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涂鸦白纸,我心飞翔。无聊的时候,我喜欢默写李白《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  相似文献   

2.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将帛书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其绘制年代当在文帝初期以前。谭其骧先生则提出把《驻军图》定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其年代问题也属“汉初说”。另一种意见,以吴承国同志为代表,他认为“马王堆地形图系秦代江图”。我同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看法,将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地图绘  相似文献   

3.
李方 《地图》2010,(1):140-141
<正>很多名字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我试试再把它们捡起来。今天是第一个:花剌子模。我想不少人会从两个渠道听说这个名字。王小波写过一篇《花剌子模信使问题》,讲花剌子模国王喜欢听好消息,谁报告给他好消息就升官  相似文献   

4.
<正>我从10前开始给《中国测绘》杂志写文章,尤其乐于将我所知的加拿大大西洋地区的一个美丽的半岛,英文名字Nova Scotia,介绍给我的同乡。我按照Nova Scotia的英文发音将其译成"努瓦·斯笱莎",而非沿用中国官方翻译的"新斯科舍"。之所以不用,是因为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费解外带绕舌头的中文翻译。而编辑察觉地名与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加拿大地图中文版地名不同,拯救的结果是,朗朗上口的"努瓦·斯笱莎"被改成了"新斯科舍"。  相似文献   

5.
互动     
《地图》2011,(5):6-7
我是祖国西北边陲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地图》,因为贵刊越办越让广大读者喜欢: 第一,从卷首语到内文,从排版到印刷,从专业选题到常设栏目,都给我们以极大的美的享受,以人文知识雨露的浸润。第二,随刊赠阅的一张张经典地图,不仅有阅读价值,更有深入学习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小就是"三国迷"的我,年少时常常喜欢在地图上寻找《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地名.不过,我翻遍手中的地图,却总是找不到"襄阳"的所在.因为当时我并不知道,三国时期闻名天下的"襄阳"已沦为一个小小的县名,而那块历代兵家必争的土地,人们都叫它"襄樊".  相似文献   

7.
龚强 《中国测绘》2015,(2):38-39
<正>"国有史,家有谱,地方修志。"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事业,意义重大。作为《黑龙江省志》的一部专业分志,《黑龙江省志·测绘志》(以下简称"《测绘志》")从2013年9月启动编撰以来,编写人员历经10余年的笔耕不辍,于2014年8月顺利通过了《黑龙江省志》终审专家委员会的终审。如今,在《测绘志》即将付梓之际,我作为《黑龙江省志》终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之一,很荣幸能够提前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个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一起杀人案的真凶,并一次次的举手表决,多么熟悉的情景。但这并不是我和朋友们喜欢玩的"天黑请闭眼"之杀人游戏,而是电影中一次真正的凶案审判陪审会议。我推荐的这部1957年在美国上映的黑白电影叫做《十二怒汉》,因为全片只有一个场景而没有任何特效,却带给人心灵的冲击与震撼而被影迷奉为神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地图》2004,(3):79-79
《地图》杂志总编丛远东及各位编辑: 我不是从事地图或测绘的专职人员,但却是《地图》杂志的老读者,从1998年为单位订阅《地图》杂志,到2002年自费订阔,我与《地图》杂志情缘很深。我之所以喜欢《地图》,就在于这份杂志既有专业刊物的理论性、知识性,又有大众读物的趣味性。近两年,我曾撰写过几篇有关地图的小稿,承蒙不弃,《地图》杂志给予刊登,特别是2004年第1期《地图》刊登的“大漠深处统万城”的稿件,令我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0.
互动     
《地图》2012,(3):6-7
读者来信作为一名初级段位的茶友,拿到2012年第2期《地图》杂志时,简直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直奔本期"特写"——寻访中国最美茶山,埋首读完,抬起头来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丝丝缕缕的茶香,嘴里又似充盈了茶的甘甜,心里像刚刚品饮了一壶名茶那样心满意足。喜欢喝茶,喜爱茶文化,但由于种种限制,却多限于入门级茶叶,对于茶文化也是浮光掠影,略知皮毛。即便如此,仍往往固执地设一陋桌于午后阳台窗  相似文献   

