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和姬塬油田长81段低渗透储层迥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芯、薄片、测井等资料,从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角度对比分析了西峰和姬塬油田长81低渗透储层的迥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区长81储层的共性为:1)储层砂体为浅水三角洲前缘的多期叠加的水下分流河道厚层砂体,且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连续性;2)砂体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属于细砂岩和极细砂岩,分选以较好为主;3)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原始孔隙度约38%,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孔隙损失率约35%,最终储层孔隙度约7%。两地区长81储层存在以下差异:1)姬塬地区长8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加期次不明显,为"连续退积式"沉积模式,而西峰地区具有明显的垂向加积特征,为"顶牛"沉积模式;2)粒间孔、岩屑溶孔、晶间孔姬塬地区低于西峰地区,而溶蚀孔姬塬地区高于西峰地区;3)储层后期成岩演化过程中,姬塬和西峰地区长81砂体平均胶结孔隙度损失率为13.87%和11.99%,姬塬地区胶结孔隙度损失程度高于西峰地区,而溶蚀增孔率分别为3.71%和2.79%,姬塬地区溶蚀增孔率高于西峰地区。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1亚油层组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通过岩心相、测井相及物性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内合水地区长81亚油层组进行分析。认为:(1)长81亚油层组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多期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是控制砂体发育的主要微相类型,根据砂地比又可分为河道核部、河道中部及河道侧翼;(2)长812小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频率较高、沉积期次较多、连通性较强,其次为长8812小层与长813小层;(3)由沉积微相决定的岩石结构成熟度控制了储层的初始孔隙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储层现今孔隙度。水下分流河道核部储层物性最好,是有利微相类型。研究区长812小层有利微相发育规模最大,为后期勘探开发首要目的层位。  相似文献   

3.
对泾河油田三维地震前积反射、钻井取芯砂岩轻重矿物分离测试和砂体剖面结构对比,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泾河油田长8-长7砂岩碎屑主要来自于西南部陇西古陆,部分来自于南部秦岭物源,不受北东物源影响。结合物源、岩芯特征和测井相分析结果认为,泾河油田整个长81自下而上是河流-三角洲-半深湖的水进沉积过程,发育3条北东向和1条南北向河道。长812为滨浅湖相-三角洲-河流相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长811储层为浅湖-半深湖背景中水进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长72为浊积砂岩储层,发育9个北东向浊积水道。  相似文献   

4.
陇东地区白马区长8储层是在湖盆扩张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合水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浊积体,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二者同属西南物源沉积体系的两套储层,由于不同的水动力条件、搬运距离、沉积地形、沉积水深等环境及中等压实强度的影响,形成了该区特低渗储层。储层粒度细、绿泥石不发育和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是导致合水长63比白马区长81储层物性更差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属于低孔、超低渗岩性油气藏.红河油田长8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并且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储层参数变化范围大,非均质性强,用常规的单一沉积相控建模方法无法对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进行充分表征.为了精确描述其储层参数及展布特征,以红河油田92井区长812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在地质、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精细岩相约束的储层参数建模方法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即先用沉积相发育模式约束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再对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进行岩相细分,在沉积微相模型和不同岩相概率体的双重控制下建立岩相模型,然后以岩相模型为约束建立储层参数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储层参数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地质认识符合较好,为该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地质模型,并为研究区下一步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属于低孔、超低渗岩性油气藏.红河油田长8储层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并且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储层参数变化范围大,非均质性强,用常规的单一沉积相控建模方法无法对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进行充分表征.为了精确描述其储层参数及展布特征,以红河油田92井区长812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在地质、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精细岩相约束的储层参数建模方法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即先用沉积相发育模式约束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再对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进行岩相细分,在沉积微相模型和不同岩相概率体的双重控制下建立岩相模型,然后以岩相模型为约束建立储层参数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储层参数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地质认识符合较好,为该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地质模型,并为研究区下一步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延安地区上三叠统长6期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川口油田测井曲线和岩心分析,总结了延安地区上三叠统长6期沉积微相特征,建立了长6期岩性和测井曲线的响应模式。再结合分析沉积的演化过程、电性和物性特征、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和沉积演变,得出该地区沉积相和演化模式。认为从长64到长61期沉积环境为湖泊、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亚相到河流相。长61、长62是主力储层,其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和水驱或气驱波及系数影响较大,开展储层非均质精细评价,是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和剩余油挖潜必不可少的内容。利用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岩矿鉴定等资料,从沉积、成岩作用等方面对吴起油沟油田长4+5段储层非均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段诸层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末端,单期水下分流河道规模较小且改道频繁,层内泥质夹层不发育,层间隔层发育,单砂体连通性差,非均质性较强;纵向上将长4+5段分为长4+5_1、长4+5_2~1、长4+5_2~2三个小层,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特别是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层内非均质性多为正韵律或复合韵律,其中长4+5_1储层非均质性最强,长4+5_2~2储层非均质性最弱;从层间非均质性来看,其中长4+5_1单层砂体薄,分层系数最大,长4+5_2~2储单层砂体厚度大,分层系数较小;从平面非均质性来看,长4+5_1砂体呈交切窄条带状发育,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大,平面非均质性较强;长4+5_2~1砂体呈孤立条带状分布,砂体欠发育,以分流涧湾为主;长4+5_2~2砂体厚度大,且呈连片发育,平面非均质性较弱。  相似文献   

