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地面沉降是一种具有危害性的地质现象,且沉降成因复杂。由海南省海口地区2013~2017年多期精密水准观测资料,获取区域地壳的累积高程变化量及变化速率,分别为-30mm~10mm和-7mm/a~2mm/a。整体表现为西北部下沉和东南部上升,下沉速率较大的点为土中点。分析结果认为区域整体运动特征与动力学环境有关,点位的沉降运动推测与点位的建设环境及含水层水位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联通管原理,多个测点连通,利用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系统及应用压力传感、数码传换技术实施自动测量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水位,并联网实现同步监测、网络化管理,监测数据并入地面沉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种监测数据(水量、水位、水准点和分层沉降等)的信息处理,分析,为控制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睢县水文站建站以来基面与基本水准点进行考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建站初期基本水准点通BM3及睢BM1初测不符合规范要求;1985年、1995年、2000年3次复测超限,按基面关系式不变处理是正确的;2005年采用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新水准点SBM1的测定高程,并用老水准点睢BM1求新水准点SBM1的国冻差,保证了该站断面上迁前后水位资料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3年以来的水准复测资料和2005年实测的RTK地面高程资料,对水准点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水准点的沉降速率和2005~2010年5年间的沉降量,以此拟合2010年RTK地面高程,预测了天津滨海新区因地面沉降引起的低海拔面积发展趋势,获得2010年低海拔区域预测面积。为验证预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010年仍用RTK测量方法对低海拔区域面积进行了实测,表明预测值与实测面积的误差小于1.46%,该误差与RTK测量误差、水准点拟合误差和拟合实测之间的误差总和1.45%相当。说明预测误差主要由测量误差和计算误差引起,选择的预测模型基本正确,预测方法有效,得到的低海拔区域面积预测值可靠。  相似文献   

5.
前言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成了一种城市生活中的“公害”,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并正在探讨其形成的机理,研究勘察其动态的手段和选择有效的控制方法。显然“地面沉降”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多学科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课题。测量工作,特别是精密水准测量工作,已是目前勘察“地面沉降”动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地面沉降”这一现象,一般是先从水准点的标高不断下降中发现。这些点高程的变化基本上代表了点位所在地面的动态。把这些浮动的水准点与远离沉降地区的固定的水准点连测就可以测定浮动点的升降。通过不同时期进行的观测,比较这些水准点的标高可以获得这些水准点的升降量与升降速率,和升降区域的范围。选择适当的间隔,定期重复进行水准测量,就可以掌握勘察地区的地面升降动态。  相似文献   

6.
区域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网参考基准点的合理选取,直接影响到沉降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不同的起算基准,获取的沉降信息会存在差异。文中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算法计算水准网高差改正数及平差高程值,进而利用平均间隙法与单点检验法相结合,对参考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变形模型。最后结合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形成了一套适于工程化应用的基准点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天津市区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为例,探讨了高精度GPS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表明,GPS数据处理软件、GPS监测网的框架基准、大气延迟改正和粗差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在对GPS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只有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误差源进行有效改正,GPS高程分量的精度才有可能达到毫米级,才能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该标建在市区李七庄南,标深1088m,据我们已掌握的资料,是目前国际上最深的水准基岩标。该标在稳定并投入使用后,可大幅度提高水准测量高程精度,是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的基础建设。 该标座落在寒武系灰岩上,岩石质地坚硬。钻孔终孔斜度为零度三十分,设置了三层不同深度和管径的保护管。标杆与保护管均采用石油系列管材。各层  相似文献   

9.
朱杰 《水文》2004,24(5):28-31
在指出水位统计系列一致性易受破坏的基础上,介绍了现行对水位系列一致性改正的几种方法、特征水位统计分布的线型,并提出了由于受基准面标高的影响,水位频率分析仍采用统计参数Cx的不合理性,建议改用均方差的具体改正意见。  相似文献   

10.
合成孔径雷达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获取地表信息及地表形变。地面沉降形变缓慢且影响范围大,已成为国内外城市主要地质灾害。研究区域位于泾河南岸下游,距陕西省西安市约50km。通过选取覆盖泾阳南塬黄土灌溉区的11景X波段Terra SAR数据,采用短基线集技术(SBAS-InSAR技术)进行地面沉降监测。结果表明泾阳南塬灌溉区具有两个地面沉降区域,其在121天内沿剖线累计形变分别达到了6.4cm和2.7cm。经对地面沉降区域相关的水井分布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形变中心形变速率和附近水井地下水水位高程资料,发现地面沉降由灌溉引起合成孔径雷达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获取地表信息及地表形变。地面沉降形变缓慢且影响范围大,已成为国内外城市主要地质灾害。研究区域位于泾河南岸下游,距陕西省西安市约50km。通过选取覆盖泾阳南塬黄土灌溉区的11景X波段Terra SAR数据,采用短基线集技术(SBAS-InSAR技术)进行地面沉降监测。结果表明泾阳南塬灌溉区具有两个地面沉降区域,其在121天内沿剖线累计形变分别达到了6.4cm和2.7cm。经对地面沉降区域相关的水井分布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形变中心形变速率和附近水井地下水水位高程资料,发现地面沉降由灌溉引起。  相似文献   

