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建中 《气象》1984,10(6):28-29
西瓜汁多味甜,消暑解渴,是人们喜受的夏令瓜果之一。上海郊区每年都有较大面积的栽培,七十年代全市平均每年种植西瓜5.6万亩,1982年以来,扩种到10万多亩。1965—1983年,全市西瓜平均亩产30.4担,但产量不稳,年际变化大(图1)。如全市西瓜平均亩产,1978年最高为48担,1983年最低仅6.7担。两年的平均亩产竞相差41.3担之多。西瓜产量不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农业气象分析可以看出,气候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西瓜原产非洲,喜温好光,最怕多雨。上海西  相似文献   

2.
1987年~1988年度,石河子种植小麦53万亩,其中冬麦32.8万亩,春麦20.6万亩.平均单产248.35公斤,比1987年的251.5公斤降低了3.2公斤.造成今年冬春小麦减产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生长期不利的气象条件也是造成1988年小麦欠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秋季降水过多,影响了冬麦适时播种和苗期生长发育石河子1987年秋季,前期温度较高,从表1看出,9月平均气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农业大县,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耕地面积32万亩,棉花面积22万亩,90年以来棉花总产量都在40万担以上,93年可望达到45万担.由于历史上种种客观原因,原彭泽县气象站于1986年12月被撤销,这对我县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种种不便,特别是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我县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有关会议上,  相似文献   

4.
张南辉 《气象》1984,10(9):17-17
增城县种植荔枝的面积有3万余亩,共约60万株。1949—1983年,年平均产量4.9万担。最高年产量为17.6万担,最低年产量仅3.2万担,两者相差5.5倍。 增城县1959年始有气象资料,其中1959、1964、1966、1971年6月份,分别受洪水、台风及虫害、产量大减。因而这4年未作分析。我们将各年荔枝产量与多年平均产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当年的相对产量。并规定,相对产量≥105%为丰年,≤95%为歉年,两者之间为平年。则21年中丰年有11年,歉年有10年,非丰即歉,没有平年。 1.影响荔枝产量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5.
鄞县象山港畔的大嵩区有14,410亩低产老棉田,棉花单产徘徊在40公斤上下,有的年份尚不足10公斤。1982、1983年二年平均总产13,597担,平均产值186万元。亩产值129.08元。我们为了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探索种植新领域,应用气象科学,优化种植方案,经过六年的调查分析,试种对比,于1984年向县政府提出了低产棉田改种柑桔的建议。现在二万亩柑桔生产基地已经建立。1979年试种的166.7亩柑桔,去年实产333,400公斤,亩产值2,000元左右。显示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威力。  相似文献   

6.
沙雅县的人工防雹工作已开展三年.为了农业的丰收,沙雅县人民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取得了较好成绩. 冰雹给沙雅县农牧业生产曾造成严重的威胁.冰雹灾害这一项,使农作物失收面积最多年份达7万亩,经济损失约1700万元.1986年至1988年连续三年冰雹灾害严重,使棉花生产受到很大损失.棉花种植面积得不到发展,每年只能播种几万亩,平均单产不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木本油料植物,全县油茶面积大约36万亩,为本省三大油茶区之一。年平均产茶籽5.05万担,平均单产只有14斤。有的年份较高,如72、79年总产近10万担,而有的年份却很低,如56、67、76年产量不到2万担,可见油茶产量低而不稳。其原因除了品种本身属性和缺乏人工抚育管理等外,  相似文献   

8.
1988年8月下旬到9月上半月,湖南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秋汛,分折和总结这次秋汛形成的原因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仅从雨情、水情、大气环流背景、气候异常和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作些宏观的分析和讨论.1 1988年秋汛概述1.1 1988年秋讯的主要特征1.1.1 灾情重:湖南全省受灾面积1100万亩,是继1954年大水之后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其中洞庭湖平原受渍面积476万亩,山丘区因山洪灾害受灾面积达590万亩.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减产粮食22亿公斤、棉花66万担、花生36万担,淹没倒塌房屋23.27万间,造成数百人的伤亡,有5万余处水利工程遭破坏,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1 引言为充分利用凌源市农业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以春麦为上茬、大豆为下茬的复种生产形式发展很快,播种面积由1988年的3.86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13.0万亩。但是,由于麦茬大豆产量不够稳定,有些年度成熟度不好造成产量下降,影响了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大豆(合丰26号,下同)生产情况和本市不同地点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初步确定麦茬大豆的一些农业气象指标,为大面积推广麦茬大豆种植和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寿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1959年的10万亩增至1989年的64万亩,单产由1959年的51公斤增至1989年的420公斤,1989年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6.5%。为保证玉米能在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取得稳产高产,本文对其种植方式进行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11.
柳州地区素有种植大豆的习惯,尤以春大豆的面积最大,并已发展为我区春大豆主栽区之一。但寒、旱、涝和高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对大豆生产危害较大,产量低而不稳定。本文以 1985年我站大豆分期播种资料 (北京豆和75-375两个春型品种;播期从二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每旬逢六播种,每品种共20期;每期每品种设两个重复,每亩2万亩,小区面积0.025亩;观测生育期、生长量和产量性状等),通过对大豆不同季节播种产量要素的气象条件分析,鉴定其气候适应性,为进一步发展大豆生产,合理利用气候  相似文献   