9.
付利  申瑞臣  庞飞  杨恒林  陈科 《地球科学》2019,44(11):3783-3793
龙一1亚段页岩是川南页岩气开发的主要目的层,实践表明水平井单井产气量对井轨迹所在小层较为敏感.龙一1亚段页岩各层脆性矿物组分、弹性模量变化幅度小,采用常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和模型不能有效评价川南龙一1亚段各小层页岩的可压性,借鉴地震学地震成核原因研究思路,提出利用稳态-非稳态破坏特征来表征各小层可压性.优化设计一种页岩剪切摩擦、稳态-非稳态特性实验方法,利用川南页岩地面露头进行线切割制样开展相关实验测试,分析研究页岩摩擦系数受层理性构造、矿物组分、法向应力大小的影响,表征量化不同矿物组分下的页岩稳态-非稳态特征,确定了速度弱化向速度强化转换的粘土矿物含量临界值.以川南昭通YS108井区龙一1亚段页岩储层为例,对各小层可压性进行整体评价,得到:龙一11~2层较易开启剪切滑移,且易形成网状裂纹,储层整体可压性好;龙一13层较难开启剪切滑移,但裂纹为单一裂纹、网状裂纹过渡状态,储层整体可压性较差;龙一14层较易开启剪切滑移,但裂纹则呈现单一状态,储层整体可压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1)
涧峪岔地区长2油层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其主力产油层为长2_1~2、长2_1~3砂层,长2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受储层影响,综合含水率高,产量递减快。储层非均质性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储层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法,横向对比法对长2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2_1~2储层非均质性强于长长2_1~3,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需注意隔夹层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晓辉 《地质与勘探》2023,59(2):418-432
南梁-华池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湖盆中心,长8层紧邻上部优质烃源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之一。为探究该区不同物性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及差异,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南梁-华池地区长81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比分析了研究区不同物性样品微观孔喉结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南梁-华池地区长81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多样,微观非均质性较强;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孔喉变异系数、分选系数越大,微观均质系数越小,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越强;渗透率大于1 mD的储层,大孔喉数量相对较多,连通孔喉半径比、迂曲度较小,孔喉结构多呈“通道型”型,渗透率贡献率主要依靠少数半径大于6μm的连通喉道,而渗透率小于1 mD的储层,连通孔喉半径比较大,孔喉结构多呈“束口袋”型,渗透率贡献率主要由其喉道半径峰值区间的小喉道决定。不同储层物性的微观孔喉差异主要由沉积、成岩差异而形成的。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主砂带沉积粒度相对较粗,孔隙衬里状绿泥石薄膜发育,薄膜厚度可达10~25μm,可增加岩石颗粒的抗压强度和抑制后期碳酸盐、硅质胶结,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华庆油田长81储层成岩相类型及相内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在储层沉积特征背景上,开展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图像孔隙、X线衍射、油水相渗等测试实验,并结合试油及试采数据资料验证。研究表明,不同成岩相类型具有建设性与破坏性双重作用,具体表现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的差异上。室内实验对成岩相与微观孔隙结构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具有一致性以及与试油、试采数据吻合性,指出依据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能够预测并评价该类储层有利空间。长81储层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中绿泥石衬边残余孔溶蚀相粒间孔发育,为优势储集带;强压实-碳酸盐+伊利石胶结相孔隙被破坏,损失严重,储集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中具有分布极不规律、成因复杂的浊沸石胶结物,其成岩演化特征对储层孔隙的演化有一定影响。为了解盆地含浊沸石砂岩储层的孔隙演化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101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铸体薄片、图像粒度分析、扫描电镜手段、X-衍射、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长101储层的岩石矿物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结合埋藏史、热史、生烃史,明确了各成岩事件的形成序列,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了各成岩作用下孔隙度的演化模式,并重点刻画了浊沸石在该储层成岩演化中的角色及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长101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浊沸石溶孔等次生溶蚀孔为主。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综合判断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经孔隙定量演化的计算,长101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原因,溶蚀作用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储层中浊沸石的差异性成岩演化对储层物性产生了不同影响:早成岩B期呈嵌晶状充填于粒间孔中的浊沸石降低孔隙度的贡献率达27.1%,中成岩A期后随着大量生烃,浊沸石产生的次生孔隙对于孔隙度的增加贡献率为44.1%,总体看浊沸石对长101储层起到了改善储层储集性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是评价油气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文章以华庆地区长63层水下分流河道为例,利用野外露头照片和连井剖面等资料,应用petrel软件,系统建立了华庆地区长63储层构造模型和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构型界面可划分为5级:其中5级为同期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的界面,4级为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的沉积界面,3级为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内部增生体的界面,2级为增生体内部简单的层系组界面,1级为增生体内部单个交错层系的界面。研究区砂体内部存在侧积夹层、前积夹层和垂积夹层3种类型的夹层。建立的研究区长63构造模型总体趋势为西低东高。从孔隙度、渗透率和砂泥岩分布模型图可以看出研究区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结构解析结果客观的反映了长63储层内部基本单元的展布形态,真实再现了研究区内部砂体的空间形态分布模型图。  相似文献   

