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标记语言GML及其可视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首先介绍目前GIS领域的通用交流语言-地理标记语言GML,由于该语言是由OGC所制定基于XML的地理空间数据标准,因此,该语言是对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网上共享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对GML的可视化提出3种解决方案,在这3种方案中基于SVG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一种基于地形轮廓匹配的地理数据AR可视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科  尹啸  陈晨  杨忠祥 《测绘科学》2011,36(1):119-120,115
地理数据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技术,是地理信息科学可视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作者针对结构特征明显的区域,初探了增强现实技术在地学可视化领域的应用.首先,分别提取视频影像数据的可视轮廓和DEM地形数据的水平轮廓,将两种地形轮廓匹配,实现地理数据的地理坐标系与视频影像的图像坐标系之间的配准,最后模拟了地理数据基于视频影像的AR...  相似文献   

4.
赵婷  华一新  李响  李翔  杨飞 《测绘工程》2016,25(6):28-32
地理标签数据是指蕴含在网页、照片、微博等信息媒介中的地理空间信息,其表现形式通常是经纬度坐标。通过分析地理标签数据的研究现状,对地理标签数据进行分类,并归纳地理标签数据具有属性数据非结构化、海量信息分布不均、强调位置相对关系等特点。针对其中一个特点,通过对K-means算法进行改进,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知识,利用热力图表达地理标签数据的分布特征。最后,通过与ArcGIS核密度图、散点图进行比较,得出该热力图算法具有表达效果明显、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理数据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数据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技术,是地理空间可视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增强现实可视化技术利用虚拟载体,直接将地理数据在真实环境展现,提供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打破了传统的数据结果表现形式。详细介绍增强现实技术在地理数据可视化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着重分析地理数据的获取手段,并针对增强现实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应用,给出可视化系统的研究框架以及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传统借助于专业软件浏览地理数据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本地磁盘的占用,而且当数据量较大时浏览效率很低。针对地理数据直接浏览不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的影像文件分布式并行切片方案,并利用Leaflet实现了影像瓦片在线高效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地理大文件的浏览效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的GIS软件。  相似文献   

7.
8.
路文娟  李成名  孙伟 《测绘科学》2019,44(9):171-175,190
随着时空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传统的统计图表无法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隐含的时空信息的问题,该文面向用户设计并构建通用专题数据可视分析系统。通过对Web前端地理数据可视化技术和Cassandra数据库进行研究,基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GIS所自主研发的NewMap软件,开发Web前端地理数据可视化接口,实现地理数据的时空信息在地图上的充分展示。该文以潍坊市为研究区域,分别从降雨量分析、人口综合分析专题等方面出发,通过专题数据可视化效果将时空数据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与此同时,所采用Cassandra分布式数据库,亦可对大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前端地图绘制的压力,并具有良好的查询分析效率及快速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一种时空数据静态可视化表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慧琼  李德仁  邵振峰  郑春燕 《测绘科学》2008,33(6):116-118,124
本文简要介绍了时空数据可视化的必要性,以及目前人们采用的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将年轮(annual ring)作为时空载体,结合视觉变量对面状地物的属性数据进行静态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将面状地物的同心环按照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进行划分,作为空间和时间的载体,不同时期属性数据映射到相应的同心环中,同心环的厚度和色彩的差异揭示了属性数据的变化。最后以武汉市城市管理网格化平台的统计评价数据为例实现了对比率量表数据的时态可视化表达。本文所提出的静态时空可视化方法将面状地物的空间、属性和时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静态可视化方法中时间-空间、时间-属性相分离的不足,试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与地理空间位置关联的文本信息。现有地理信息系统一般通过外部链接来浏览这些数据,需要频繁的缩放、漫游和点击操作,而其他方法又难以有效表达出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云的位置关联文本信息可视化方法———标签云地图,给出了标签云地图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流程,并以腾讯微博的真实数据集为例建立了原型,重点研究了点状和面状地理要素的Cartogram生成算法,关键字和词频的提取算法,面向不同尺度和不同时间的标签云显示规则的标签位置生成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帮助用户从大量的位置关联文本信息中快速感知并把握信息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统计数据是地图的重要补充数据,对常规统计专题地图来说,可视化表现手段和方法已比较成熟,但在处理差额较大数据时往往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对统计专题地图性质及用途的分析,研究和总结了适宜不同的制图要素和不同的用图对象的极差数据可视化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除了政府机构、媒体(传统媒体)、企业等提供越来越多的数据以外,新兴的社会化媒体、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普遍化、介入人类生活的深入化也是数据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些数据大多以表格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内,既枯燥又难于理解.如何才能将这些数据有效地展示出来,帮助用户理解数据,发现潜在的规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据可视化能够将抽象的数据表示成为可见的图形或图像,显示数据之间的关联、比较、走势关系,有效揭示出数据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理解那些大量复杂的抽象数据信息,为企业决策支持提供帮助.本文把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把统计数据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将可视化技术和可视化表现作为方法手段,对各自进行分类和研究探讨,从而全面地认识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杨敏  艾廷华  卢威  成晓强  周启 《测绘学报》2015,44(2):228-234
移动及Web环境下,集成各种自发地理信息POI数据与地理框架背景数据的混搭式地图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地理信息平台及LBS服务中。由于缺乏适宜的在线多尺度可视化机制,这种POI数据表达上通常出现拥挤、压盖等冲突现象。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将传统的尺度变换方法与在线环境相结合,提出一种面向城市设施POI数据的多尺度可视化策略。即由服务器端通过预处理方式对POI数据进行多层次结构化组织;在此基础上,客户端依据显示比例尺导出对应层次的POI目标,并通过移位操作解决局部存在的符号表达冲突现象。试验表明,该方法符合数字化网络应用的在线实时需求,同时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多尺度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实时数据记录了自然与人为现象的实时变化情况。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实时数据,并充分利用GIS中空间数据分析能力,需要用地图语言描述实时数据,即实时数据可视化。考虑到实时数据可视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实时数据可视化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实现了实时数据可视化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土地基础数据的核心内容及其关联关系,分析了土地基础数据的多维(结构维、时间维、空间维)特征。在对可视化技术分类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试验验证,形成了适用于土地基础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方法的过程,为更好地发挥土地基础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Web端进行航道构建与三维可视化时遇到的海量数据组织困难、即时显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维度数据索引构建方法,利用多层次网格索引将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关联关系索引到数据中,实现了海量水深数据的快速增量入库和高效检索;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约束的航道地形模型构建方法,利用alpha-shape算法提取自适应边界,并对D...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面向海量实时模型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方法.通过多线程技术实现实时数据的传输、加载和显存写入;通过GPU实现模型的平滑变化和反抖动处理;通过建立多层LOD简化和实例化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渲染性能优化.实验证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海量实时数据的渲染性能和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被称抽象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视化技巧,这里的技巧接近于在保持地理空间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整个地图区域展示为多个地图区域。对于外部用户来说,是通过对数据挖掘过程的控制自动调整数据挖掘程度的技巧。实验证明这里的技巧产生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可视化,加强了全局和局部的联系、数据挖掘成果的普及,在多个应用中证实了它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可视化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土地利用变化可视化这一实例,对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图形关系分析和图形内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土地利用变化中图形关系变化的四种基本形式,并针对这四种基本图形的变化情形研究出了相应的内插策略;在对现有的图形内插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理场模型的整体内插算法,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文中的图形内插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