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涛 《地下水》2019,(1):37-38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对滁州琅琊山地热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物探线布置于琅邪山山前碳酸盐岩隐伏区,物探点线密度以能初步解译了解断裂特征及附近地层垂向结构为宜。利用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确定水热蚀变带位置和热储及盖层分布、厚度等。本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共完成2条剖面,7. 8 km,计40个点。结合CSAMT成果以及地质推断,推测了断层一条,以及深部地层特征和热储层埋深,并且结合地热产出条件认为位于2号剖面断层的北西侧为地热成井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
西藏谢通门县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山区,分布有卡嘎温泉,开发地热能解决当地供暖之急,但地热成因及储量研究尚未开展。通过分析调查区的地质构造、地热活动规律,并在卡嘎温泉附近开展地质详细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及土壤氡气测量等工作,综合运用地质、物探成果,对卡嘎温泉的成因及热储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音频大地电磁及土壤氡气测量成果清晰地揭示了区内NE向、NW向与SN向断层深部的延展情况与叠加关系,说明区内具备较好的导水通道和热储空间。(2)研究区热源以中浅部始~渐新世岩浆岩衰变放热及深部存在高温岩浆熔融热源向上传导;断裂破碎带既是深部热储,也是深部热水上涌的通道;第四系上部冲洪积等堆积层为地热水的良好盖层,而第四系下部松散沉积物及部分基岩风化壳构成区内浅部热储。这些说明本区地热应用潜力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依据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成果的三维展示,发现深部S1、S2两个异常区在浅部呈连通状态,地表温泉点正好位于其连通通道上方,故在附近钻探取水时需评估对此温泉点水量的影响。最后,结合本区地热水的地热特征及电性特征,构建了调查区“地球物理-地热地质”模型,可为西藏其他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尉氏县地热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大规模地热资源开发需求,当前急需探明该区地热资源赋存情况。研究区位于太康隆起次级构造单元中部鼻状构造带及尉氏—薛店次凹带结合部位,本文通过尉氏县城西部所采集的220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二维及三维反演工作,结合二维反射地震剖面,分析了研究区地层、断裂展布构造,并对地热资源远景区进行了预测。维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构造走向为北西向,二维及三维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4 km以浅地层由上到下可分为四层:新近系—第四系、三叠系、石炭系—二叠系、寒武系—奥陶系;综合二维反射地震及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剖面位置处可识别出三条正断层。选择断裂带周边或穿过断裂带钻井,对水量有一定保证。  相似文献   

4.
带状热储地热资源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热类型之一,其发现依赖地球物理方法对断裂系统和热储构造的有效识别。这里利用高精度重力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浅层地震三种方法,在地表无热异常的第四系覆盖区,确定了不同走向断裂的分布,发现了热储构造。结果显示,该热储位于走向NE、NW和NE的三组断裂交汇点附近,埋深约500m,在电法剖面上显示为椭圆状电性低阻体,上下均与断裂沟通,顶部浅钻显示26℃温度异常。以上发现说明在负向地形的地下水排泄区,通过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多层次断裂系统的构建,借助电法对含水破碎带识别的优势,可在带状热储地热资源调查区寻找到潜在的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5.
