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重新认识宿松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对原宿松群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剖基础上,将其解体为浦河片麻岩套与宿松岩群。重新厘定了宿松岩群自下而上,由甘田拗岩组(新建)、柳坪岩组、大新屋岩组、梓树坞岩组(新建)所组成的构造地层序列。分析了宿松岩群在南部与原大别群非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北部为过渡关系。从孢粉组合,地层序列等方面进一步论证了宿松岩群属震旦系。为重新认识大别山变质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及高压带形成折返机制提供了新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原宿松群的深入研究 ,将其解体为蒲河片麻岩套与宿松岩群。宿松岩群与大别群在南部经历了先侵入 ,后韧性剪切变形 ,再构造破碎的复杂过程 ,并非不整合接触 ;在北部为过渡或构造叠置关系。重新厘定宿松岩群的构造地层序列自下而上由甘田坳岩组 (新建 ) ,柳坪岩组、大新屋岩组、梓树坞岩组 (新建 )所组成 ,并从地层序列、微古组合、地质年代等方面论证了宿松岩群属新元古代 ,为重新认识大别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鲁东前寒武纪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厘定后的鲁东前寒武纪地层分区以王台-五莲为界,分为胶北地层小区和胶南地层小区。胶北地层小区层(岩)序为:晚太古代胶东岩群、早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芝罘群,震旦纪蓬莱群。胶南地层小区层(岩)序为:晚太古代大山沟岩组,早元古代胶南岩群,震旦系朋河石组。对原胶南群作了重新厘定:原甄家沟组因其岩石属变形变质的二长花岗岩而被废弃;大山沟组绝大部分为变形变质二长花岗岩体,而仅将原划大山沟组一段的部分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厘定为大山沟岩组,隶属晚太古代;原划邱官庄组底部变质含砾砂岩新建为朋河石组;邱官庄岩组和于家岭岩组合称为新义的胶南岩群,荆山群与粉子山群和胶南岩群可能属同时异相沉积变质产物。五莲群与粉子山群为同物异名因而废弃。  相似文献   

4.
辽东古裂谷西段辽河岩群地层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成文  王天武 《世界地质》1996,15(2):8-15,34
在讨论了辽河岩群变质、变形、剩余沉积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变质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及采用岩群、岩组、岩段等单位名称系统。提出辽河群1个岩群、3个亚岩群、9个岩组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两个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在大青山—乌拉山及其邻区重建了早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将新建的美岱召岩群列入古元古代。对区内高级变质岩石地层进行重组,在麻粒岩系中划分了2个岩组,归并为桑干岩群,将乌拉山岩群划分为上、下两个亚岩群,下亚岩群片麻岩系,上亚岩群相当于集宁群,可称孔兹岩系。提出本区高级变质区的主期构造是穹形构造与穹间褶皱群构造组合样式(简称“穹—褶”构造),确立了大型顺层滑脱构造系统是决定高级变质岩石地层空间分布、组成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研究高级变质岩石地层系统建立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6.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粤西云开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地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因此建议新建云开岩群。依据叠覆关系,又将其划分为新垌岩组、帅堂岩组、山美岩组、清垌岩组4岩组。各岩组间以顺层韧性变形带为界面,空间分布主要受第一期北西向褶皱控制。云开岩群适用于整个粤西云开地区,前人所建立的“云开群”及“高州岩群”实为同一套岩层,即云开岩群。  相似文献   

