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中、西部地区铝(粘)土矿层的时代与沉积相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中、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铝(粘)土矿资源,以质佳量大而为国内所瞩目.其赋有层位在中、下奥陶统(或上寒武统)与上覆上石炭统的假整合面上,习惯上称G层粘土矿”.解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地质工作,虽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地质资料,然而由于含矿层所在的假整合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北峪白云岩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对其控矿地质条件和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开展系统的勘查工作,发现山东省蒙阴县北峪白云岩矿赋存于寒武系九龙群三山子组c段和奥陶系九龙群三山子组b段地层中,层状产出,按其层位自下而上划分为1号矿体(三山子组c段)和2号矿体(三山子组b段),二者呈上下整合接触。矿体的顶板岩石为下奥陶统三山子组a段含燧石结核白云岩,底板岩石为芙蓉统-下奥陶统炒米店组灰岩,矿体内部结构简单、厚度变化小,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为滨海相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3.
华南造山带下寒武统和中奥陶统发现放射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华南造山带江西萍乡下寒武统牛角河组泥质板岩和湖南永州中奥陶统烟溪组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放射虫的发现表明萍乡—永州一带寒武纪—中奥陶世存在相当规模的处于低纬度的海盆。  相似文献   

4.
湘西北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杨绍祥  劳可通 《地质通报》2007,26(7):99-908
湘西北铅锌矿床是中国著名的层控型金属矿床,其地质特征和规模类似于美国的密西西比铅锌矿床。湘西北地跨上扬子地块和江南地块(北西缘)2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按矿床所处的不同大地构造位置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将湘西北铅锌矿床划分为洛塔、花垣、保靖铅锌矿田和凤凰铅锌汞矿田。其中控矿层位有3个: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藻灰岩、中寒武统敖溪组上段粉晶云岩和下奥陶统南津关组生物碎屑灰岩。较全面地论述了湘西北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宁蒗地区巴打湾重晶石矿床是在上奥陶统沉积型重晶石矿的基础上,由喜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改造而成的沉积-热液叠加型矿床。通过区内矿床特征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了该区沉积-改造型重晶石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湘黔桂三角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台东南边缘与华南褶皱系的结合部位。全区经过武陵运动、加里东、印支燕山三次广泛的构造活动,规模宏大的褶皱和断裂共同构成了本区构造的主体轮廓。综合前人及本次研究成果,研究区层控型铅锌矿主要控矿岩层有下寒武统、上震旦统、下奥陶统,深大断裂具导矿作用。矿床成因是以下渗古海水等为基础的成矿流体,由于加里东构造运动沿早期或同期的深大断裂迁移到控矿岩层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7.
湘西自治州北部铅锌矿带,处于桑植复向斜西南段,长100km以上,宽50km左右,矿带内铅锌矿点广布,受地层、构造、岩性的控制。上寒武统耗子沱群至下奥陶统大湾组共有7个含矿层位,北东向背斜倾伏端及北东向断裂、层间裂隙以及次级北西向横跨背斜是矿床控矿构造,有矿体赋存的含矿层有明显的硅化作用,且硅化体中Pb,Zn,Cu明显富集,分别为地层的66、32、8倍,Sr/Ba比值为0.60,无矿存在的硅化体则Pb,Zn,Cu含量接近地层或稍高于地层,Sr/Ba比值高达1.15。在砂子坡背斜南翼、红岩溪背斜北东端和南西倾伏端、盐井背斜,下奥陶统红花园组顶部含矿层内为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陈开惠 《地质科学》1981,(4):384-389
湖北均县风化淋滤型高岭土矿床赋存在与一定风化母岩岩性相依存的同一时代层位中。矿体产于寒武纪下统(∈1)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上,呈断断续续的含矿带。风化母岩为寒武系下统暗色含硫有机质、硅质页岩,含矿带的下盘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白云岩。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三联铝土矿位于黔北隆起区,是近年在遵义-息烽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小型矿床之一。通过系统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查明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①三联铝土矿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下部,铝土矿呈层状产于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娄山关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下石炭统上司组呈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②含矿岩系中元素Sr/Cu比值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特征显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气候温暖、潮湿的陆相沉积环境;③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豆鲕状、砾状结构,铝土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④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背斜构造、古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⑤找矿标志:地层标志、岩性标志、古侵蚀间断面标志、褶皱构造标志等。  相似文献   