邹俊 《地质与勘探》2023,59(6):1282-1292
川西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康定地区由中谷至老榆林一线,发育有多个高温地热田。通过对川西地区重磁资料和地质构造背景的分析,总结川西地区地热的分布特征,重点应用宽频大地电磁测深、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及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不同深度和尺度的地热要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地热点发育在断裂附近,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在鲜水河断裂带下方的部分熔融体为本区高温地热田提供了主要热源。老榆林地热田主要受南北向深大断裂的次级构造和与之交错的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断裂破碎带构成热储,是深部热水上涌的通道。本文探讨了川西康定地区多尺度地球物理结构,高温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多要素耦合密切相关,构建出本区三维的地热地质模型。川西康定地区具有良好的高温地热水形成条件,通过地热资源开发,可促进川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斌  曹俊兴  邹俊  黄金宝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33(5):507-510,462,463
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康定小热水地热资源的勘查应用,从地热资源与地质构造(断裂或断层)的内在联系,研究小热水地热的分布特点,分析热储层的分布特点和浅部热水的形成机制,为小热水地区地热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这说明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是勘查和研究地热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鲁东地区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勘查定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东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地热勘查、开发和利用中,对地热勘查定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介绍鲁东地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赋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鲁东地区地热勘查及施工的经验和教训,针对不同的地热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天然电场选频、瞬变电磁法(TEM)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电磁测深和自然放射能测深等方法对鲁东地区典型地热勘查区进行地热井位确定,并对勘查定井方法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鲁东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NE向、NNE向及NW向断裂交汇带附近,为断裂控制的深循环对流型带状地热资源,热储分布主要受断裂控制,勘查定井宜选择在2条或多条断裂的交汇处; 天然电场选频、瞬变电磁法测深对于浅部地层和断裂具有较好的反映;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断裂深部发育特征反映明显,为鲁东地热勘查定井较适宜的方法; 地热勘查定井宜采用2种以上的勘查方法,避免在物探施工过程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于北京水文地质勘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北京市周边地区利用的深部地下水资源大多采自断裂构造破碎带或岩溶裂隙, 地热资源主要开发蓟县系白云岩岩溶裂隙水, 断裂构造型地下热水开发的相对较少。通过实例, 论述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断裂构造型地热资源、岩溶破碎和断裂构造型地下水资源方面的作用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邵炳松 《地质与勘探》2021,57(3):572-583
应用大地电磁测深(MT)法对济源-开封坳陷西南部深部地层结构和隐伏断裂进行探测研究,共布设了4条MT剖面,获得了84个测深点。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内6 km以浅的二维地电结构模型。结合以往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地层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下古生界-元古界。推断了老鸦陈断裂F1与推断断裂F2的位置、产状,其中F1断裂西侧缺失古近系沉积,二者可能对新生代地层沉积厚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认为研究区内有利热储层位应为新近系馆陶组及断裂交汇处附近的三叠系地层。  相似文献   

10.
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化受EW向深大断裂控制,因阿日合拉提地段第四系广泛覆盖,依靠野外观察来查明断裂构造位置、产状存在困难。对研究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与土壤氡浓度综合测量,断层在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上表现为高低阻等值线梯度密集带或相对低阻带,在断层破碎带上方土壤氡浓度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曲线尖峰对应着断层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综合分析反演电阻率和土壤氡浓度异常特征,快速地查明了隐伏断层的位置、产状及其深部展布形态,为进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测量两种物探方法,在马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效果,通过本次物探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控矿断裂特征和花岗岩体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实践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具有较好的垂向分辨力,能够较准确地探测岩体的厚度、断裂构造规模及深部延伸情况、确定破碎带和裂隙带空间展布特征等;土壤氡测量可查明隐伏断层大体位置及深部铀矿化信息。通过钻孔揭露,发现数个铀矿化体。认为综合运用两种物探方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为花岗岩型铀矿攻深找盲、外围扩大找矿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了解工作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分别沿地层走向和倾向布置了三条测线的大地电磁测深(E) H4测量,通过对所获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三个电性低阻异常带,这三个异常带很可能代表了三条含地热水的隐伏断层破碎带。其中的F2隐伏断层显示破碎带较宽,电性低阻体更明显,可作为寻找地下热水的首选靶区。  相似文献   

