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物化探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联合召开的物化探经验交流讨论会,于1986年5月25~29日在保定冶金部物探公司举行,由两个学会联合组织经验交流讨论会,是冶金和有色系统广大物化探人员的共同愿望,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赞扬。会议由有色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组长程方道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主任康永孚同志讲了话,冶金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马文念同志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冶金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物化探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继伦致欢迎词,欧阳宗圻高级工程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有望地区铁矿的找矿速度,进一步研究重点铁矿区及其外围的物探工作,选择具体找矿区,冶金地质系统于1985年6月3~10日在保定召开了“全国冶金重点铁矿区物探工作评议会”.全国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从事这项工作的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他们分别介绍了12个重点铁矿区的地质概况、物探工作程度、综合研究情况、找矿效果,以及根据目前掌握的地质、物探资料提出的可供选择的找矿异常. 会议根据地质、物探工作的完整程度,明显的矿致异常是否均已验证,矿顶埋深在800米以内的矿体近期有无大而新的发现等为标准,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3.
卅年来,水文地质物探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装备获得很大改善,但充电法和测井法却一直沿用食盐作为指示剂至今而未曾改变。上述方法的地质效果不但取决于地质条件,而且还取决于指示剂本身的性能,常因指示剂使用不当而使工作收效甚少以至失败。  相似文献   

4.
辛福成  辛良  黄福学 《地质与资源》2007,16(2):130-133140
通过综合物探方法在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一些应用实例,认为在已往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综合物探方法应用的程度不够,由于当时所用的仪器少,技术手段落后,没有发挥其作用.随着新的物探仪器购置以及技术手段的完善,综合物探方法在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分会第二次学术经验交流会,1983年9月15~21日在北戴河召开.全国各冶金物探专业的47个单位,98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康永孚同志到会作了题为“近年来关于金属矿床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 会议收到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61篇,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新的物探参数的开拓和应用; 2.复杂条件下重磁异常的正反演计算; 3.电法勘探资料解释的新方法、新仪器和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推广电子计算技术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化探找矿效果,冶金部地质司举办的第二期电算学习班,于八月廿三日在保定冶金地质五一九队队部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学习的有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物探公司、有关研究(调查)所、会战指挥部及计委地质局、燃化部、二机部、长春地院等单位选派的学员四十多人.聘请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和数学教研室的八名老师讲课.学习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掌握化探常用多元素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初步掌握  相似文献   

7.
▲冶金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天津地质研究院分会已于1986年3月24日成立.参加成立会议的有本院各处、室代表18人.天津地质研究院院长候宗林在成立会议上讲了话,阐述地质经济研究会的性质、宗旨和和任务,希望天津院研究分会及全体会员把冶金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工作搞好,为提高冶金地质工作社会经济效益做贡献.副院长万资坤就天津院地质经济研究分会  相似文献   

8.
冶金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年会,于1986年9月15日至19日在唐山市召开。来自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院校、科研单位及《冶金报》地质记者站等18个单位的6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中国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向辑熙同志和地矿部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9.
会员建议     
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陈昆林同志来信建议;(1)会员中知识有旧有新,有高有低,为了更好地进行工作,取得成果,在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边缘,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工作中甚感知识不足,希望学会帮助会员提高学术水平,举办一期岩矿分析方法(包括新仪器)普及讲习班,对象为一般地质人员、大学的岩矿工作人员。讲习班的内容,主要是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一些手段在地质、岩矿测试中的应用。(2)目前学会的刊物《矿物学报》等是学术性较高的期刊,并非每个人都能投稿,也并非有稿即登。而《矿物岩石地球化  相似文献   

