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非洲城市化的动因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的城市人口已经正在以年均超过4%的增长率增长,居世界首位,其中个别城市甚至还要高。对文献的回顾显示,贫困、非正规经济或类似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城市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结论是快速城市化是非洲政府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管理挑战。并且,要在致力于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创造使城市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更有效中心的政策环境。城市必须是可控制的、适于居住的、以及经济上可望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恒胜 《地理教学》1994,(6):30-31
二次大战结束后,相继独立的非洲各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农业生产仍然是第三世界中发展最慢的大洲。统计数字表明,从1961~1991年拉丁美洲和近东各国农业年增长率约为3%;80年代以来,亚洲达到5%;而非训从1971~1991年只有1.7-1.9%。1992年整个非洲的人均粮食产量为143千克,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解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较低。1982年底市镇总人口21 15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0%。但其中包括了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人口,如以市镇总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计,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2%。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比发达国家低,而且也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通常高于20%,如非洲为26%,拉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城市化的特点和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增玲  甄峰  刘慧 《热带地理》2007,27(5):455-460
一般来说,持续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是相伴发生的,但是在非洲,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发展,非洲的快速城市化主要是由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盲目流动导致的。文中主要针对非洲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独特现象,具体分析了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出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07,(9):47-47
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日前发表报告指出,随着世界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2007年世界上已有33亿人生活在城市,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中国有660多个城市,城市化比例已经达到41%左右。据预测,如果中国每年的城市化比例以1.5%的速度增长,每年约有1000万人口进入城市,那么到2020年将达到1500个城市。中国的城市化将对中国自身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全球森林评估报告,2000年世界约有35亿公顷森林,人均0.6公顷,其中一半以上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其余一半位于温带和寒温带,大部分在工业化国家内。   目前世界森林覆盖率为27%。主要位于亚洲和非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0%;巴西、芬兰、加蓬、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瑞典等7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超过60%;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和苏里南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亚洲的人均森林占有量非常低,而大洋洲和南美洲较多。人均森林面积超过3公顷的国家只有22个,其中18个是发展中国家,约5%的世界人口居住在这些国家,主要是巴西和俄罗斯联邦;而世界人口的3/4居住在人均森林面积低于0.5公顷的国家,包括人口稠密的亚洲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   2000年全球森林的净损失速率为每年900万公顷,表明现在的森林年损失率比1995年报道的数字降低了20%。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森林的消失最快;而在亚洲,天然林的损失大部分由新营造的人工林补偿;在欧洲和北美,森林面积正在增加。总之,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每年减少12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8,(11):44-45
世界黄金协会官员日前接受《非洲》周刊采访时说,去年非洲黄金产量约占全球黄金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是仅次于亚洲的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地。据统计,去年非洲黄金总产量达511吨,约占世界黄金总产量的25%。其中南非黄金产量仍居非洲第一,其次是加纳、马里和坦桑尼亚。近年来全球黄金需求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印度、中东等经济高增长国家中产阶级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7,(6):43-44
河北省有个保定市,它位于该省中西部。在它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080多万保定人,其中农业人口超过80%。 非洲有几十个“保定村”。其兴起和一位叫刘建军的人紧密相连。在担任保定市外贸局长期间,刘建军带领保定人多年开发非洲市场。他们创建的以农业开发为先导,加工业和贸易共同发展的“保定村”,  相似文献   

10.
七大洲命名的由来人们把地球上的陆地划分为七个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各洲名称的由来是这样的:“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洲”。远在古代,人们就把亚洲这块大陆看作是日出之处,用古代闪米特语来说,就是“亚细亚”。后来,人们就把...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11,(11):64-64,40
在全球两万个已知蜂类里,最常见的就是蜜蜂了。欧洲、亚洲、非洲都有自己的本土蜜蜂品种,它们对于人类有很高的价值,为我们提供蜂蜜、蜂蜡、蜂胶还有蜂王浆,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作物授粉媒介。但是在全球很多地方,蜜蜂栖居地已经不复存在,从而造成蜂群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2.
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计算比例和密度,分析各大洲及全球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除欧洲和美洲外,各洲世界遗产的数量与面积呈正相关,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到大洋洲,总的遗产密度依次递减。与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相比,欧洲、大洋洲各类遗产较多,亚洲较少,美洲和非洲自然遗产较多。每千万人口总的世界遗产数量从大洋洲、欧洲、美洲、非洲到亚洲依次递减,欧洲、亚洲文化遗产最多,美洲、非洲文化与自然遗产相近,大洋洲自然遗产占优势。统计各纬度带遗产密度,除自然遗产密度低纬最高外,其他遗产密度中纬最高,低纬和高纬次之;各纬度带文化遗产最多,自然遗产居中,双重遗产最少。比较同一大洲同一纬线不同国家的遗产比例,沿海地区自然遗产密度高于内陆,文化遗产密度低于内陆。这些特征与近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评选世界遗产侧重某些类型和所在区域的原因相符。  相似文献   