15.
储层非均质性决定了油藏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而决定了剩余油的分布,因而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成为储层表征的重点和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层内、层间非均质特性研究表明,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而其非均质性受控于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垂向上不同的沉积环境,由于水动力特征及沉积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垂向韵律特征及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中具有分布极不规律、成因复杂的浊沸石胶结物,其成岩演化特征对储层孔隙的演化有一定影响。为了解盆地含浊沸石砂岩储层的孔隙演化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101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铸体薄片、图像粒度分析、扫描电镜手段、X-衍射、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分析了研究区长101储层的岩石矿物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结合埋藏史、热史、生烃史,明确了各成岩事件的形成序列,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了各成岩作用下孔隙度的演化模式,并重点刻画了浊沸石在该储层成岩演化中的角色及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长101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浊沸石溶孔等次生溶蚀孔为主。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综合判断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经孔隙定量演化的计算,长101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原因,溶蚀作用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储层中浊沸石的差异性成岩演化对储层物性产生了不同影响:早成岩B期呈嵌晶状充填于粒间孔中的浊沸石降低孔隙度的贡献率达27.1%...  相似文献   

17.
西峰油田合水区的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岩心分析表明该地区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通过砂体和沉积微相的相关数据对其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长813小层、长812小层、长821小层、长823非均质性较强,长811和长822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宏观非均质较强的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中间或河道拐弯和分叉处,稍次的则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侧翼,为注水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主要含油层位为上三叠统延长组。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重要的含油层系,其沉积期跨越2个三级层序,从底至顶又再分为长63、长62、长61共3个小层。依据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氧化还原环境、古盐度、古水深、古气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整体为低盐度的淡水湖泊沉积;氧化和还原环境共存,还原环境范围逐步减小并有所迁移;湖盆有逐渐缩小和变浅的趋势,后期趋于稳定。长63沉积时期,湖泊范围较大,砂体主要为河口坝和远砂坝沉积,半深湖发育浊积砂体。随着湖平面的下降,长62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明显缩小,半深湖砂体基本不发育,以河口坝砂体为主。长61沉积时期,湖盆范围相比长62略有缩小,砂体厚度明显增大,在湖盆范围内发育多期河道叠加及河道—河口坝叠加成因的砂体。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明确该地区的沉积演化规律,对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砂岩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是储层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客观并且真实的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长8砂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发现该区长8储层为致密型砂岩,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直观地显示出长8砂岩具有很强的微观非均质性,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是影响本区长8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砂岩中,溶蚀作用引起砂岩产生强烈的非均质性,而这些砂岩则形成长8砂岩的高渗带。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及试油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华庆地区长63段低渗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低渗储层的成因,并探讨了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华庆地区长63段储层的厚层块状砂岩主要由具有液化流性质的砂质碎屑流沉积形成的相对较厚块状砂岩纵向叠置组成。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具有低孔特低孔-特低渗透超低渗透特征;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及晶间微孔隙,为小孔微细喉型孔隙结构。杂基含量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差是华庆地区长63低渗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压实作用对其形成起到强化作用。沉积鼎盛时期水动力强的主力沉积期次,形成泥质含量较低的砂岩是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而较大的储层厚度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