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筠连矿区蒿坝矿段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浅析李之利(四川煤田地质局地质测量队)二叠世晚期蒿坝地区位于筠连—珙长潮坪泻湖相区,含煤地层为宣威组上段(Pzx2),是一套由粉砂岩(含量为(27.58%)、泥质粉砂岩(26.41%)、砂质泥岩(8.8%)、泥岩(1...  相似文献   

6.
7.
平庄盆地古山矿区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岩性特征、垂向层序、沉积断面结构、砂砾岩体的几何形态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平庄盆地古山矿区含煤岩系—杏园组和元宝山组的5种沉积相类型,即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湖成三角洲相、河流相、湖泊相。论述了煤系沉积相类型的空间配置及不同环境的聚煤规律。并对矿区的找煤远景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雁飞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4):32-33,36
以大量钻孔岩芯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哈密市大南湖煤田一井田西山窑组沉积环境类型,共划分出四种成因类型,即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较差的扇三角洲沉积,发育完整的扇三角洲沉积,扇前湿地、浅湖沉积。并且通过对西山窑组中段煤层厚度和地层厚度的分析,对该区的聚煤规律和控煤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该区开矿及外围勘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黑河西部黑宝山──木耳气煤田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初探赫国新,曲钢(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西部历来被认为是缺煤地区,1984年以来曾经有多支地质队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工作。并在黑河西部的黑宝山-木耳气煤田探明了几亿吨的...  相似文献   

10.
鄂东南早二叠世晚期的炭山湾煤系是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滨岸沉积,自南至北分为潮上带.潮间带与潮下带.在贺胜桥—大冶—广济一线以南,煤系沉积的早中期处于剥蚀状态。煤层形成于海退期潮坪上的泥炭坪,聚煤作用较好的地段是相对正向的部位。  相似文献   

11.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郑矿区山西组形成于海退环境,自下而上由滨岸海退旋回和二个不完整的三角洲旋回组成、二_1煤是潮汐改造的三角洲河口纵向砂脊上的潮坪泥炭沼泽沉积,由于纵向砂脊呈南东向排列,厚煤带也呈南东向展布。二_1煤形成后,高建设性浅水三角洲继续快速向东南方向推进,在下三角洲平原顶部形成了二_3煤。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依兰矿区地质背景和老第三纪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含煤段古地理类型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滨浅湖环境。在初期填平补齐作用后,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达连河组下含煤段的上、中、下三个煤层群。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民和盆地中侏罗世煤系沉积与聚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和盆地为一中生代盆地,笔者分析了盆地构造与沉积特征,并对聚煤作用及控煤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多元聚煤理论体系及聚煤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地质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多种成煤理论相继提出,已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繁盛阶段。但是,聚煤理论研究中还有很多科学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如海侵(水进)过程中煤的聚积机理、聚煤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板块构造的控煤作用、煤与其共伴生矿产的共生机理以及含煤系统理论等,都与煤聚积、聚煤盆地各种非常规能源矿产资源研究密切相关,而理论研究的滞后也影响了能源矿产资源的预测、评价。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不同聚煤理论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全面的理解各种聚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聚煤理论体系及聚煤模式,认为多元成煤理论体系是以泥炭沼泽堆积样式为中心,盆地水域体制为阐明聚煤作用机制的基本点,其核心思想是阐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成煤机制的交叉、包含,而不是孤立地看一个具体问题,聚煤盆地层序地层不同体系域聚煤差异性为聚煤理论的支撑格架,古植物、古气候、古构造和古地理分析为构建聚煤理论体系的四个基本条件,各种地质因素的相互牵制、多种事件(如突发性水侵事件、构造事件、火山事件等)的影响,聚煤模式的多样性和聚煤作用过程与机制多元性等,构成了多元成煤理论体系的内核,并强调该体系构建的四个统一:聚煤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协同性的统一、独创性与转化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阐明不同聚煤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多元聚煤理论不是将不同成煤理论或观点的简单集合,而是深入阐明各种因素的影响、动态与静态交叉机理、各种条件的融合、聚煤盆地内外各种作用的相互牵制与耦合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肥城煤田石炭系太原组的岩性、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沉积特征,将该区晚石炭世古地理划分为碳酸盐开阔台地和潮坪环境,认为太原组形成于潮汐作用为主的陆表海海岸,泥炭坪是成煤的重要古地理环境,潮渠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地壳的脉动性振荡作用是控制沉积环境演化和聚煤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聚积环境背景及聚煤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治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冲积庐前湿地泥炭沼泽形成了南部富煤带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石炭二叠纪由三条东西向古断裂将聚煤盆地分成南、中、北三个区,总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水由东南侵入,控制了陆相,三角洲相,滨海相聚煤环境的发展演化。三角洲相是主要聚煤环境;冀中垒子—黄骅—带是本省聚煤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