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测恒星距离的艰难历程刘宇星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天文发现,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然而,对于恒星的认识,在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沿用了托勒密的观念:恒星间的相对位置恒定不变,而且恒星是被固定在最外一层的球壳上,繁星构成了笼罩太阳和行星...  相似文献   

2.
引力理论的发展宣焕灿不论是托勒玫地心体系还是哥白尼的日心体系,都是一种几何学的模型。它们描述了行星、太阳、月亮等天体如何运动,但却没有回答这些天体为何会作这种运动。率先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是开普勒。1609的,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第一定律和第二...  相似文献   

3.
“开普勒”的身世“开普勒卫星”属于美国宇航局(NASA)的“发现项目”(Discovery Program),在其中的编号为第十。“发现项目”旨在研究与行星、生命等相关的课题。在“开普勒卫星”之前,属于这个项目的空间设备还包括“星尘”(Stardust),“深度撞击”(Deep Impact),  相似文献   

4.
毋庸置疑,约翰内斯·开普勒是大家最熟悉的科学伟人之一。他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的立法者”,也为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在光学技术方面也有颇深的造诣,对伽利略的望远镜进行改进后制成的望远镜被称作开普勒望远镜,流行一时。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经过一定过程,不仅在于新事物有着诸多不完善,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旧事物中也存在很多比较合理的成分,而且旧事物已经深入人心,要将人们观念中旧的部分转变为新的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日心说代替地心说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这个过程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公元1543年,科学巨人哥白尼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开端。在这部巨著中,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宇宙体系,批判了古代天文学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绕地旋转的地心说。在随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伽利略的观测发现、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逐步证实了  相似文献   

6.
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李良在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定律发现之后,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问题自然地摆在人们面前:行星为什么会这样运动呢?换句话说,是什么力量驱使行星绕太阳万古奔波呢?当时开普勒曾指出,太阳发出具有磁性的发散物,这种发散物以切线方向的力将绕日旋转的行星...  相似文献   

7.
根据银心区的CO谱线观测,对300pc气体分子环提出了一种开普勒模型;气体分子分布在一个膨胀或收缩的椭圆环上,环上的气候分子按开普勒定律绕银心转动,在这样一种模型下,气体分子的辐射可以产生类似CO谱线观测的图形,简单讨论了各种模型参数对图形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8.
开普勒及行星运动三定律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生于德国南部一个小镇——威尔。他是七个月的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四岁时的天花在脸上留下疤痕。他的父亲早年弃家出走,母亲脾气很坏,他14岁时出了一场天花,从此眼睛受到很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崇祯历书》中引进的西方天文仪器及伽利略观测成果雀石竹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当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开始进行活动时,欧洲天文学有两项极其重要的特点:(1)发明并使用了望远镜;(2)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说。17世纪,欧洲发明了望...  相似文献   

10.
月球寻水记     
月球上有水吗17世纪,开普勒写了一本名为《月亮梦游记》的小说,这本书在开普勒逝世后三年,即1633年问世。名闻当代的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推举此书是第一个由专业科学家写作的科学幻想故事。开普勒认为月球上既有空气,也有水。在他的笔下,书中的主人公在睡梦中...  相似文献   

11.
天体如歌,只为心智所领悟,不被人耳所听闻。穷困而高贵的追求者 1571年的一个寒冷冬天,开普勒在德国南部一个偏僻小城降生,童年时患过夭花、猩红热,疾病给他留下一只半残的手和很差的视力。开普勒6岁时,天空出现了一颗大彗星,9岁时,发生了月全食,开普勒被这些天象深深吸引,他喜欢站在山顶上,看着太阳沉沉西去,看着星星一闪一闪从天穹里出现,那星光点亮了开普勒的眼睛。  相似文献   

12.
哥白尼环形山一日“游”哥白尼环形山是月球上典型的环形山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以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名字命名,回习左为哥白尼环形山,右上为埃拉托斯特它环形山更主要的是环形山及其周围是一片结构复杂和特别有趣的地区。哥白尼环形山的北面是雨海,有关其成因的...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22时50分(北京时间7日11时50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德尔他-2火箭发射了第一个专门用于寻找系外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Kepler)。65分钟后,它进入了距地球大约721千米高的预定轨道,并将在这一轨道试运行两个月,随后正式开始执行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14.
1609年,开普勒在确定地球轨道、获得面积定律以后,要进一步研究火星运动。当他用第谷的10个观测数据来模拟一个火星的偏心圆轨道时,发现出现了8′的误差。开普勒坚信第谷的观测资料不可能存在这样大的误差,看来问题出在把火星轨道看作偏心圆。  相似文献   

15.
人择原理(theanthropicprinciple)是美国宇宙物理学家迪克(RH.Dicke)在7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1973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纪念哥白尼诞生500周年的专题讨论会上,法国默东天文台的卡特(BrandonCarter)首次引用了"人择原理"这一术语[1]。人择原理的基本思想,是用人类(或其它有能力认识宇宙的智慧生物)的存在,来说明宇宙的初始条件以及基本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2]。首先,让我们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生命的存在,就必需有一颗恒星(太阳),并有一个行星(地球)在适当距离的轨道上绕着恒星运行。行星上要具有适当比例的…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的《新天文学》问世400周年。他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在这部科学巨著中发表。为了纪念人类科学史上这一伟大事件和对开普勒深切的缅怀,美国将当年3月6日发射升空的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以开普勒的名字命名;德国发行了面值10欧元的开普勒定律400周年纪念币,捷克发行了面值200克朗的开普勒定律400周年纪念币,圣马力诺也发行了面值5欧元的开普勒定律400周年纪念币。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银心区的CO谱线观测 ,对 30 0pc气体分子环提出了一种开普勒模型 :气体分子分布在一个膨胀或收缩的椭圆环上 ,环上的气体分子按开普勒定律绕银心转动。在这样一种模型下 ,气体分子的辐射可以产生类似CO谱线观测的图形。简单讨论了各种模型参数对图形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太阳东升西落,北斗星"静坐"不动,月亮走我也走,天体究竟是怎么运动的?对天上天体运动的观测和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甚至,天体还会怎样运动,也成了科学家深入研究的课题。 托勒密的地心说描绘了月亮、水星、金星和太阳等等,都围绕着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在日夜不停地转动。哥白尼不同意他的观点,把宇宙的中心搬到了太阳上,认为水星、金星和地球等,在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开普勒虽然没有动摇宇宙的中心,却把太阳挪到了椭圆的焦点上:行星是在围绕太阳作椭圆运动。  相似文献   

19.
李良 《天文爱好者》2009,(10):46-51
1609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在那一年,伽利略率先使用望远镜观测星空,开创了望远镜天文学时代。400年后,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此外,在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10年后又出版《宇宙和谐论》一书),先后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虽然这三大定律是零零散散地出现在他浩如烟海的著作里的,  相似文献   

20.
围绕黑洞作开普勒运动的环状发光物所发射的光,将受到多普勒颇移和引力的综合作用.本文用光子输运方程方法,针对洛仑兹型发射谱线,求出在Schwarzschild度规下谱线轮廓的精确解,并讨论了Hercules星系团中类星体1604+179光谱的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