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蓝宝石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美 《地质与勘探》2002,38(3):60-63
分析了山东蓝宝石与世界及我国各产地蓝宝石的质量差异,指出山东蓝宝石是国内质量最高的蓝宝石,在世界所有玄武岩源岩类蓝宝石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与澳大利亚,柬埔寨,泰国蓝宝石媲美,章还剖析了包裹体,色带,熔蚀构造,裂纹对蓝宝石质量的影响,发现这4种因素一方面可通过影响蓝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形状,大小,出成率等降低蓝宝石的等级,另一方面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又可形成星光蓝宝石,魔彩蓝宝石,花色蓝宝石等稀有珍贵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扩散蓝宝石的形成机制、扩散蓝宝石的特征,着重阐述了扩散蓝宝石的鉴别,最后对照天然优质蓝宝石对扩散蓝宝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杨林  王兵 《贵州地质》2003,20(3):183-186,182
蓝宝石优化处理方法日益成熟且运用广泛,在常规商业鉴定中,利用优化处理蓝宝石的典型特征,可迅速准确的作出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蓬莱蓝宝石及其形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丘志力  李兆麟 《矿物学报》1993,13(4):368-373
海南省蓬莱是我国著名的蓝宝石产地之一。本文研究了该地蓝宝石的矿物学及化学组成特征,并首次详细研究了蓝宝石的包裹体特征,测定了蓝宝石的形成温度。最后,综合其它证据,对蓝宝石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理想晶体(包括蓝宝石)的颜色与占据其晶格的微量过渡金属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有直接的关系。玄武岩产状的蓝宝石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是蓝宝石致色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每种微量元素均对可见光的特定波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Fe^3 ,Si^4 是使蓝宝石呈现蓝色的主要离子,Cr^3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橙和绿色,Mn^4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黄色,Co^2 离子也可使蓝宝石呈蓝色。本文还做出了蓝宝石中每种微量元素对可见光的特征吸收图即波长-吸收系数图,与分子轨道理论值吻合,把蓝宝石中各离子对可见光的吸收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天然蓝色蓝宝石的鉴别特征李觉文(1)天然蓝宝石其颜色为天然生成,是蓝宝石的固有本色。颜色不很均匀或很不均匀。而人工合成蓝宝石颜色均匀,染色蓝宝石颜色沿网脉裂隙加深。(2)天然蓝宝石有天然矿物包裹体,金红石包裹体呈长针状成群出现,气液包裹体无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7.
福建明溪蓝宝石矿物学特征及致色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颜色测量、顺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热谱等方法研究明溪蓝宝石的矿物学特征和结构特性,明溪蓝宝石色深,蓝中带黄,二色性强,分析表明Fe主要以Fe^3 形式存在,Fe^3 的d-d电子跃迁和Fe^2 -Ti^4 、O-Fe境塌菏转移是明溪蓝宝石致色的主要因素;H含量对蓝色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季金华 《江苏地质》1999,23(3):162-166
对山东及江苏的蓝宝石进行改色试验,通过高温热处理方法可改善其透明度和颜色鲜艳度,提高蓝宝石的级别。探讨了蓝宝石的呈色机理,认为蓝宝石为电荷转移致色,可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9.
蓝宝石3310cm—1红外吸收峰的鉴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美冬  杨良锋 《地球学报》2000,21(3):294-299
本文对不同处理的蓝宝石及天然蓝宝石进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结合蓝宝石的形成条件 ,发现 :(1)天然山东蓝宝石中普遍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 ,这与山东蓝宝石形成于还原环境有关 ;(2 )其他产地的蓝宝石是否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与其形成时的氧化还原条件有关 ;(3)经氧化热处理的蓝宝石中不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 ;(4 )扩散法处理的蓝宝石中是否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视其方法而定。因此 ,作者认为 :结合形成环境和处理方法 ,3310cm-  相似文献   

10.
福建明溪天然蓝宝石在氩气气氛中的改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刚生 《矿物学报》1997,17(2):149-155
明溪天然蓝宝石主要呈色元素为Fe和Ti,颜色常带有黄、绿或紫色调,颜色不纯正。在温度为1300℃,环境为氩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后,可消除蓝宝石中原来存在的杂色调,使颜色向纯蓝色方向变化。本文还对热处理后蓝宝石的光吸收港及颜色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山东迄今发现的蓝宝石砂矿和原生矿位于昌乐地区。根据成因蓝宝石砂矿层分为冲积砂矿层、洪积砂矿层和残坡积砂矿层;洪积砂矿层中蓝宝石最富。蓝宝石原生矿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临朐群牛山组和尧山组的玄武岩中,与高钾碱性玄武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蓝色刚玉的致色改色理论分析常晓涛郑辙郑海飞(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蓝宝石致色机理改色实验本文立足于原有蓝宝石的致色改色理论,通过实验及计算,对蓝宝石改色致色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杂质离子缺陷致色新认识,并以这一认识为原理,...  相似文献   

13.