10.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包括滇黔北部坳陷、黔中隆起、滇东隆起、黔西南坳陷、黔南坳陷和武陵坳陷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两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包括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碳质页岩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石灰岩和碳质页岩,Ro值普遍在2%以上,主体处于高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发育地区性黑色页岩和碳质灰岩等烃源岩。主力储层包括上震旦统灯影组、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及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区域盖层发育于下寒武统下部和下志留统下部,皆以泥质岩为主。各区块海相“下组合”纵向生储盖组合发育情况有所差异,黔中隆起区和黔南坳陷有两套组合,滇黔北部坳陷则有四套组合。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烃源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为储层、下寒武统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是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11.
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资源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黑色页岩是震旦系、二叠系大中型气田的重要烃源岩,同时其自身也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巨大潜力。初步研究表明,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有利页岩气层主要发育在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这些层位的黑色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以及Ro值等各项参数均符合形成页岩气藏的特征,是今后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地层。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矿石以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块状和纹层状构造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由含矿热卤水提供,属热水化学沉积型矿床,文章还提出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晃县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晃县贡溪重晶石矿床是一个浅海盆地边缘相化学沉积型矿床,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重晶石矿床之一。矿体出露于湘黔边境复式背斜南东翼的贡溪复式向斜两翼。主要含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属盆地边缘相;次要含矿层位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属半封闭台地相的泻湖相。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的有用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含炭的粘土矿物和石英(含玉髓)等。矿石的主要结构是镶嵌粒状变晶结构;主要构造是块状和条纹状构造。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古构造、古地理、层位和沉积岩相的控制。钡物质的来源与陆源和海底火山喷发、水下含矿(钡)热卤水有关,且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14.
遵义铝土矿的成矿条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遵义铝土矿分布于遵义、息烽、开阳、瓮安等地,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矿带,其主体部分由于位于北带的遵义县境,大、中型矿床密集,故而命名.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一、矿床地质简况铝土矿含矿地层属下石炭统,与大塘组为同时异相(C_1),分布于遵义县—团溪—玉山一线以南,矿带接近尖灭线的南侧,假整合于下奥陶统(北带)至中、上寒武统(南带)  相似文献   

15.
施秉县重晶石(含锶)分布很广,主要产于中上寒武统及下奥陶统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中。据现有资料,全县15个乡镇中12个乡镇有重晶石产出,已知矿产地19处(图1 ),兹列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考察陕、豫、鄂地区和湖北三峡剖面以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测制的南华系-寒武系主要剖面进行了重新划分对比,提出了本区应存在南华系莲沱组,寒武系被划分的上寒武统应恢复原来的组名,不用石瓮子组代表上寒武统蜈蚣丫组和下奥陶统水田河组较为合适。因柞水地区的石瓮子组是指碳硅质板岩之上不含生物化石的镁质碳酸岩。据所采集的生物化石、遗迹化石,寒武系可以清楚的被划分为下、中、上统(含芙蓉统),并对各统之间的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为区域地层划分、省内外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中,层控特征明显,NW向断裂为主要的含矿控矿构造。为了探讨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矿的成矿机理、成矿物质来源与演化,本文选取了彭水地区冯家、朗溪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重晶石-萤石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均显示,重晶石-萤石矿床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在成矿物质来源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稀土元素分析结果则表明,重庆东南部重晶石-萤石成矿带上的矿床(点)为同期形成的;矿石的δEu、δCe异常证明成矿环境是高氧逸度的开放体系,Tb/Ca-Tb/La关系图与La/Yb-?REE关系图显示,研究区重晶石-萤石矿床为热液成因,且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上的联系,成矿物质来自沉积岩地层。封存的地层水及大气降水通过水/岩反应将成矿物质汇聚于热流体场中,构造运动和地层温压梯度致使成矿热液沿构造带上涌至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中成矿,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成因-断裂带充填交代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8.
<正> 1 地质概况 黔南汞矿带(即三都-丹寨汞矿带)之金矿,与已知汞矿床(点)形影相伴,关系密切。“三丹”汞矿带是我国著名的汞矿带之一,矿带位于贵州南部,轴缘断裂之西侧,南北长50km,东西宽 7 km,面积约350 km~2。有大、中、小汞矿床(点)29个,分为两个矿田,北部叫水银厂矿田,南部叫交梨矿田,矿床以断裂型为主,少部分属综合型。含矿围岩主要是寒武系中统都柳江组(过去叫排城组、大发洞组)、上统杨家湾组、三都组及下奥陶统锅塘组含粉砂质、泥质碳酸盐类岩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及重晶石化等。  相似文献   

19.
石灰岩是贵州分布最广的一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其布露面积占各类岩石总面积的60%以上;从寒武纪至侏罗纪的各时代地层中皆有产出。符合工业要求的石灰岩主要产于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下石炭统摆佐组,中石炭统黄龙群,上石炭统马平群,下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下三叠统夜郎组、大冶组、永宁镇组、安顺组等11个层位;其余层位,一般规模小、质量差,工业意义不大。全省共探明大、中、小型矿床56处,工作程度详略不一的矿点59处。其中水泥石灰岩矿床41处,矿点30处,探明工业储量约11亿吨,远景储量约2.6亿吨;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肃南博怀沟铁矿位于北祁连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产于下奥陶统阴沟群下岩组中,含矿岩石为钙质千枚岩。铁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长68~590m,矿体厚度为4.82~48.97m,平均品位为TFe 26.42%~31.18%。矿石为钙质千枚岩型磁铁矿矿石,矿石矿物组合为磁铁矿和赤铁矿,矿体顶板围岩为硅质白云岩,底板围岩为钙质千枚岩。矿床控矿因素主要为下奥陶统阴沟群,含矿岩石为钙质绿泥千枚岩,NW向断层控制含矿地层分布,NE向断层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矿床位于镜铁山北部,但产出层位和矿物组合与镜铁山式铁矿不同,该矿床的发现对北祁连西段铁矿寻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