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省"2005·09"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业平 《水文》2006,26(2):84-86
2005年9月1-4日,安徽省受第13号台风“泰利”影响,同时遇到华北冷空气南下,与低层云团汇合,形成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三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淠河上游张冲站、皖河上游岳西站和滁河上游长山站,最大3日降雨量687mm,最大 24h降雨量544mm。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对本次暴雨洪水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上发生的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洪水预报救了海城市1985年7月20日,在辽宁省海城河上游1000km~2范围内,普降暴雨、大暴雨。仅10多个小时,大多数报汛站的降雨量超过了200mm,此时,省水文总站及鞍山水文勘測大队的水情工作人员,立刻意识到一场特大洪水即将来临。经过一番紧张、迅速地分析、计算工作,终于抢在洪水到来前5个小时作出预报:海城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将达2500m~3/S以上,大大超过防洪堤的保证流量(2000m~3/S),市府领导根  相似文献   

3.
滁河流域"2003·0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25日~7月11日,滁河流域持续暴雨,最大1d、3d、7d降雨量分别达133mm、270mm、418mm,均超过1991年.其中,最大1d降雨量约20年一遇,最大3d、最大7d降雨量约100年一遇.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过程,时段雨量及重现期、洪水的特点、水利工程体系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可为防汛抗洪、水情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25日-7月11日,滁河流域持续暴雨,最大1d.3d、7d降雨量分别达133mm、270mm、418rm。均超过1991年。其中,最大1d降雨量约20年一遇,最大3d、最大7d降雨量约100年一遇。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过程,时段雨量及重现期、洪水的特点、水利工程体系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可为防汛抗洪、水情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4)
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和高空槽、高空低涡等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2016年7月19日至21日,廊坊市及上游北京城区发生了特大暴雨。廊坊市北部潮白河、北运河发生洪水,洪水总量超过了"12.7"暴雨洪水。通过对本次暴雨成因、时空分布、洪水水位流量过程等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阐述了本次暴雨洪水特点,并与"12.7"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分析。对北运河、潮白河洪水预报和洪水调度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5)
2016年8月21日,贺兰山局地降大到暴雨,单站最大日降雨量为苏峪口沟石灰窑站日降水量达227.0 mm。受强降雨影响,贺兰山中北部地区多条沟道发生超保洪水,继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此次洪水峰高、量大、历史短,洪水造成部分水文设施损毁,农田受淹、道路及水利设施被冲毁。根据流域内设立的雨量站、水文站所监测到的降水资料,对此次洪水进行调查分析,为贺兰山东麓防洪治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1)
针对铁勒克厄肯河缺少水文监测资料的实际,选择其下游的卡普斯浪河上的卡木鲁克水文站为参证站,对铁勒克厄肯河暴雨洪水类型成因、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流域洪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可知:铁勒克厄肯河属于山溪性河流,主要以暴雨洪水、地下水为补给源,季节积雪在夏季6-8月中消融补给河流,洪水类型为暴雨型、融雪型、融雪和暴雨混合型,洪水主要发生在中低山区;洪水调查过程中断面选择合理,测量成果可靠,选用基础参数合理,洪水调查资料确定为较可靠。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1)
为研究拜城县阿恰勒河洪水特性和进行洪水调查,针对该河流无水文监测资料的实际,选择选用卡木鲁克水文站水文资料作为阿恰勒河水文分析计算的基础数据,结合气象水文状况,对阿恰勒河洪水特征和洪水进行调查评价,研究结果可知:阿恰勒河洪水类型主要为冰雪消融洪水、暴雨型洪水和暴雨、冰雪消融混合型洪水。对所查历史洪水重现期进行分析,认为阿恰勒河2009年7月22日洪峰为65年最大,其重现期T为66 a,故将2019年调查的洪峰流量定为第一位洪水。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正强  赵璀 《水文》2005,25(5):62-64,61
2004年7月15~20日,伊洛瓦底江流域大盈江、瑞丽江上游等地区连续普降暴雨,最大3日降雨量428.3mm。本次特大暴雨导致大盈江、龙川江流域水位暴涨。并在德宏州支那、盏西、芒章乡引发了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洪涝灾害。分析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暴雨特性及洪水特性,有助于掌握和了解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地区"85·5"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锦珠  黄联锋 《水文》2003,23(1):57-59,62
1985年5月24~27日,广西北部地区兴安、全州、灌阳三县境内骤降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简称“85·5”暴雨),暴雨中心雨量达560mm,100mm的降雨量笼罩面积达5000km2,导致湘江上游干支流洪水遭遇严重,为有历史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的特性,对湘江上游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洪水预报、防汛抗洪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文模型系统在峨嵋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是采用水文模型系统(HMS)模拟峨嵋河流域暴雨水文过程,并为长江上游地区气候和水文响应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HMS是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可用于研究各种气候因子和地表覆盖变化而引起的水文过程响应,该系统(HMS)利用气象、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数字高程(DEM)和降雨径流等资料,研究气候、陆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机理。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CS Curve Number(CN)和Green-Ampt(GA)方法来计算径流过程,用GIS来数字化DEM、土壤、土地利用和陆地覆盖数据。通过用不同时间间隔的降雨和不同计算方法的水力参数模拟水文过程,来检验降雨的时间尺度效应和水力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HMS对峨嵋河流域暴雨洪水的模拟及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2003·7"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屠新武  马文进 《水文》2004,24(4):61-64
分析了2003年7月30日发生在黄河中游的特大暴雨洪水特性。本次暴雨持续时间短、强度大、范围小,黄甫、府谷水文站日降雨量分别为136nml和133mm。暴雨形成了黄河干支流洪水过程,黄甫、府谷、吴堡水文站洪峰流量分别为6670m^3/s、12800m^3/s和9400m^3/s。黄甫川洪峰舍沙量、平均舍沙量均比历史洪水小;府谷水文站洪峰舍沙量较小,水位较低。洪水演进过程中黄河干流洪峰流量削减较多,泥沙沿程淤积,府谷至吴堡区间淤积量约为2500万t。  相似文献   