13.
人口和人均食物需求的增加对全球耕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利用欧空局提供的精度为300m的最新土地覆被产品,文章分析了1992-2015年全球耕地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耕地转化特征。结果显示:1)在1992-2004年间全球耕地面积增长迅速,而在2004-2012年间耕地增长缓慢,2012年后耕地有缓慢减少的趋势。2)在洲尺度上,非洲耕地有一直增长的态势,而其他洲耕地都经历了耕地转型,有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收入较高的国家,耕地多有下降的趋势。3)全球耕地增长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林地、欧亚大草原和撒哈拉沙漠边缘。全球耕地减少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由于迅速的城市化,亚洲耕地扩张侵占了大量农田。  相似文献   

14.
日韩城市市辖区现状分析及改革趋势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荣 《中国方域》2005,(1):18-21
作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收入国家,仅有一海之隔的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上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普遍平原少、山地多的情况下,狭小的平原地带就聚集了大量的城市,并形成一系列发育成熟的城市带。截至2005年2月,日本建制市已达722个。韩国在2004底,建制市也达到了84个。当前日韩两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都已进入一个高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同处东亚的中国、蒙古、朝鲜相比,日韩两国在城市密度与城市化水平上都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南部“大城市圈振兴”理论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rt.  AM 《地理学报》1996,51(3):272-282
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传统理论,对亚洲的某些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且还在发展中的“大城市圈”不能充分地解释,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南部空间经济转为的“大城市圈振兴”理论进行了批判地评论,根据最新的现场调查结果,从根本上对“转为过程”的假说提出质疑,并且提出了更适当的的区域发展战略,此外还证明,关于亚洲大城市带的一般结论,必须建立在对地方性经济变革认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对乡村城市化进行了研究,尔后国外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西方发达国家、亚洲、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等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对国外的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和比较,对深化我国的乡村城市化研究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军 《地理学报》2015,70(11):1855-1856
<正>2015年10月9-11日,"第十届中日韩地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亚洲地理学大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大会以"城市化中的亚洲:多样性对应全球化"为主题,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蒙古、巴基斯坦、尼泊尔、老挝等8个亚洲国家,以及美国、瑞典、英国等欧美国家的318名地理工作者和学生代表齐聚上海,共同关注城市化中的亚洲。这是中国地理学会继2006年发起创办中日韩地理学术研讨会10年后,为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质与量关系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战略是中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该文运用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在探讨城市发展中质与量的辨证关系、剖析我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生态问题严重、城市功能下降、城乡矛盾突出等质量问题,强调指出,走质量效益型城市化道路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了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产业质量、强化城市建设、增强人口素质和提升城市文化等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城市扩张和形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其经济、政治和环境系统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对监测区域范围内城市扩张和形态变化的比较研究却极为有限。基于欧空局气候变化倡议项目最新发布的1992—2015年300 m分辨率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1992—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2000—2015年LandScan人口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1992—2015年“一带一路”陆域城市用地增长的空间格局和十大分区城市用地面积的动态。其次,通过分析3个时间点(1992年、2003年和2015年)上同心环内城市用地密度的时空变化,量化了“一带一路”沿线80个城市的扩张和形态变化。最后采用3种统计模型(线性、幂律和指数函数模型)来分析城市用地面积、加权灯光面积和城市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结果显示,“一带一路”陆域城市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1992年的0.24%上升至2015年的0.56%,并且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是“一带一路”监测区域城市化的主要贡献者。同心环内城市用地密度从城市中心到城市边缘呈递减趋势,且城市间的空间分布完全不同。中国、欧洲、非洲、西亚、东南亚和印度6个分区人口数超过100万的城市间比较显示,除了中国城市形态变得分散,其他分区城市形态总体变得紧凑。分析结果也显示,夜间灯光信号所反映的城市经济活力和城市人口分布趋势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扩张和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从三个方面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状况、(1)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移民的数量与趋势。(2)迁移的原因及三种不同类型的移民。(3)从迁出国和迁入国两方面考察了迁移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