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汛期旱涝与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   总被引:42,自引:10,他引:32  
赵声蓉  宋正山 《高原气象》1999,18(4):535-540
利用1980 ̄1994年NCEP/NCAR月平均高度场和我国测站降水量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方法探讨了华北汛期降水与500,200hPa欧亚吭纬大气环流这关系,得到与华北汛期旱涝有关的两类异常环流型。  相似文献   

2.
云、雨水酸度和离子浓度与其微物理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1987年5-6月和1989年5-6月庐山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云、雨水酸度和离子浓度与其微物理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雨滴大小、含水量、谱宽等微物理量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其酸度和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3.
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的汛期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为了支持短时临近预报,利用新一代数值预报技术,结合高时空分辨的新一代探测所提供的观测信息,开发了基于快速更新循环同化的数值预报系统。基于GRAPES预报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开发了逐时循环同化,包括雷达、卫星、飞机、常规地面和探空等观测资料的同化模块,并采用nudging技术,引入雷达回波,订正模式的初始云水、雨水等信息,实现快速更新预报。多种测试和汛期连续试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逐时同化场合理,与实况基本一致。通过1个月的滚动预报综合分析和个例预报分析均表明,预报稳定有效,与观测分布基本一致,初步具备开展短时临近预报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凌云  余志豪 《气象科学》2001,21(3):291-298
利用改进后的大气环流谱模式(简称SF-AGCM)进行长时间积分,分别在青藏高原冬季感热、潜热减少,夏季感热、潜热增加和地形减半等三种情况下,求出其相应的我国温度情况,结果表明:夏季感热、潜热增加,相应次年我国冬季普遍温度程升高,冬季感热潜热减少,相应次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温度升高,我国中东部区温度降低,只有东部沿海的温度有少量增加,降低最多地区在黄河中游,青藏高原地形高度减半,冬季青藏高原地区温度增加,0℃线沿青藏高原穿过黄河和长江的中上游,我国的东部地区温度均降低,降低最大处是在渤海和黄海附近的地区;夏季我国普遍温度都降低,青藏高原的西部温度降低最为显著,此外,在淮河附近也有较大降温。  相似文献   

5.
Th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ivide the Antarctic sea ice variation field into 5 sectors.Then,foreach of these sectors,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of vortex area and vortex intensity on the 500 hPa level have been calcu-lated.These data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Antarctic sea ice and the vortexindex vari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Our results show tha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are presented in the climatic pattern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sea ice data and vortex index in different sectors.The maximum sea ice extent varia-tions appear in sector 1 and sector 4.Oscillation periods of 2—2.5 and 5—7 years exist in the variations of sea ice extentand vortex index in most sectors.A positive trend is only found in sector 1 sea ice extent while the other sectors shownegative trends.The average extent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as a whole has retreated at a rate of 1.6 latitudes per 100years.The vortex areas for all sectors have decreased.Nevertheless,the vortex intensities in 3 sectors have increased.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ice and vortex characters in each sector is obvious,but a little complex.Sectors 1 and 5,which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Pacific and South Atlantic,are the most sensitive areas in terms of sea ice/atmosphere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6.
一个正压和斜压不稳定的充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首次得到了正压和斜压不稳定的充要条件,大大改善了热知的Rayleigh-郭晓岚定理和Fjortoft定理,解决了Rayleigh(1880)提出的无粘切变流正压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SAGE II (Stratospheric Aerosol and Gas Experiment II)卫星最新版(6.0版)1.020 μm通道逐日气溶胶消光系数资料,得出了对流层中上层及平流层(10 km以上高度)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低纬度大,在印度洋的岛屿上空有三个高值中心,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中心与对流层中上层的上升气流的高值中心相对应。与17年(1984~2000年)年平均相比,近6年(1995~2000年)孟加拉湾至青藏高原东南部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增加;中国东部地区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加,中西部地区则减小。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三个经向的增加带和两个经向的减小带。中纬度与赤道之间的布鲁尔-多普森环流(Brewer-Dobson Circulation)带来的低层大气与对流层中上层及平流层之间的气溶胶输送是导致气溶胶这种经向一致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溶胶的这种输送产生的近地面大气污染物向中上层大气输送有可能产生重要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雨涝灾害的指标和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干旱的指标和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研究的回顾和发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大气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成就最显著的一项大气探测技术和新兴的分支学科。目前 ,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地球大气探测系统中的主要成员 ,而卫星气象学则正在覆盖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主要方面。文中从 3个方面综述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 30多年时间内 ,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重点介绍了中国的极轨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射、运行状况和主要技术指标及发展史。 (2 )气象卫星遥感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主要成果 ,重点评述了大气温湿廓线遥感反演、云特性反演、气溶胶特性反演、降水反演和云迹风生成等 5个方面的主要成果。 (3)气象卫星资料应用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和在气候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此外还包括同化和气候监测与预测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