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建水县铁厂水库为均质土坝,在多年的运行中坝体、坝基、涵洞发生了严重渗漏,针对渗漏原因,提出了四个防渗处理方案,经分析与对比,最终采用帷幕灌浆方案。经过防渗工程处理,防渗效果良好,渗漏的问题得以解决,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大坝基础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某坝基为砂卵石基础,其下为强风化基岩,坝基渗漏和左右岸绕坝渗漏是该水库坝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此,采取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与双排帷幕灌浆相结合的综合防渗措施。为了检测水库坝基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防止水库正常蓄水后发生渗漏,选用了高密度电法进行无损检测。工程采用温纳施伦贝尔法观测,分别采用5m和10m电极间距,电极数60个,剖面数16。依据5m和10m道距实测视电阻率剖面与反演结果的解释,对水库坝基和防渗墙的工程质量进行了评价,认为-25m桩号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可能存在渗漏问题,-80m桩号对应一低阻异常,坝体可能存在渗漏通道;其余部位未发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王清山 《地下水》2019,(3):256-257
以辽宁法库县泡子沿水库为例,针对水库坝基和坝体渗漏问题,通过对坝体和坝基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渗透部位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高压喷射灌浆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可解决渗透问题,保证水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王钢城  黄超 《世界地质》2009,28(3):367-370
江雄水库施工中认为坝区存在较严重的渗漏问题, 由此, 在设计中对河床段坝基采用了上墙 (防渗墙) 下幕(帷幕灌浆) 组合防渗结构, 对两岸坝肩采用了帷幕灌浆防渗结构处理措施。利用渗流理论, 在分析坝区地质条件和概化水文地质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坝区三维渗流数值模型, 对坝区防渗处理设计条件下(方案Ⅰ和Ⅱ) 的坝基渗漏及渗透变形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防渗方案均可行, 但方案Ⅰ优于方案Ⅱ。  相似文献   

5.
田艳龙  张华 《探矿工程》2004,31(5):25-26,29
为了解决黄壁庄水库副坝渗漏问题,采用高喷灌浆技术通过坝体成功建造了地下连续墙,通过检查完全满足防渗要求,高压旋喷套接单排防渗墙具有独创性和试验性。介绍了高喷灌浆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5)
钓鱼台水库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小(1)型水库,是库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水利支撑,随着水库运行时间久远,出现坝体裂缝和渗漏等安全隐患,针对影响水库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对坝体进行除险加固,通过对聚合物水泥砂浆、坝前挂网喷射混凝土和坝体固结灌浆三种加固防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可知,采取坝前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渗加固方案,能从根据解决水库渗漏及裂缝问题,使水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长远持久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岩溶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幕深与幕长的结构形式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洪海 《贵州地质》2003,20(4):223-227
防渗帷幕灌浆是处理岩溶地区水库坝基坝肩渗漏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杜绝深、浅层的复杂的岩溶漏水问题,帷幕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效果取决于水文地质、地下水的补排条件,水工建筑物结构之间的帷幕体的搭接形式,布置格局和边界范围。本文根据34处渗漏水库的灌浆实践,提出确定帷幕的深度和长度的原则,并得出了相关曲线和经验公式,对岩溶地区水库的渗漏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疆乌什水水库为注入式水库。于1984年始修,总库容3850×104m3,灌溉下游农田。因坝基严重渗漏,2002年被新疆水利专家评为险库,对坝基需进行防渗帷幕灌浆处理。为此,设计和施工中确定了坝基防渗处理原则,从而探索出一套最佳的灌浆工艺。现场运用多种手段对灌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和跟踪监理,使施工的838个灌浆孔(总进尺25804.18m)的优良率达84.8%,7个固结灌浆单元和21个帷幕灌浆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部分工程及坝基防渗帷幕单位工程均被评为优良工程。  相似文献   