12.
高阳华  高阳兴 《气象》1989,15(6):52-53
油桐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四川盆地热量资原丰富,冬无严寒,适宜油桐生长,是全国最大的油桐栽培区。油桐被列为四川省农业六大优势之一。万县地区则是四川省最大的油桐产区,平均年产桐油1300万kg,占全国15%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再生稻取得了很大突破,1986年全省蓄留再生稻69万亩,1987年发展到250万亩,1988年达到500万亩。蓄留再生稻在我省迅速发展,标志着我省许多地方具备种植再生稻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是昌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65—70万亩,占全县总粮田面积的55%左右。小麦产量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分析产量波动的原因很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差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选择对产量影响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气候因子,分别建立前期和后期产量预报方程,为昌邑县小麦生产提供确切的农业气象依据和进行产量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带田是从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70年代初广泛引起各级领导、生产和科研部门的注意和重视。我省带田种植起步较迟,但发展迅速。据1989年统计数字,带田主要集中在河西灌区,已发展到125万亩,是目前夺取吨粮田的唯一种植方式。近年带田从灌区向旱作区发展,1990年陇东旱塬区种植小麦-玉米带田达1.23万亩,产量过千斤,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陕西省主要经济作物主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五十年代初陕西省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区之一,棉花总产居全国首位.七十年代以来,产量一直低而不稳,面积逐渐减少,总产直线下降.1983年以前,全省棉花种植面积还维持在400万亩左右,到1986年种植面积只剩81万亩,降到了历史最低线.因而,严重影响我省棉纺工业的发展.1987年以后,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回升,但离棉纺工业需要相距甚远.据分析,近期国际市场棉花供求矛盾突出,供不应求状况  相似文献   

17.
田林县位于桂西北,林业资源丰富,松、杉、油桐是广西主要生产地。由于雨量季节分布不匀,干旱时间长,森林火灾频繁,给林业生产及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的影响。据统计,1958~1988年,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1432起,毁林面积三百多万亩。本文通过对田林县森林火灾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中短期火险气象预报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麟游县大豆种植面积由1949年到80年平均为51521.7亩,其平均亩产为56.5斤,播种面积仅次于宝鸡市十二个县、区的宝鸡、凤翔县,但论其亩产确是最低一县。70年代大豆播种面积比50年代少一万多亩,比60年代少两万多亩,平均亩产60年代比50年代少6.9斤,70年代(包括80年)又比60年代少12斤。产量最高的1956年,平均亩产为108.0斤,最低的76年,平均亩产为27.2斤。上述  相似文献   

19.
麦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952年以来,我省春花面积在1911.2—2296.1万亩之间,其中大麦150.6—466.1万亩,小麦274.9—537.4万亩,大小麦合计446.3—328.9万亩,占春花总面积的21.1—38.0%。30年中,亩产平均以每年6.6斤的速度递增,1981年全省大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到304斤和348斤,比1952年分别提高202斤和228斤。但是大小麦产量不高不稳,高产年与低产年相差很大,如大麦,两者之比为3.5倍;各地之间产量相差也很显著,杭州湾两岸产量高,浙南浙西产量低,总的呈北高南低趋势,最高产县和最低产县产量之比也近3.5倍。这种产量不高、不稳、不平衡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分析看,主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我省关中,盛名八百里秦川。历来是全省粮棉的主要产区。这里有三个地区行政公署,辖42个县。耕地面积3036.9万亩(其中水地1378.6万商),占全省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二点五。粮田面积2285.9万亩(其中水地900万亩),占全省粮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