11.
水文站水准基面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琦  王峰  周珂  周宜富 《水文》2012,32(3):20-28
本文定义了基面关系式的概念,提出了基面与基本水准点考证的原则,分析了十六类基面关系式的计算方法,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基本水准点变动,冻结高程变动,基本水准点不变,冻结高程不变;绝对基面变化国冻差变化,绝对基面不变国冻差不变;冻结高程及国冻差有一项变动标准高程变动,冻结高程及国冻差都不变动标准高程不变。  相似文献   

12.
淮河以北矿区地面沉降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的高程实测资料,查明了淮河以北矿区(主要是潘集地区)地面沉降的幅度、速率及范围;分析了该区地面沉降的内因和外因,为区内地面沉降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重力资料整理中,拟从1:5万地形图上读取1×1公里的高程网,建立全国地形图网结点高程数据库,用于计算区域重力远区地形改正值。但在山区能达到多大精度?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份典型山区地形改正的试验资料,并据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选择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北京、廊坊、天津、沧州、德州等几个沉降中心的监测数据及研究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地面沉降发展与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依此建立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的经验关系,进一步分析预测了华北平原各主要沉降区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地面沉降变化与水位变化线性相关明显,地面沉降对地下水位变化反应较灵敏,无明显临界水位;廊坊、天津及沧州地区显示指数相关,有较明显的临界水位,沉降过程存在初期缓慢沉降和快速沉降两个阶段;德州市在监测时段内显示二次函数相关,可能存在临界水位,但不如天津至沧州地区明显。各主要沉降区除天津市区地面沉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外,随着地下水资源的不断超采,过量消耗深层地下水储量,其它沉降区的地面沉降将持续发展,地面沉降灾害问题也必将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通过GPS拟合高程与水准高程、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数据比较,在山区控制测量时,GPS拟合高程不能达到和其平面精度等级相匹配的成果要求。在只有国家基本点做起算数据时,为了保证GPS拟合高程达到一般矿区四等的要求,必须配合国家基本控制点,按一定网型预先设置高程点,或作为起算数据,或作为质量检查点,设置点的数量根据搜集资料情况而定,一般设置2-4个点即可。  相似文献   

16.
陆德贤 《水文》1994,(4):47-50
地面沉降区的水位改正方法陆德贤(江苏省无锡水文水资源勘测处)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起了地面的下沉问题。据江苏省水利勘测总队近期水准测量资料可知,沿苏南大运河各城市,普遍存在地面的下沉:1959~1983年常州市地面下沉0.37m...  相似文献   

17.
广州南沙区地面沉降已经影响到城市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止地面沉降进一步发展,文中基于InSAR监测数据和水准监测数据,总结分析了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地表形变多为小范围的、局部地区的剧烈沉降。在此基础上,针对6个沉降严重区域,采用机理模型定量估算了各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及所占比重,得可压缩土层引起的沉降量为34.43~96.97 mm/a,所占比重在37.07%~75.67%,地下水水位和地面荷载的最大影响比重分别为26.28%和52.40%。并且通过研究分析地面沉降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为科学防治该地区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东  凌旋  肖忠 《水文》2018,38(3):80-82
对水文测站引据水准点变更情况下基本水准点校测及引据水准点较远时基本水准点引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由于基本水准点具有冻结的"不变性",用不同的引据水准点校测基本水准点,基本水准点冻结高程应保持不变;用引据水准点新设基本水准点时,当引据水准点距离较远时,测验高差应进行平差处理。  相似文献   

19.
共建成标孔69个,总进尺达12845.38m;建外围地下水监测井15眼;InSAR历史存档数据已收集完成,安装角反射器2个;建成GPS与水准一体点90个;水准测量及外围井坐标高程测量完成;建成地面沉降专门监测点100个;大屏幕及自动化设备完成安装;2个站宽带已开通,并进行了监测设备和视频信号的传输调试;基建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组正在进行资料整理、归档及竣工报告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20.
超固结地层发生地面沉降需要一个大于超固结应力的起始附加应力来驱动。依据有效应力原则,临界水位与超固结应力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超固结地层垂向形变机理亦可通过临界水位描述为:当人为开采地下水引起的起始水位降深大于临界水位时,地面沉降将明显发生。西安南郊地质技校钻孔埋深100-300m内土样试验资料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层普遍呈现超固结特性;第一、二承压含水组的临界水位值分别为63.44m及73.76m;将“临界水位”作为控制地面沉降与最大限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的主控指标来考虑,是地面沉降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