9.
受右坝肩正断层F2的影响,某水库岩溶发育,一直存在渗漏问题,经多处防渗处理,问题依然存在且日趋严重。本文综合采用流场法、自然电场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水库渗漏进行了探测。发现老隧洞封堵质量较差,存在渗漏问题,并导致其下游侧坝体集中渗漏和大面积散浸;大坝坝体中部存在从上游坝坡至下游渗漏通道,是坝体下游二级坝坡出现散浸的主要原因;大坝右岸低矮山体存在渗漏入口,并可能与下游山脚的泉水点相连通;大坝右坝肩F2断层带防渗性差,存在与下游断层露头集中渗漏点相通的渗漏通道。此次探测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法能较准确获得水库渗漏源、渗流通道等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1)
新疆开都河柳树沟水电站趾板建基面为弱风化的凝灰岩、裂隙较发育,为解决坝基渗漏问题,采取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处理,通过严格按设计、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原型观测显示坝后渗水量较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鸭儿沟水库建蓄水后,两坝肩出现较大的渗漏现象.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对两坝肩渗漏进行分析及试验,查清了两坝肩渗漏通道及范围.采用灌浆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达到了设计防渗目的.  相似文献   

12.
小沙溪水库位于思南县东华乡踏溪村与沙溪坝村交界处,距县城31 km,有村级公路直通水库坝区,交通较为方便。主要结合小沙溪水库坝基帷幕灌浆防渗,阐述了水库坝基防渗帷幕灌浆设计与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岩溶区,水库的主要问题是副坝坝基深部的岩溶渗漏问题。本文简要分析副坝地段岩溶发育规律和特征,利用地下水渗流场分析岩溶渗漏特征和形式,并用岩溶管道水汇流理论分析和计算渗漏量,从而分析研究岩溶结构体的透水性,为岩溶渗漏分析和防渗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罗长军  胡峰  张磊奇  王会午 《岩土力学》2006,27(8):1305-1311
陡坡水库存在大坝质量差、坝体发育大量裂缝、背水坡出现散浸现象、坝后沼泽化并形成一上升泉以及排水渠和鱼池有絮状析出物、渗漏量增大等问题,这些异常现象都是由坝体及坝基渗流引起的。在阐述坝体和坝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下,分析了大坝渗漏成因及大坝的渗透稳定性,指出坝体实际浸润线及坝体渗漏量是不正常的,特别是1987年后当库水位高于194 m,同一库水位呈上升趋势,这是反常的。坝基实际渗漏量异常,存在管涌和接触冲刷问题,尤其库水位低至 193.84 m,坝后上升泉仍有沙沸现象。上述现象表明大坝渗流是危险的,并分析了散浸、析出物、上升泉及沼泽化、坝肩及绕坝渗漏等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乌金塘水库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集防洪、城乡供水和养殖渔业为一体,该水库运行多年,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水库主副坝的主坝坝基、坝体渗流现状和大坝渗流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可知:乌金塘水库主副坝防渗体及反滤排水设施比较完善,大坝渗流压力与渗流量变化的规律较为正常,水库主副坝运行多年来,并没有异常渗流现象发生。溢洪道底板与基础部位连接状况良好,在水库运行这么多年来从未发生渗漏现象;堰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堰基扬压力的作用下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赵立敏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2):44-46,69
在调查高腊梅水库大坝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坝体、坝基及坝肩的工程地质特征,对坝体的稳定性、填筑土的渗漏,坝基及坝肩岩(土)体的渗透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危害及应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大坝除险加固中,帷幕灌浆技术是一项常用到的施工技术,其自20世纪以来,一直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结合桃坪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中涉及到的帷幕灌浆技术,重点从坝基防渗帷幕灌浆设计和坝体充填灌浆设计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汝州市滕口水库坝基渗漏特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实施堵漏施工,坝体坝基结合部采取多孔联合灌注、速凝封闭待凝方法;坝基断层裂隙带采取聚丙烯酰胺-惰性材料与水泥-聚丙烯酰胺复合浆液灌注方法;坝前渗漏点与深部绕坝渗漏带采取速凝砂浆灌注、间歇待凝方法,堵漏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该水库存在的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后河水库是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垣曲县淹没区移民安置创造条件的补偿工程。由于坝基及两岸坝肩岩体内构造断裂和风化卸荷作用, 致使坝基和坝肩存在有渗漏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后河水库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GJMZ法对后河水库灌浆与排水工程中的斜孔方位进行了计算和优选, 其成果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宏智  张健桥  王晓丹  赵德庆  吕小红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49-67z1050
正由于土石坝运行时间较长老化,裂缝、洞穴、松散等多种多样的隐患问题突出。在各类大坝隐患中,渗漏隐患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坝体渗漏、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因此,定期对大坝进行安全鉴定及除险加固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在探测堤坝渗漏隐患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地球物理方法和勘探设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而本次针对山东省某水库堤坝隐患探测,选择采用天然源面波法,对坝体及坝基进行速度分层,进一步查明水库坝体地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