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2.
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勇  彭光照  江山 《江苏地质》2012,36(2):129-133
四川盆地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十分发育,盛产恐龙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自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广元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以来,迄今四川盆地已命名的恐龙足迹化石共20属24种,超过中国现已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种类(39属55种)的2/5,成为中国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种类最多的地区。四川盆地恐龙足迹化石具有时代最早、分布广泛、种类众多的特点。建议今后重点加强晚三叠世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深入开展早侏罗世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泓 《福建地质》2024,43(1):43-49
在福建上杭首次发现了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对上杭盆地的地质背景特征和恐龙生活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经测量研究,鉴定出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3大类9种恐龙足迹类型,分析了其主要特点。结合化石保护实际成效,重点总结了恐龙足迹化石产地的应急保护方法和工作程序,并提出了下一步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四川天全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发现恐龙足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伟  阚泽忠  梁斌  蔡开基 《地质通报》2005,24(12):1179-1180
四川盆地中不仅蕴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1],同时四川也是中国恐龙足迹化石类型最多的省份。截至1995年,中国已经命名的恐龙足迹化石有28个属、35个种,其中四川就有15个属、17个种[2]。时代最早的恐龙足迹化石是在四川彭县发现的磁峰彭县足迹Pengxianpus,Y oung et Y oung,1987),分布于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之中,共发现2个足迹形成的单步,被认为是原蜥脚类恐龙所留[2]。最近,笔者在进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盆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研究》项目工作中,在四川盆地西部天全县城以北2km青衣江右岸的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地层中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该处恐龙…  相似文献   

5.
河南汝阳恐龙化石群位于汝阳县东南15km处,主要分布在蟒川组地层中。恐龙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巨型蜥脚类恐龙的分布、迁徙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这些恐龙化石分布面积大,埋藏浅,已经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为了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地质遗迹,提出了对恐龙化石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从四川珙县石碑恐龙化石埋藏地早侏罗世红层中检出了包括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长链三环萜、藿烷和甾烷等系列分子化石,这些分子化石来源于低等菌藻类生物和水生、陆生高等植物。利用这些分子化石的特征讨论了恐龙生活时代的古环境特征。姥鲛烷与植烷的比值(Pr/Ph)表明该恐龙化石埋藏地的沉积环境应为淡水、弱氧化的湖泊环境。所研究样品高碳数的正构烷烃均以与水生大型植物有关的C25为主峰,并具有来自陆生高等植物的C27~C31正构烷烃,反映出研究区湖盆水体中发育水生高等植物,周围陆地上发育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古植物特征,体现了分子化石在恢复古环境研究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质》2008,17(3):2-97
巨齿兰州龙:层位:河口群 时代:早白垩世 产地:兰州盆地 分类位置:鸟臀目,鸟脚类,斧胸类 巨齿兰州龙,由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勘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李大庆等2002年发现于甘肃省兰州盆地东南缘早白垩世地层中,为一新的鸟脚类恐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  相似文献   

8.
中国剑龙类恐龙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彭光照  叶勇 《江苏地质》2015,39(4):530-534
我国中生代陆相沉积地层发育、分布广泛,有近百个恐龙化石产地分布,从东部的山东半岛到西部的甘肃、新疆;从云南、四川到内蒙古和黑龙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已研究命名的恐龙种类达210多个。其中剑龙类恐龙化石9属10种,包括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华阳龙、沱江龙、嘉陵龙、巨棘龙、将军龙。太白华阳龙化石的发现为剑龙类起源于东亚提供了佐证,四川巨棘龙副肩棘原始埋藏状态的发现使研究人员对其功能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四川巨棘龙皮肤印模化石的发现对认识剑龙类表皮结构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19,(2):215-223
四川是恐龙资源大省,自1915年首次科学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在恐龙动物群组合、系统演化、集群死亡原因与埋藏环境、生活习性与行为方式、骨组织学与古病理学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四川地区发现并鉴定出的恐龙骨骼化石有35属48种,占中国恐龙骨骼化石种类的近1/5,恐龙足迹化石21属20种,占中国恐龙足迹化石种类的1/3。其中,包括我国最早的恐龙足迹和我国最具典型意义的中侏罗世蜀龙动物群和晚侏罗世马门溪龙动物群。我们期待未来四川恐龙的发现和研究将在早期和晚期恐龙的发现、绝对年代测定、系统演化、区域性对比、微观研究等方面有很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四川陆相中生代地层十分发育,分布广泛,沉积连续,盛产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1915在自贡荣县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已在自贡、内江、宜宾等40余个县市发现恐龙化石点达数百个,含恐龙化石的地层出露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恐龙动物群和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这些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四川成为世界上开展恐龙化石研究最理想的地区之一。该研究通过分析四川恐龙化石资源的保护现状、保护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恐龙化石保护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