7.
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造山带南缘构造地层概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造山带南缘,有三套较典型的构造地层单位,即前震旦纪念青唐古夺群、白垩纪桑日岩群和日喀则群。它们分别为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念青唐古拉岩群)、岩石地层单位(日喀则群)和构造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单位(桑日岩群),可统称为构造地层单位,桑日岩群具有从非史密斯型向史密斯型地层过渡的特征,其形成与构造--火山混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 要  运用构造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详细解剖了安徽省境内宿松群与大别群在几个重要地 段(猪婆寨、梓树坞、杨岩、大新屋和柳坪)接触关系的性质‚提出宿松群南西部的大别群主 要是变形变质侵入体‚与宿松群为先侵入、后构造的接触关系。在宿松群大新屋组厚层白云 质大理岩之上发现多层透镜状层间砂砾岩层‚沉积和构造标志均显示其层位在大新屋组之上 (新建为梓树坞组)‚对原来认为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底砾岩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粤西云开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地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因此建议新建云开岩群。依据叠覆关系,又将其划分为新垌岩组、帅堂岩组、山美岩组、清垌岩组4个岩组。各岩组间以顺层韧性剪切变形带为界面,空间分布主要受第一期北西向褶皱控制。云开岩群适用于整个粤西云开地区,前人所建立的"云开群"及"高州岩群"实为同一套岩层,即云开岩群。  相似文献   

10.
在对肉切村岩群的岩石组合、变质特点以及区域综合对比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中锆石U-Pb法年龄值686Ma、黑云母斜长变粒岩全岩Rb-Sr法年龄值796±103Ma,认为其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时代属震旦纪;前人划分的震旦—寒武系肉切村群,实际上是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聂拉木地区并未出露寒武纪地层。将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为聂拉木岩群和肉切村岩群,并将聂拉木岩群划分为友谊桥岩组、曲乡岩组、康山桥混合岩和江东岩组4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将肉切村岩群划分为扎西宗混合岩和塔吉岭岩组两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主要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1996年以来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古太古代陈台沟表壳岩的发现 ;2 )五台群时代研究的新进展 ;3)阜平群、涑水杂岩和达肯大坂岩群的解体和重组 ;4 )根据新的年龄数据 ,叠布斯格岩群、双山子岩群、界河口岩群、吕梁岩群、熊耳群、龙首山岩群和宿松群的时代进一步得到了肯定或做了重要的修正 ;5 )美岱召岩群、官都岩群、寻乌岩群、连云山岩群和苍溪群等古元古代地层单位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郯庐断裂带南段并无巨大平移—来自安徽境内的证据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汤加富  许卫 《地质论评》2002,48(5):449-456
本文根据新近1:5万地质填图和构造调查所获资料,依据郯庐断裂带两侧标志地质体(西冷岩组火山岩,宿松岩群和肥东岩群中磷矿层,大别岩群和阚集岩群)的构造型式和错位情况,拉伸线理的性质和动向,以及郯庐断裂带两侧的次级断裂带特征等,都不能判定郯庐断裂带存在巨大左行平移,故认为大别-苏鲁造山带呈弧形展布,基本代表了原始构造方位,郯庐断裂带是多期构造变动形成的负向构造带,综合造就的一种假位错效应。  相似文献   

