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竖轴向承载力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现场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桩基承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依托黄陵延安段高速公路洛河特大桥试桩工程,通过对原有工程桩施加预应力,形成了以工程桩为锚桩的锚拔体系。加载过程中试桩应力、锚桩应力及桩顶位移测试,结果表明,结合预应力技术,以工程桩作为锚桩构成桩基础静载试验的锚拔体系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施加预应力大小的原则、方法以及确保后期曾作为锚桩的工程桩有足够承载能力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东营某工程为例,基于黄河冲洪积地层试桩试验成果,对试桩试验、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与预估值相差较大(6.36%~20.19%)的原因进行分析。建立在相同桩顶标高(-5.7 m)条件下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平均值与桩底标高(可以换算成桩长)的关系曲线,对工程桩桩基承载力设计方法进行优化。根据桩基检测结果,优化后的工程桩在相同桩长、桩径条件下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与预估值承载力相比提高约10%,达到发掘地质条件的潜力、减少桩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相关试验方法、优化桩基承载力设计的方法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设计及建立区域桩基承载力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桩承载力估算及分析,将原试桩方案进行了修改,经过对试桩进行自平衡检测,证实改良方案满足设计荷载要求,从而为新的工程桩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海相淤泥土层地区钻孔压灌桩基础出现多数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在新近沉积的海相淤泥土层中进行钻孔压灌桩施工易出现混凝土窜孔、流失等现象,是造成桩身缺陷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探讨如何根据验收检测、扩大检测及设计荷载复核等手段,在现有桩基础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对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从而较大地节省了加固成本。  相似文献   

5.
光纤检测技术在海上钢管桩试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桩检测包括对桩身完整性测试和承载力测试两部分。试桩检测为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桩基沉桩设备和沉桩工艺选择提供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在综合考虑试桩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后,采用合适的检测手段,对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减少成本等方面很有意义。垂直静载试验是常用测定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准确性高。在对桩身质量检测上,有钻心取样法、低应变、高应变和声波透射法等检测手段。在海上钢管桩试桩工程中,其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制约因素多。光纤检测技术具有可靠性强、准确性高及实施简便等优点,是根据BOTDR和FBG技术测试出桩身轴向应变及桩周应力的分布规律,是一种比较新的可靠检测手段。但是目前,光纤检测技术在海上试桩检测应用的案例少。本文提到的工程案例中,采用垂直静载试验、光纤检测试验和高应变测试,达到综合评估,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6.
李想  尹骥  卫佳琦  韦马季 《中国岩溶》2019,38(4):591-599
高度超过150 m的高层建筑,对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要求较高,一般采用桩筏基础型式。位于深覆盖岩溶地区的桩基础,应充分发挥岩溶上覆地层的承载力,避开岩溶发育的不利地段,达到桩基优化的目的。文章结合深覆盖岩溶地区一高度为177 m的高层建筑项目,详细介绍了桩基优化设计、大面积工程桩施工以及桩端后注浆施工情况。项目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并运用长短桩设计理念,将桩长由原设计的40 m优化至核心筒区域28 m及非核心筒区域23 m,试桩检测结果和塔楼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单桩竖向极限抗压承载力和基础刚度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基础差异沉降较小,说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基础刚度,采用长短桩设计理念可显著控制差异沉降,深覆盖岩溶地区可利用后注浆技术,充分发挥灰岩上覆地层的承载力,来规避穿越岩溶区域的桩基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7.
姜振春 《岩土力学》2012,33(9):2639-2644
港口码头工程建设将向外海开敞式发展,由于工程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在超厚软黏土地基上建设高桩码头面临重大难题。因持力层埋深较深,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成为设计首选的超长桩基础型式。针对某军用码头85 m设计桩长的试桩进行了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了超长PHC管桩承载力机制与传递规律,基于传递函数法提出改进的双曲函数计算模型,并对垂直静载试桩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桩身轴力和桩顶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提出的双曲线模型能够反映轴向承载PHC管桩桩-土相互作用实际情况,能够为软黏土中超长PHC管桩基桩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曹妃甸某大型工程在工程桩施工前进行试桩,通过对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三岔双向挤扩桩、支盘灌注桩3种试桩的竖向承载力试验、桩身内力试验、低应变检测、超声波检测及水平承载力试验等项目进行分析,检验成桩的可能性与可靠性,为工程桩桩型的选择及施工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生浦 《物探与化探》1997,21(3):239-240,224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高层建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日益增多,大直径灌注桩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怎样检测大直径灌注桩的质量成了桩基检测界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检测大直径灌注桩的完整性已基本解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跨孔超声波透视法、低应变动测法、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及钻探抽心法。但极限承载力的检测至今还是一个难题。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其设计承载力都是近千吨,用静载,费钱、费力、费时,有时则是场地条件不允许。本文列举典型实例说明,对于大直径灌注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法能较好地解决承载力检测这个问题。和静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10.
