域“82·8”、“96·8”两场台风低压暴雨的物理量资料合成分析,揭示了该流域致洪暴雨天气的形势场、水汽场、动力场的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以及NCEP1°×1°资料,对2013年1月20—21日和2月3日两次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雪过程的关键系统不同,“3日过程”的关键系统是低空急流,“20日过程”的关键系统是低层切变线和气旋性涡旋;“3日过程”强风速梯度区位于鲁中地区,“20日过程”较强的风速梯度区出现在鲁东南沿海,分别对应两次过程的强降水中心;两次过程比湿条件基本相同;“3日过程”上升速度和水汽辐合强度均比“20日过程”明显。  相似文献   

13.
位于城市环境的气象台站,如杭州市气象台,由于种种原因,大气透明度较差,以致使能见度经常小于10.0千米。此时,值班员为记何种天气现象而伤脑筋。现就轻雾、烟幕、霾、扬沙、浮尘等现象的判别问题,谈一点浅见,供讨论。轻雾(=)与烟幕(?):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五章§5.1天气现象的特征中指出:轻雾——“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烟幕——“大量的烟存在空气中”“城市、工矿区上空的烟幕呈黑色、灰色或褐色,浓时可以闻到烟味。”轻雾为气层稳定,空气较潮湿;烟幕为气团稳定,有逆温时利于形成。“大致出现时  相似文献   

14.
利用深圳气象台1953--2005年的雨量资料,对洪涝的两种统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引出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任意连续10d/20d雨量统计洪涝的方法”。通过检验,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依据1981~1995年全省气象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资料,使用三种长期趋势统计预测方法,客观、定量地分析了未来的投资水平.结果表明,在排除投资波动大和偶然因素,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九·五”期间的投资规模应在1600~2000万元之间(不包括9210工程投资)。这一分析仅供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NCEP/NCAR的25°×25°格点再分析资料以及南宁站气温、露点、能见度、气压等常规观测资料与河池、北海站探空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典型个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05—2013年广西“回南天”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特征。结果发现:①不同影响程度“回南天”发生前均受到较长时间的冷空气影响;②“回南天”发生时,地面有暖低压或倒槽发展,中高纬度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南下,850 hPa和925 hPa上南风强盛,锋区逆温接近近地层,温度骤升,气压剧降,湿度加大,当日14:00露点温度高于当日最低气温;③“回南天”结束方式有两种: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④“回南天”预报依据:如果广西冬春季在较长时间的冷空气影响之后,925 hPa温度和湿度突增,同时预测到未来1~2天,14:00露点温度将高于当天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0年8月12~13日(简称“8·12”过程)和2012年8月16~17日(简称“8·16”过程)青藏高原东坡发生的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两次暖区强降水发生发展的天气学异同条件。结果表明:两次暖区强降水发生前及过程中均受副高的影响,地面有热低压发展和维持,利于能量的积累、不稳定层结和非绝热加热形成,进而引起上升运动;过程期间低层均有垂直于青藏高原东坡的偏东南气流的建立与增强,地形强迫上升运动和低层暖平流引起的上升运动增大和维持。主要差异在于,“8·16”过程中台风“启德”外围的偏东南风持续时间更长,影响区域更偏北,其降水持续时间更长,累计雨量更大。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显示,低层垂直于青藏高原东坡地形的偏东南气流的建立、增强、持续及减弱在此类暖区强降水发生、发展及消亡过程起中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 ERA-Interim逐小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4月16日、5月6日通辽市两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概况、气候背景、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单站地面气象要素、高低空急流配置、垂直速度、大气稳定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前期均具有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高低空斜压锋区、地面冷高压和蒙古气旋是发生大风沙尘过程的环流形势;两次过程高低空急流配置有所不同,“4·16”过程高、低空为西风和西北风急流,“5·6”过程高、低空为一致西南风急流,且低空急流位置较“4·16”过程偏北,故造成“5·6”过程沙尘暴更强,地面气象要素变化也更为剧烈;垂直速度对两次沙尘暴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两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均存在锋区后冷空气较强且下沉气流区随高度向西北倾斜;两次过程大气层结均呈现弱不稳定或中性,但“5·6”过程基础气温和能量较“4·16”更高,也是造成大风沙尘强度较“4·16”过程更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近年来,许多热带气旋具有运动异常的性质,从而暴露了纯统计系统所固有的弱点,并促进了动力和统计—动力模式的发展。因此,Miller(1972)等用一种七层模式进行试验,而Neumann和Lawrence(1973)介绍了一种统计—动力模式,即NHC73,它采用美国气象中心的原始方程模式的输出作为统计预报系统的输入。1973年和1974年飓风季节,用NHC73的两种方案在业务预报中作了试验。本文评论了NHC73的发展,介绍了两年中的试验结果,以及提出了将统计、动力概念用于热带气旋预报的发展途径。二、数值预报资料的统计应用 Klein和 Glahn(1974)介绍了两种已成功地将数值预报资料引入统计预报结构的方法。其一是所谓“完全预报”法,另一种称模式输出统计法,简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自动气象站1 h间隔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1°×1°,6 h)和ERA5再分析资料(0.25°×0.25°,1 h),针对1999—2013年山东省12例江淮气旋降雪过程,总结了降水形态类型及时空分布、相态转换等特征并讨论了降水相态“逆转”现象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江淮气旋降雪过程的降水形态种类多样,可出现雨、雪、雨夹雪、冰雹、冰粒、霰、米雪和雨凇,降水相态转换过程中,除了雨夹雪,冰粒也是一种过渡形态;2)冰雹、冰粒、霰、米雪和雨凇5种特殊降水形态最易出现在2月和3月,“雷打雪”现象亦多发于2月和3月;3)鲁东南和半岛南部地区以降雨为主,鲁西北地区多出现降雪,雷暴集中出现在鲁中的中西部和鲁南地区,尤其是鲁东南地区;4)江淮气旋降雪过程相态转换的基本形式为雨转雪,以有无明显雨雪分界线为依据,可分为“典型雨转雪”和“无明显雨雪转换”两类,二者的影响系统特点显著不同;5)范围较大的相态逆转现象易发区域在地面雨雪分界线附近,位于地面倒槽后部,走向与地面倒槽槽线走向一致。气旋生成前低层暖温度平流增强引起低层增温以及气温日变化导致的中午前后近地层浅薄增温均可引起相态逆转,上述两个因素均与地面倒槽的发展态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