13.
1962年7月22~26日,滦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大暴雨过程(简称“62·7暴雨),暴雨中心雨量达517.4mm,100mm雨量的笼罩面积达25815km~2,干支流洪水遭遇严重,为有记载以来的特大洪水。研究分析本次暴雨洪水过程,对滦河流域规划设计、洪水预报和抗涝防汛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布设小河站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小面积流域的暴雨洪水资料,探求产汇流参数在地区上和随下垫面变化的规律,为水工程规划、水资源监测、评价和管理以及水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小河站设站年限检验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本文采用降雨径流关系检验法,选取1984年到2004年间各场洪水的降雨径流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其(P+Pa)及R值,分别点绘长系列、5个10a系列及5个15 a系列样本的(P+Pa)~R关系图,并对司各庄水文站设站年限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降雨径流关系检验的设站年限为10 a。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4)
2016年6月22日岷县境内普降暴雨,山洪暴发。迭藏河流域区梅川镇、麻子川乡等地严重受灾。从气象卫星、雷达临近跟踪探测资料对本次暴雨成因进行分析,搜集翔实可靠的暴雨洪水资料对暴雨中心雨量进行调查验证。选取迭藏河寺沟乡断面以上流域7个洪调点进行洪水调查,对洪峰流量、洪水总量进行分析计算和验证,确定了洪水重现期,形成可靠的水文数据,为本地区水资源规划、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巴洛沟位于滇西北横断山区,2019年7月28日凌晨2:40暴发泥石流灾害,为科学准确开展该区域泥石流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工作,保障海巴洛沟流域中下游香丽(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安全,本文根据实地、无人机航拍及遥感调查,结合室内试验和分析计算,对本次泥石流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本次泥石流平均容重为16.77 kN·m-3,属稀性泥石流,洪峰流量为528.16 m3·s-1,属特大泥石流。受地质、气候条件综合作用,海巴洛沟流域内物源包含3类:河谷区沟道侧岸滑坡体、高位冰碛物和高位寒冻风化碎屑。本次泥石流发生在27日晚至28日凌晨主体降雨过程的尾部,根据对2019年8~10月海巴洛沟流域9次降雨过程的监测,发现该区域降雨具有主体过程为6 h、降雨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的时空分布特征。激发本次泥石流的强降雨集中分布在哈巴雪山西侧海拔4200~4800 m的峰脊区,6 h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为60.43 mm。激发水源除降雨外,还包含峰脊区内冰川融水,经计算本次6 h降雨过程中冰川平均消融水当量为17.29 mm。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滇西北横断山区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监测预警及防治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七大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翟媛  杨丽英 《水文》2018,38(5):79-84
我国东西和南北方向地理跨度大,水文特性差异明显。从气候特征、降雨和径流、暴雨和洪水等方面,分析七大流域的水文特性,总结降雨和径流在上下游、干支流等空间上以及年内和年际等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并分析暴雨和洪水在成因、发生时间、空间分布、过程等方面的规律,为径流和洪水成果计算提供了基础,也为水文成果的合理性检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沈倩娜  张霞 《水文》2021,41(2):80-85
2017年6月下旬到7月初,2019年7月上旬到中旬,湘江干流接连发生特大洪水.通过分析湘江流域多个测站的水文整编资料,结合部分实时信息,从降雨过程时空分布、干支流有关测站洪水水位流量过程、洪水组成、洪量、洪水传播时间与宣泄速度等方面,对2017年洪水与2019年洪水的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2017年洪水,湘潭站...  相似文献   

19.
陕南"2002·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雷 《水文》2004,24(1):61-63
2002年6月8-9日,陕西省南部突降特大暴雨,致使子午河、旬河发生了特大洪水。分析了本次特大暴雨洪水的特性及洪灾成因,提出了关于防御局地暴雨洪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右江流域"2001.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廖贤平 《水文》2005,25(2):62-64
2001年7月2~9日,右江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该流域发生了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为历史所罕见。对右江流域本次暴雨的成因、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形成及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