13.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发展低碳能源势在必行。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力度亟须加大。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川东褶皱带,已有研究认为,该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地层是有利的热储层,也是地热勘查的主要目标体。然而,众多钻遇嘉陵江组未出地热水及未钻遇嘉陵江组出现地热水的事实,对此提出了质疑。本文在牟家镇地热勘查区,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发现勘查区深部存在相互连通的断裂系统,并以此为目标体进行钻孔验证,获得了日涌水量>12000m3、42℃的地热水,据此,推测相互连通的断裂系统可能是川东褶皱带地热系统的空间载体。通过探测华蓥山及铜锣山2处天然温泉及1处无水钻孔的深部构造特征,印证了川东褶皱带断裂控水的普适性;结合渗流分析,认为以相互连通的断裂系统为勘查目标体,有望实现川东褶皱带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本次研究将为带内普适的地热成因机制、勘查实践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进行地热资源调查,以银川盆地西部斜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2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1个测点的二维偏离度、构造走向等进行分析和计算,并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方法对TM模式的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二维反演电阻率模型。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4 km以浅电性结构单元可分为三层,分别为低阻层—中高阻层—低阻层,推断研究区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古近系—新近系和奥陶系。根据区域地热地质资料,研究区内最为有利的热储层为新近系红柳沟组,其次为古近系清水营组和新近系干河沟组。通过本次大地电磁测深调查,圈定了研究区有利地热资源储藏范围,证实了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勘查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在泸沽湖地区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在分析地热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大地电磁测深(MT)数据联合反演,结合地热资源赋存有关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反演图件进行推断解释,查明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位置、产状、规模及地下热储层深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五十家子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表已发现大量蚀变裂隙带型铀矿化及异常点,为查明控矿断裂沿走向、倾向延伸变化情况及深部铀矿体有利富集部位,便于开展深部勘查工作。因此在研究区铀矿化密集部位开展了氡气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工作方法,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并预测6处铀成矿有利部位,其中2处铀成矿有利部位经钻探查证,发现较好的工业铀矿体。表明氡气与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寻找隐伏断裂和盲矿体效果显著,适用于控矿因素以断裂构造为主的铀矿勘查找矿工作,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及方向,以期扩大铀矿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7.
隐伏地热资源勘查一直是地热勘查的难点。为提高隐伏对流型地热资源勘查的“选区定位”精度,以安徽省太湖县花亭湖风景区为研究区,在充分了解地热田形成条件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和水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先后确定了重点区、地热靶区和验证孔位,最终发现水温为22 ℃,涌水量为780.4 m3/d(降深S=20.62 m)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化学特征与地热流体非常接近,含水段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推断含水构造位置吻合;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隐伏地热资源“选区定位”的工作流程,分析了勘查方法的应用效果,认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能够有效识别含水构造,系统的水化学分析是寻找地热资源线索的有效方法,寻找隐伏地热资源的关键是对控制地热形成的断裂体系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在复杂地区寻找隐伏地热资源的实例。工区位于安徽太湖县牛镇北东部,多条NE向和NW向断裂在区内交汇,其地质、水文地质特征与汤水湾温泉类似,认为该区具备寻找隐伏地热资源的较大潜力。通过开展2条平行CSAMT剖面测量得到:依据电阻率梯级带异常特征推测得到NE向F201断裂;依据带状低阻异常推测得到与F201斜交的储水次级断裂并于该位置施工钻孔Y1,成功探明水温22℃、涌水量780.4 m3/d(降深S=20.62 m)的地下水资源。研究结果既验证了CSAMT法在工区寻找断裂构造的有效性,更揭示了CSAMT反演异常特征对于该区断裂构造富水性指示具有重要作用,可为相近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探提供一定的思路启发与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铁石垅铅锌矿床位于郴州有色多金属矿集区,是近几年危机矿山找矿效果较显著的矿区之一。通过对测区EH-4电磁测深不同剖面电性特征和不同标高平面图分析研究,解译出深部断裂位置及相对低阻异常分布范围,并对可能的矿致异常进行了重要性排序,进而确定最佳的有利含矿空间。分析认为测区最好的矿致异常沿F11断裂分布,主要分布在主干断层和次级断层的交汇部位。经钻探工程验证,在F11断裂带内揭露新的隐伏铅锌矿体7个,矿体分布与EH-4电磁测深矿致异常分布相吻合,证实矿区利用EH-4电磁测深寻找深部隐伏矿体效果较好,为矿区及外围寻找深部隐伏铅锌矿体提供了新的有效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甘子河地区,利用遥感解译分析研究区域构造和控热地质背景,配合使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直流电测深、中梯测量和联合剖面测量等多种物探方法,所获结果相互验证,从地表到深部立体勘查逐步深入,避免了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和物探的多解性,在地热勘查中探明了隐伏控热断裂构造带的部位和形态特征,为钻探提供了依据,有效降低了地热勘探风限,在青海地热勘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