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点苍山-罗坪山地区地貌发育与第四纪冰川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晔  韩添丁  朱静  丁丽勋 《热带地理》2003,23(4):304-308
通过野外考察及地质地貌剖面解析,对云南点苍山的地貌发育作了分析研究,并对罗坪山丽江期古冰川作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认为:点苍山的地貌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聚变式的多层地貌组合.其地貌发育系统自山顶到坡脚分为古夷平面解体过程,古冰川与冰缘作用,流水作用,古冰川漂砾、洪积、冲积、泥石流、水石流等混杂堆积,山麓阶地与滨湖平原发育过程;点苍山发育了二次冰期,即未次冰期(大理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丽江冰期),是中国大陆发育古冰川的最南界;比苍山主峰海拔低800m的罗坪山发育了倒数第二次冰期,出现了复合型山岳冰川.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系统测定的大理点苍山-洱海地区白雀寺地层剖面的氧化矿物含量数据,对该剖面的风化系数和风化变率及其古环境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选择出其中的硅铁化变率曲线,主要采用函数转换法就古环境中温度升降过程的波动幅度进行了推算,揭示出云南北部晚更新世大理冰期中存在着短时的气温回暖期,而在大理冰期内气候的冷暖波动较低,高纬地区的更加剧烈。经与低、高纬地区古气候变化曲线的比较研究,证明大理白雀寺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理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ESR测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了云南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形成年代。测年结果显示:(1)点苍山地区冰川沉积物的ESR年龄均小于140.35KaBP.,说明该地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最早出现于中更新世晚期,主要发生于晚更新世;(2)点苍山西麓平坡附近最高一级基座阶地的堆积时代为184.3KaBP.,证明西洱河阶地系列为中更新世以来的产物;(3)点苍山东侧白雀寺地区深3.7m处的褐红色地层  相似文献   

4.
“云南大理冰期”之再研究的迫切性及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全球变化研究中,特别注意晚更新世十多万年以来及近代的环境变化。中国晚更新世的环境变化研究近年来无论在华北黄土、近海沉积诸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在环境变化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十多万年以来的冰川进退研究却进展不大,这方面我国的研究状况与国际上有重大差距,这特别表现在大理冰期的研究程度极低的事实上。众所周知,“大理冰期”代表中国末次冰期。但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德国学者Crednev.W.,他于1932年通过实地考察大理点苍山的冰斗和冰碛地形后提出了“大理冰  相似文献   

5.
《山地学报》2006,24(B10):F0004-F0004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主峰海拔4359米。第四纪以来,螺髻山经历了多次冰川作用,留下了大量的冰川遗迹,如羊背石、冰溜面、U型谷、冰川刻槽、侧碛、垄岗、冰窖、冰斗、冰蚀湖和冰蚀洼地等等。当地群众称湖为“海子”。这些海子,大都深藏于原始森林中,四周冷杉密布,风景迷人。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理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电于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了云南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形成年代。测年结果显示;(1)点苍山地区冰川沉积物的ESR年龄均小于140.35KaBP,说明该地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最早出现于中更新世晚期,主要发生于晚更新世;(2)点苍山西麓平坡附近最高一级基座阶地的堆积时代为184.3KaBP,证明西洱河阶地系列为中更新世以来的产物;(3)点苍山东侧白雀寺地区深3.7m处的褐红色地展形成的ESR年龄为12218KaBP,揭示出该地层形成于深海氧同位素5e阶段所代表的一个温热气候时期。  相似文献   