老挝会晒蓝宝石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世界上又一著名的蓝宝石产地、老挝会晒地区的蓝宝石为例,从宝石资源需求,讨论宝石资源与地质经济;同时,介绍了会晒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红宝石和蓝宝石因其色美、透明,早在古代,人们化视为吉祥之物。它们曾与钻石、珍珠一起成为英帝国国王、俄国沙皇皇冠和礼服上不可缺少的饰物。自从近百年来珠宝玉石进入民间以来,红宝石、蓝宝石与钻石、祖母绿、金绿宝石被公认为世界五大名贵宝石,是人们十分宠爱的宝石品种。红宝石和蓝宝石同是一种矿物——刚玉,化学成分均为Al2O3。纯净的Al2O3是无色的,只因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才使刚玉类宝石变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红宝石中含有Cr而呈现红色,蓝宝石含有Ti和Fe而显蓝色。现将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鉴定特征及其评价分叙如下。1红…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昌乐是蓝宝石的主要产地之一.本文介绍了山东星光蓝宝石的特点,阐述了蓝宝石呈现星光与呈现光斑的机理,列举了使蓝宝石产生星光的针状包体的种类,论述了山东星光蓝宝石的性质特征、新发现致色离子类别、发光性、黄色变色蓝宝石及引起蓝宝石变色的元素以及星光蓝宝石分类、分级、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6.
蓝宝石主要致色元素与其颜色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宏娟  莫宣学 《岩石学报》1998,14(3):381-387
蓝宝石的颜色与主要致色元素的含量及其比值以及形成时的氧逸度有密切关系。本实验选用不同色调的蓝宝石,采用定量控制环境氧逸度的热处理方法,控制蓝宝石中主要致色离子的价态和比例。通过实验研究,获得(1)蓝宝石的颜色、透明度与氧逸度之间的关系曲线;(2)山东昌乐蓝宝石颜色与Fe、Ti含量及其比值之间关系曲线。Cr、Ni、Mn等多种杂质元素含量高会导致蓝宝石透明度降低,灰色调显著;(3)发现山东昌乐蓝宝石中存在α-Fe,它是蓝宝石颜色深,透明度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山东蓝色蓝宝石的着色是由Ti4+离子与Fe2+离子合理配比而成,一般控制在Ti4+/Fe2+=1的配比范围内。多余的Fe2+和其它Fe3+离子存在都不利于蓝色蓝宝石正常呈色。通过穆斯堡尔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分析,测定了山东蓝宝石中铁离子的不同价态和浓度。对Fe2+和Fe3+离子所引起的吸收光谱特征作了研究,查明只有Fe3+浓度很高时才产生477nm吸收峰,是致使山东蓝宝石表观上呈深蓝带黑色调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介丁刚玉族宝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产状;描述了红宝石、蓝宝石、粉蓝宝石、黄蓝宝石、绿蓝宝石、无色蓝宝石和星光宝石的特征、真伪鉴别方法及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19.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及改色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以及前人光谱分析等资料,从铁离子的价态入手,重新确立了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确定出致蓝因素与致黑因素。认为Fe^2 与Ti^4 对可见光565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产生美丽蓝色调的原因,而Fe^3 对可见光442nm的吸收是使蓝宝石呈黑色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消除Fe^3 、保障并增加Fe^2 和Ti^4 为宗旨的改色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明溪蓝宝石的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汤德平  江爱耕 《矿物学报》1998,18(4):533-540
采用颜色测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福建明溪蓝宝石进行的研究表明,明溪蓝宝石颜色蓝中带黄,二色性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377,388和451nm吸收带较强。这些吸收带是Fe3 的d-d和Fe3 —Fe3 ,交换相合离子间的电子跃迁引起的。810nm带存在于各色蓝宝石中,强度变化较大,有时伴随有510nm吸收带。它是由Fe2 —Fe3 电荷转移形成的。570nm吸收带只出现在蓝色或绿色的蓝宝石中。结合蓝宝石红外33loom-‘吸收带与宝石颜色之间的关系,笔者将570nm吸收带归属于H、Fe、Ti构成的致色缺陷团。这一研究结果对蓝宝石呈色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宝石的合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