开挖条件下坑底工程桩工作性状及沉降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刚  张立明  刁钰 《岩土力学》2011,32(10):3089-3096
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工程试桩实测资料验证的有限元参数,对地面加套管试桩及基坑开挖条件下不同长度单桩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了深厚软土地区在以常规试桩法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的桩基础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条件下坑底工程桩侧阻和端阻异步发挥的现象明显。设计工作荷载下,长度超过40 m的桩的端阻比几乎为0。同时,桩身侧阻呈“R”形分布,长度大于80 m的单桩桩身下部甚至还存在一定的拉力,桩身下部存在较大范围的负摩阻区。考虑开挖条件下侧阻分布特点的沉降计算值要较Geddes假设分布模式下的沉降值更接近于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志江 《探矿工程》2009,36(4):55-58
昆明新南亚风情园基础设计为静压预制管桩,试桩承载力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但工程桩施工完毕,进行检测时发现浮桩。通过分析浮桩的原因,采取复压处理方案,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总结了静压桩施工和浮桩处理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结合陕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某特大桥试验区4根试桩的应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常规桩和后压浆桩的承载性能以及沉降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可以通过改善桩端和桩侧承载性能,从而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减小沉降,达到优化桩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陕西省高速公路工程某特大桥试验区4根试桩的应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常规桩和后压浆桩的承载性能以及沉降量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可以通过改善桩端和桩侧承载性能,从而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减小沉降,达到优化桩基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某工程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桩,但试桩承载力均不满足设计要求。从地质原因和施工原因对此进行分析,在排除地质原因的基础上,从施工工艺及注浆工艺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三次试桩施工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其承载力终能满足设计要求。相关措施对后续大面积工程桩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在类似厚层砂(粉)性土层中进行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检测H型钢桩桩长郭生浦,林维芳,孟凡强(广州华南工程物探技术开发总公司,广州510080)香港地区近年来基建规模十分庞大,和沿海地区一样,桩基础也是一种主要的基础形式。和内地不同的是,香港地区的桩基础主要是H型钢桩。下文是我们应甲方...  相似文献   

16.
锚桩法单桩静载试验中群桩相互作用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洪波  黄胜生 《岩土力学》2004,25(10):1613-1616
利用Poulos弹性理论法,对锚桩法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中试桩和锚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锚桩上拔量对试桩p-s曲线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危险,并为该工程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值。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5,(5)
高层建筑作为当前各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筑热点之一,其基础形式的选择对于建筑安全、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对武汉某高层建筑基础形式选择所重点关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设计参数等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的成果,该高层建筑地基为非均匀地基,宜采用桩基础。并探讨该高层建筑地基各岩土层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桩基设计参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理解不一。由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和桩基础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沁是复合地基而是桩基础。在明确与桩基础的区别后,详细分析、介绍了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思想、步骤及其承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项工程试桩检测结果,分析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对于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改善桩基承载工作性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胡长友  王西荣  桑多林 《安徽地质》2021,31(2):121-124,129
某建设工程项目,因建筑场地土层复杂程度及工程重要性判定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本次检测6根试桩单桩基桩承载力是应用2014慢速维持法开展了基桩承载力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由于土层的复杂性,Q-s和s-lgt曲线变化情况复杂,经研究与认真分析判断,第1组3根桩的极限承载力19203kN(特征值为9602kN),第2组3根桩的极限承载力15999kN(特征值为7999kN),小于拟设计值24000kN和16800k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