7.
分析理塘与稻城之间库昭-桑堆处的冰蚀面以及兔儿山北侧宽谷中的羊背石的宇生核素^10Be.研究结果表明,库昭-桑堆处的冰蚀面暴露于133.4ka B.P.,即倒数第二次冰期大约结束于133ka B.P..这一时间与深海氧同位素第6期相吻合。兔儿山北侧的冰川作用大约结束于18.5ka B.P.,即末次冰期大约结束于18.5ka B.P.,这一时间与深海氧同位素第二期相吻合。由同一地区的两个样品X8、X9得出相同的测年年代,并从样品X6得出的测年年代与野外观测的结论相一致来看,运用字生核素^10Be对冰蚀面的形成年代进行测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测年技术,并且还可运用于火山熔岩、断层、侵蚀阶地等其它地貌面的测年,该测年技术具有很大的运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张威  刘锐  刘亮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7):871-882
东亚季风气候控制下的山地与岛屿冰期历史、冰川规模及其分布规律对深入探讨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生机制以及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最新的绝对年代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及东亚沿海岛屿山地(包括中国台湾岛,日本本州岛、北海道,朝鲜盖马高原,俄罗斯远东山地等)的冰期启动与消亡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均严格控制在末次冰期范围之内,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4至2,冰川的发育规模在末次冰期早中期(MIS3/4)大于末次冰盛期(MIS2)。对研究区各山地和岛屿末次冰期冰川发育的基本特点进行比较后,明确了影响东亚季风影响区冰川作用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有:气候因素、构造因素、纬度因素和海陆位置等,它们控制着末次冰期冰川的发生、分布与期次。在此控制性因素影响下,东亚低海拔山地不会出现比末次冰期更早的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理冰期作为第四纪末次冰盛期,在了解历史环境变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多年来中国学者用各种传统研究方法对大理冰期的起源地——点苍山的末次冰期进行了研究,并获取了大量科学成果。回顾这一历史进程,重点对航空遥感、地质地貌结构、冰川地貌特征、区域尺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一些存疑,分析了运用3S技术进行冰川研究和古冰川模型重建的基础问题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气候和地貌对晚第四纪冰川发育差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极大地推动了高亚洲乃至全球冰川形成机制的探讨。青藏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冰川作用的时限和规模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为西风带与西南季风带对晚第四纪冰川作用差异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对于中亚西风环流与东亚季风环流影响下的冰川演化差异性关系不甚明确,两大气候系统控制下的山地第四纪冰川的冰进时序、冰期历史和冰川规模显示出不同特点,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西部山地的冰期启动时间早,冰川规模随时间而逐渐缩小,冰川历史较为完整,绝对年代证据显示冰川作用的启动时间是450 ka 左右的中梁赣冰期(MIS12);东部山地的冰期历史较短,仅保留末次冰期(~75 ka)的冰川遗迹,冰川作用的阶段性明显;冰川演化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性表明,影响冰川发育的因素不仅仅是区域气候,构造因素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现代孢粉数据库(2 324个样点)和现代生物群区空间分布数据构建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比样点现代生物群区特征值和模型拟合结果,发现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在生物群区重建中准确度为86.6%,高于生物群区化方法的68.8%。将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应用于中国晚第四纪孢粉数据,重建末次冰期盛冰期以来中国陆地生物群区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气候寒冷干燥的末次冰期盛冰期,生物群区整体南迁;末次冰消期以来,生物群区整体呈向北、向西扩张趋势,并在温暖湿润的全新世中期森林的空间分布达到最大规模;生物群区变化过程反映全球气候变化总体特征。晚全新世人类活动强烈时期,局部地区生物群区的变化特征暗示该时期生物群区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吉隆盆地七级阶地和一级山顶剥蚀面的存在说明:本区自早更新世沉积贡巴砾岩后,新构造运动抬升有8次,其中以早更新世Q_1晚期至中更新世Q_2抬升最强,共5次,相对于吉隆河河面(盆地基准面)的抬升幅度896m;晚更新世Q_3和全新世Q_4两者共3次的抬升幅度较小(计74m).区内第四纪以来经历过4次冰期:2次发生在Q_1晚期至Q-2,2次分别出现于Q_3,Q_4.从漂砾数量推断,以Q_3冰期规模最大,Q_4冰期规模次之.  相似文献   