10.
1981年9月6~11日,中国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和冶金部物探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冶金电法勘探经验交流和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生产、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代表共65人.会议收到电法找矿经验、科研论文共27篇,其中在会议上宣读的有13篇. 物探公司副经理、物探学组组长王继伦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冶金部地质局地质处处长姚培慧同志,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北京冶金地质研究所副所长马力同志等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有关电法勘探的问题做了报告. 在分组讨论时,与会代表回顾了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应用电法直接和间接找矿,在云南、吉林等省都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后来有一个时期,受“以钢为纲”的影响,过份地强调了磁法寻找富铁矿,加上人员调走、设备不齐等某些其他原因,致使电法工作量大减,甚至中断.尽管如此,在黑龙江的吴努克头山,在辽宁的望宝山和肖家营子,以及陕西、广西等省(区)用电法找到了有色金  相似文献   

11.
地下物探是地球物理方法在钻孔和坑道中应用的总称。在钻孔中按其工作方式和探测范围的不同,又可分测井和井中物探两大类。测井的探测范围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级,主要用来解决井壁地质问题。地质矿产部的测井工作已有卅年历史,目前已能基本满足地质勘探的需要。●在测井仪器装备方面,除原有的JDC—2型(上海地质仪器厂造)和JBC—2型(重庆地质仪器厂造)轻便全自动测井系统外,近年,还由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了JH—1型综合测井站,使仪器装备实现了车装、配套,小口径化(井下仪直径一般不大于40毫米)。它们适用于煤田、铀矿、水文、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冶金部地质局于1985年1月23日至28日,在燕郊召开了第一次冶金地质技术装备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专业公司及研究院(所)、厂负责技术装备工作的领导同志和有关人员,共44名.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认真贯彻重庆冶金地质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物探工程院作为国内首批引进美国Zong公司电法工作站的专业地面物探队伍之一,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金属矿产、油气、地下水勘查和工程物探等专业领域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4.
写稿须知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月刊主要是介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教学工作,及研究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介绍苏联及其他国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方面的新理论与新经验,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在国内外发展的动态及方向,以达到相互学习,吸取国外经验,提高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的目的。同时为了帮助初参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同志向科学技术进军,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冶金工业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冶金地质工作,必须走革命化的道路。辽宁地区冶金地质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于逐步加强了生产矿山及其外围的找矿勘探工作,不断地扩大了矿区远景,增长了储量,不但使已有的生产矿山能够持续生产和扩大生产,而且还发展了新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开展第二代航空物探调查,是地质矿产部为了提高地质找矿效果、扩大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和提高地质工作的现代化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地质普查勘探找矿工作的需要,我队曾于八一年举办了坑探采样短期训练班。参加坑探采样训练班学习的学员,有两个特点:一是文化程度高低相差悬殊;二是实践工作经历相差悬殊(有的从事坑探采样工作近二十年,而有的只有半年多)。这些同志,均未系统地学习过业务技术知识,故学习积极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在阿尔泰-萨扬褶皱区铁矿勘探工作中,广泛地应用了钻井物探方法,寻找砧孔附近和孔底空间的矿体,确定其形状和产状,评价其深部及两翼的远景.所用方法为井中磁测(其中包括矢量法)、电位对比法和电磁波透视法.之所以获得了较好地质效果,是由于用了新的方法和现代化的仪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由于完整地和有效地综合分析了所获得的地顷-物探资料,以及用先进的数学摸拟实验计算物理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三分量钻孔磁力仪,是寻找深部磁性矿体的有效仪器之一。它能够沿钻孔轴测量地磁场三个分量,寻找地下磁性盲矿体。这种仪器国内没有,就是某些物探技术水平较先进的国家,在应用方法上也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在冶金地质工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于1963年领导上将这个仪器的研究试制任务交给了我们五个缺乏经验的青年同志。  相似文献   

20.
▲由冶金工业部地质勘查总局主持的"冶金地质找矿工作会议",于1989年5月16~2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有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部份地质队的技术负责及冶金地质系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负责等,共计70余人.会上各单位广泛地交流了近几年来地质找矿的经验和成果.地质勘查总局的总工程师姚培慧同志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实现地质找矿工作的新突破"的重要讲话.他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