11.
互动     
Susie 《地图》2012,(4):6-7
读者来信看完第3期《地图》杂志的"国货"专题,我和小白都有些沉默。那些被遗忘的激情,一下子充满了大脑。小白说,他想发一种"当年不再"的叹息。还记得,当初从屏幕里看到身穿海魂衫的何勇站在红磡体育场声嘶力竭地吼着《姑娘漂亮》时,我跟小白就不由自主陷入到这种夹杂着摇滚味的复古潮流中。那  相似文献   

12.
剪掉"核玫瑰之花"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生,核电站成为一种效率更高、花费却更少的替代能源。在1974年,美国福特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时机选择:美国能源的未来》,对核能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声称与核能发电有关的技术理论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3.
陈晋 《今日国土》2011,(2):42-44
有一种误解,以为毛泽东读史,只读中国的,对外国的,他不大了解。其实,毛泽东也喜欢读世界史,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就是他长置于床头、经常要翻阅的一本书。他既读世界通史,也读  相似文献   

14.
互动     
《地图》2011,(2):6-7
1987年5月至7月,我与友人骑自行车旅行了13个省市。我喜欢集报刊,旅行的目的是集报会友,宣传内蒙古。旅行,地图是必备的,当时买了一本《中国交通图册》,一本《汽车司机图册》,真是帮了大忙。图册上乡村都有标注,还有之间的距离(公里数),能走捷径不说,还能卡时间,定宿营地。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世界的理性接触从小学自然课和地理课就开始了.地理课告诉我们世界的空间结构,即使在传统的旧式教育中,也有《千字文》要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讲起,一篇韵文在摇头晃脑之中就把宇宙结构装进了孩子们的头脑中. 中国近代地图的出版要从魏源的《海国图志》(1842年)算起,此后有邹代钧的《中外舆地全图》(1903年),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1906年),后来又有了周世棠、孙海环编的《廿世纪中外大地图》(1907年),胡晋接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13年)和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1934年),这些近代经典地图的出版都是与地理教育有关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写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出发,中国共产党这艘巨轮一路驶过惊涛骇浪,经历腥风血雨,闯过暗礁险滩,始终以一种战斗的姿态、一种冲锋的姿态乘风破浪,开辟出河清海晏的盛世图景,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高光时刻。《义勇军进行曲》中唱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也唱道:"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相似文献   

17.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回忆父亲胡耀邦的新著《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集了他近年来撰写的二十多篇文章,回顾和探究了胡耀邦关于改革的各种观点和思想的发展过程,涉及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60年代直至整个80年代。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地图》2012,(2):6-6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近年来,我开始喜欢上《地图》杂志。我既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又是火车爱好者。真的希望贵刊能经常刊登些和铁路有关的文章,尤其是铁路文史方面的东西,比如:东北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云南的滇越铁路,等等。文章中最好有详细的线路图,最好是老地图,地图杂志嘛,亮点就在于此。在工作之余我非常喜欢拍摄铁路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发展概况,重点描述了在《系列世界地图》基础上衍生出的专题图种《系列世界地势图》,从"地势图与地貌图、地形图的比较"、"专题内容的确定"、"地名标注原则"、"立体景观效果"4个方面,对地势图编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对编制世界地势图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归纳和总结,并为编制其他类型世界专题地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93,(2)
《西夏地形图》不仅是最早,也是唯一留传下来的有关西夏的地图。关于《西夏地形图》的绘制年代,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据文献记载此图见于宋人《范文正公集》,故为宋人所绘;另一种认为,所见实物仅存于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一书中,此图为清人所绘。黄盛璋、汪前进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撰文考证,明万历三十六年范仲淹、范纯仁之文集合刻的《宋两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