13.
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过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阿尔泰山喀纳斯河流域在第四纪期间发生过多次冰川进退,丰富的侵蚀与堆积地貌为区域地貌演化过程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该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喀纳斯湖口以下主谷内古冰川地貌的实地考察,测定不同地段多级U型谷底(台地)的海拔高度以及冰川漂砾的上限与分布位置,并对主谷内不同地段不同期次的冰碛物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研究发生在主谷内的古冰川作用系列、规模及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喀纳斯湖到驼颈湾地区的谷地中主要发生过4次冰川作用,时代分别对应中梁贛冰期(MIS12)、MIS8/10、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以及末次冰期。末次冰期冰川作用又可细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应MIS4、MIS3中期与MIS2;根据三级U型谷的分布特征推断,古冰川作用规模呈现渐次变小的规律,自冰川站至下游接近冰川末端,中梁贛冰期时冰川厚度达50~395 m,覆盖范围包括主谷及两侧的山梁和支谷,延伸的长度和宽度都最大,MIS8/10以及倒二冰期时的厚度分别在102~199 m和88~269 m之间,冰川末端到达驼颈湾附近;鸭泽湖附近坡地上保存完好的多级台地,说明发生在河谷内的古冰川活性大,流动性和连续性较强,具有温冰川的性质;喀纳斯主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与局部小气候和地形对冰川的发育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4.
首次专门对四川黑水县羊拱山脉等地的现代冰川水资源,第四纪古冰川以及相应的景观地貌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境内共发育分布现代冰川19条,形态类型有悬冰川,坡面冰川,冰斗悬冰川,冰斗山谷冰川,总面积达6.04km^2冰储量为0.1736km^3。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拔5000m附近背阴处发现零星的婴儿冰川(Baby Glacier)分布。这对当地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窗口监测作用。打古冰川盆地上源的古冰蚀,冰碛湖泊星罗棋布,达数百个之多,这为当地未来的生态,环境科学探险,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东亚沿海山地末次冰期冰川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亚沿海山地末次冰期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构造背景、冰进时序、发育规模等研究表明,台湾山地保存着3期冰川作用遗迹,冰川的最大前进规模发生在MIS3b阶段,其规模大于MIS2阶段;日本山地冰期系列齐全,包含了末次冰期的早(MIS4)、中(MIS3)、晚(MIS2)3个阶段的冰进,其规模是MIS4/3阶段大于MIS2阶段;而长白山存在2期冰川作用的遗迹,即末次冰盛期(MIS2)和晚冰期.在相似的冬雨(雪)型季风影响区,冰川发育的时序与规模也有一定不同,反映出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区域性差异,在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内,末次冰期的环流变化在各地也很不一致.最新推算的现代理论雪线自北(日本)向南(台湾)依次递增,范围是2750~4245 m,除日本北部的高纬地区雪线降低值400 m之外,末次冰盛期(LGM)的雪线降低值在800~1300 m之间,平均值1000 m左右.东亚沿海山地冰川发育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更新世山体的快速抬升为冰川发育的内因,如台湾山地在末次冰期的MIS3b阶段,山体的抬升量约为250 m,对山体的高度和雪线变化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江武汉江段水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形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立军  李岫霞 《地理学报》1994,49(4):353-362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同步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长江武汉江段水-悬浮物-沉积物中的地理含量分布及其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河水中溶解态含量极微,而悬浮态含量较高变幅较大。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相近,其含量高低与粒级大小呈负相关,与矿物组成密切相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Eu亏损型。各元素赋存形态均以结晶态为主,各形态所占比例的排序为结晶态≥有机硫化物态>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各稀土元素相对比较,5种形态的分配比例有一定差异,中稀土Eu、Sm、Tb较轻,重稀土的结晶态所占比例低,而其它形态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和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冰期(阶)与间冰期(阶)旋回的不断细化,第四纪冰期系列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对比之间所反映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通过中国第四纪冰期与MIS阶段对比,结合分析气候旋回与构造运动对地貌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①冰期(阶)或者间冰期(阶)发生的时段应尽可能对应于MIS的偶数或奇数阶段,有助于MIS框架下新的冰期(阶)的发现;②中更新世以来,中国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可能受控于100 ka轨道偏心率变化的气候大背景,昆仑冰期-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冰川规模总体上与全球冰量变化一致。然而,末次冰期早、中期的冰川规模却与MIS所记录的全球冰量变化不尽一致,强烈显示气候与构造环境对冰川作用的影响;③目前在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方案中,存在着冰期系列由时间和地点双重命名的现象,建议用大理冰期、古乡冰期分别代替末次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  相似文献   

18.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区的冰川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拉斯曼丘陵在渐新世已被冰盖覆没,晚渐新世冰盖厚度最大,自中新世开始,冰盖逐渐减薄后退,但该丘陵仍为冰盖占据。更新世冰川作用规模不及第三纪。18kaB.P.该丘陵区覆冰厚度超过170m,冰盖前缘仅厚30m左右。冰盖后退出露其岩约在10.0kaB.P前后,自9.41-6.5kaB.P,冰川以2-3m/a的速率后退,岛屿区人武部出露,自6.5-5.0kaB.P,冰川后退速率砬为1.0-1.5m/a,丘陵  相似文献   

19.
云南千湖山第四纪冰川发育特点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湖山(4249 m) 是横断山脉中段保存确切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山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冰川发育与气候和构造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千湖山海拔3500 m以上保存着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冰川发育依托海拔4000~4200 m的夷平面及其支谷地形。冰川形态类型为小型的冰帽以及由冰帽边缘溢流进入山谷的山谷冰川。应用相对地貌法,光释光(OSL) 年代测试,本文确定千湖山地区的冰进系列:末次冰盛期(LGM,22.2±1.9 ka BP)、末次冰期中期(MIS3b,37.3±3.7 ka BP、45.6±4.3 ka BP45.6±4.3 ka BP)、末次冰期早期(MIS4)。千湖山冰川前进规模是MIS3b 阶段大于末次冰盛期,主要原因是末次冰期中期(MIS3b) 时本区气候相对湿润,而在末次冰盛期(MIS2) 时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在总体相似的气候背景下,与横断山其它存在多期次冰川作用的山地相比,千湖山只发育末次冰期的冰川作用,其差异性说明该地区冰川发育主要受山体构造抬升控制。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景洪市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杰  李红梅 《热带地理》1996,16(4):331-335
本文分析了景洪市辐射雾的时空分布规律,生消机制,雾的微物理结构,结果表明:(1)景洪市辐射雾以雾季最多,1月份生成最早,消散最晚,持续时间最长;(2)离地表50-100m为雾首先成层,都后雾顶可抬至300m高处;(3)雾的生成主要因地面和大气的辐射冷却,而雾的衰退是因太阳辐射地面的加热和热量向大气的湍流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