13.
敦煌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研究,解体了沿用近60年的敦煌群。敦煌群是经受多期次构造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和重建的复杂地质体组合,可以分解成灰色长英质片麻岩、变质表壳岩和中浅变质侵入岩。依岩石学、岩石化学、副矿物等特征研究,灰色长英质片麻岩原岩是经中、深变质的侵入岩。变质表壳岩是构造无序岩层。依据构造—岩石地层法准则重新厘定了敦煌岩群,并新建大坝岩组。敦煌岩群划归晚太古代—早元古代;而大坝岩组划归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可见有太古宙变质表壳岩系、古元古代中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吉南新元古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的盖层沉积岩系和吉北造山带新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系4种类型.其中太古宙地层龙岗陆块具有多陆块拼贴的特点,可划分为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杨家店岩组)、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老牛沟岩组)、板石沟岩群、南岗岩群(鸡南岩组、官地岩组)、清原岩群.分别代表白山镇地块、夹皮沟镇地块、板石沟地块、和龙地块和清原地块的变质表壳岩系,其中除龙岗岩群可能为中太古代外,其余地质体的时代均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层有集安岩群、光华岩群和老岭岩群,前两者为古元古代早期裂谷环境沉积,分别可进一步划分为蚂蚁河岩组、荒岔沟岩组、大东岔岩组、双庙岩组和同心岩组,沉积时限为2 300~2 100Ma;后者为古元古代晚期内克拉通凹陷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林家沟岩组/达台山岩组、珍珠门岩组、花山岩组、临江岩组和大栗子岩组,沉积时限为1 900~1 800Ma.吉南新元古代地层的岩石地层学属性基本清楚,按新元古代三分的观点,其中细河群及其以下地层时代为青白口纪.浑江群时代为震旦纪,吉南地区缺失南华系.吉林省北部造山带中沿色洛河-海沟-青龙村-江域一线的元古宙地层事实上为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岩片堆叠体,属于构造地层学范畴;具有层状地层特征的仅有敦化地区的塔东岩群、蛟河地区的新兴岩组、九台地区的机房沟岩群、辽源地区的西保安岩组以及安图地区的万宝岩组,时代可暂置于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5.
在概要地讨论了辽河岩群基本地层学特征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变质岩石地层的概念,其含义为经强烈构造变形的中浅变质沉积(含火山沉积)岩系构成的岩石地层单位的一种类型。构造变质岩石地层单位是强变形、中浅变质沉积岩区1∶5万填图的基本填图单位。建议采用岩群、岩组、岩段等地层单位命名系统,强调了变形、变质、沉积综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陕西地勘局组成的验收组,于1999年《月20日至26日,对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承担的秧田坝、陈家坝幅1:5万区调联测,进行了野外资料验收。秧田坝幅获得优秀级,陈家坝幅获得优良级。主要成果和新进展有:1、对区内各变质(岩)层,在系统分析对比基础上,厘定或建立了晚太古代佛坪岩群、中元古代长角坝岩群(低庄沟岩组、黑龙滩岩组、梁家眨岩组、碗牛坝岩组、阳河岩组和沙坝岩组),古生代余家庄黑云石英片岩和土地岭糜棱岩化大理岩等2个群级,9个组级构造一岩石或构造一地层单位。2、在长角坝岩群变形侵入花岗岩脉中,取得钻石U-Ph…  相似文献   

17.
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地层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从1990年开始,在研究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群年代构造格架过程中,采用“构造-地(岩)层-事件法”和变质岩构造解析的方法,对阴山地区前寒琥系重新进行了厘定,采用单颗粒锆石U-Pb,Sm-Nd等时线同位素测年方法对各岩群进行了测定,初步建立了阴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群的年代构造格架,将阴山地区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划分为;中太古代兴和岩群,晚太古代集宁群/乌拉山岩群,色尔腾山群,古元古代层侵纪  相似文献   

18.
以宏观岩石学为基础,结合侵入岩事件、高精度同位素测年、变质变形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通化地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重新进行划分和厘定,并赋予新的含义。研究结果表明:通化地区出露的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岩石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光华岩群、集安岩群和老岭群,光华岩群与集安岩群呈整合接触关系,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球动力学机制下裂谷构造环境的产物,老岭群角度不整合覆盖于集安岩群之上。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显示,光华岩群双庙岩组变质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 120±10)Ma。  相似文献   

19.
两广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由青白口纪-蓟县纪的云开群和长城纪的高州岩群组成,其中高州岩群新建黄岭岩组、莞塘组和新安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区域上,高州岩群与桂东南的四堡群、海南的抱板群相当;云开群的沙湾坪组与丹洲群和石碌群相当;而处于裂谷盆地中心的云开地区在蓟县纪沉积了罗罅组、丰垌口组及兰坑组。  相似文献   

20.
云开地区前震旦纪地层由青白口纪-蓟县纪的云开群和长城纪的高州岩群组成,其中高州岩群新建黄岭岩组、莞塘组和新安组3个岩石地层单位。区域上,高州岩群与桂东南的四堡群、海南的抱板群相当;云开群的沙湾坪组与丹洲群和石碌群相当;而处于裂谷盆地中心的云开地区在蓟县纪沉积了罗罅组、丰垌口组及兰坑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