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工程外包能很好地解决地方测绘部门人员少、基础测绘任务重的难题,本文从项目的招标、合同的签署、监理队伍的组建及全过程质量管理四方面对厦门市测绘工程外包的质量管理作了详细地阐述,并进行实例介绍,测绘工程实施过程监理的经验和做法对各地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首先通过外包矩形与定位点坐标确定候选道路遍历范围,然后通过计算包含定位点的道路外包矩形个数自动判断其所处路段是简单或交叉路段,继而对简单路段采用垂直投影,交叉路段采用历史轨迹进行匹配。最后采用c#语言实现了该算法,并与两类常用算法对比,验证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培训计划,可以让新入职职工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缩短对岗位工作的适应时间快速开展工作,使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可以传递企业文化,保障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本文结合笔者三年来从事新职工培训工作的实践,对培训工作的内容、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组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遇到组织关系难理顺、事企关系难分离、专业人员不足等矛盾的情形下,推行公共服务外包就不失为目前完成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应对之策。此举不仅有利于精减地方上的事业机构,而且有益于引进公益性项目的竞争机制。但是,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合同外包制需要与属地化地勘单位改革相结合,明确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确定合理的服务外包成本,完善项目的招投标机制,加强监督,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5.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测绘地理信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防安全、基础测绘、应急保障中的作用日益提升,大量的毕业生作为新的血液为测绘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如何做好新职工入职培训,是搭建人才培养梯队,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是快速成才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新职工入职培训现状,提出了面向用人单位-培训人员-新职工的三层入职培训模型,以健康成长、快速成才为目的,构建了多层次入职培训模型,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应对地理信息应用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工培训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目前陕西省的测绘培训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工培训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测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测绘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加强建设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信息管理是建设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之一。对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和储存、高效的管理和应用,是测绘企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它既能满足日常生产需要,也能为企业管理和经营提供必要的统计信息,对其未来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出发,探讨了总体培训、内业培训、外业培训、成果统计分析培训、质量检查培训等几个关键节点的培训。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成果数据的质量,关系到国土、规划、建设、水利、交通、环保、公安、园林、防灾减灾等政府各个部门对数据应用的效果和科学决策的准确性,做好几个关键节点的培训工作,有利于普查数据质量的提高。对顺利完成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论述了软件项目、软件项目管理及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特点,概括分析了国土资源行业的软件项目特点,总结了我国国土资源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当今信息化及国土资源行业软件项目特征,提出了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对于外包软件项目管理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国家和企业面临的铜投资形势,提出国家和企业对策,结合智利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嘉能可斯特拉塔的企业模式,探讨中国铜行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正式启动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测绘人才队伍。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测绘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现有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卓越测绘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城市勘测单位拥有所在城市丰富的地理数据和信息等核心资源,大多都拥有一支很有战斗力的勘测人才队伍。由于传统勘测业务日趋饱和,因此需要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围绕核心资源,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采用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并建立自身的核心技术,从而最终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闫志刚  孙亚琴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58-159,169,16
根据教学实际,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等方面对研究型教学进行了探索,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GIS技术在公安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公安院校开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从面向公安业务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在当前公安院校中开展GIS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新时代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本文在分析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提出了PDCA理念用于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讨论了产教深度融合培养的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课程体系开发、导师团队优化及实践基地的质量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模式与对策,论述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总结出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计划、执行、考查、处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为专业硕士高水平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A training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GIS applications was established at the Warsaw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AU) in a cooperative effort of nine Polish and nine western European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public authorities and private consulting companies. The project was part of the "Structural Joint European Project" entitled "Joint Curricula Development for Sil and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SWARP)", and fund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TEMPUS program. In compliance with TEMPUS guidelines and national Polish priorities, promotion of GIS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as assigned a high priority, reflected in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for the GIS training center: (1) to become a center of competence for environmental GIS applications, with up-to-date resources of hardware, software, staff and expertise; and (2)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GIS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to the educational programs of the partner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support for hardware and software equipment, curricula development, transfer of expertise through intensive short courses and a staff mobility program was used to increase GIS infrastructure in Poland.  相似文献   

17.
“卓越计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贯彻落实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结合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对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思考,并详细阐述了2014级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GIS作为一种专业技术性强的学科与工具,随着高校转向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如何通过GIS比赛引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国内GIS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GIS比赛方式和比赛内容,在参加GIS比赛后暴露的GIS教学等相关问题,提出将GIS比赛纳入GIS人才培养中以及将GIS比赛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使GIS比赛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让在校大学生在每个阶段参加不同GIS比赛或组别,采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来补充GIS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引领GIS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大学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新工科实验课程建设中,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课程设计思路,旨在培养适应当今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快速变革时代的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本文将传统的验证性实践课程调整为“目标设定、方案规划及实施”的设计型实验课程,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重参与、重思考、重实施、重过程。同时,将行业的最新发展、最新变革反映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增加了新型传感器及混合云人机协作数据处理平台,确保学生获取的知识和技术与快速发展的行业水平相接轨。本文以摄影测量实习课程改革为例,实践证明,课程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设计、创造性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有效利用教学实训基地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进行实训教学,但目前实训教学基地大多限于高职类院校,本科院校很少进行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结合长沙理工大学的交通学科优势和特色,探讨交通类测量学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和完善测量学实践教学的体系,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