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近今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许学工  李双成  蔡运龙 《地理学报》2009,64(9):1027-1038
综合自然地理学及相关的景观生态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学术和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由3部分组成:(1) 学科发展回顾;(2) 近今主要进展,包括在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方面的学科进展和研究成果应用方面的贡献;(3) 学科未来展望,包括机遇与挑战分析和重点研究领域。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应注意以下方面:进一步促进更高层次的综合与集成,加强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共同探究地表系统复杂性问题及机制;进一步提高观测技术和模型模拟的水平,以解决空间与时间上更为复杂的生物地理过程和格局问题;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为国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2.
非洲森林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不平衡,且退化较严重。非洲林业生产和贸易具有①在林产品结构上,薪炭材占绝对优势;②森林采伐受外国公司或外国资本控制,采伐方式具选择性、掠夺性;③森林采伐地区差异大,明显受运输条件的限制,林区开发状况很不平衡;④木材加工工业薄弱,原木出口比重大,林业贸易具有殖民地特色;⑤非洲对林产品消费量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初级性等特点。非洲林业突出问题在于“出口原木,进口成品”的结构性矛盾。针对非洲目前林业特点及资源状况,在合理开采现有采伐区和积极开发新林区的基本保护措施基础上,提出了非洲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新的理念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哲学的视角提出"以自然为本"的理论命题,对"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进行哲学思辨,对"以人为本"观点的局限进行理论反思,论述了"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辩证关系。认为"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这两种观点相反相成,二者是一种互补互动的辩证关系。"以自然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两种原则都应坚持,不能偏颇,二者共同形成正确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必要张力。在涉及人与社会关系的活动中,理应倡导"以人为本";在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特别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还是倡导"以自然为本"为好。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8月23日至24日,"自然地理学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IGBP和IHDP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生物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等7个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治理武夷山麓崇阳溪,提出了崇阳溪武夷山城区段“近自然工法”设计理念、总体布局和修复工程。结果表明:1)采用碎石滩壅水、生态防护等近自然工法可解决山区性河道行洪能力提升与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2)合理营造丰枯季水位下的生态景观是山区性河道整治的关键,必要的生态堰坝加过流、过鱼设施是山区性河道整治一项重要技术措施;3)维护河流形态多样性是“近自然工法”治理河流的核心,滩岛及两岸植物应以当地植物为主,景观设施应以简单、保护为主。工程已连续遭遇了两次大洪水考验,既满足河道行洪安全,又营造了河道自然形态,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生态和环境景观效益,达到了“水美城市”的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森林资源的特点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海南岛森林资源的特点,指出林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其特点,构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基本模式,并对海南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锻炼智能,陶冶情操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师生多边教学活动.重在学生参与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业务方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博物馆陈列的展览思路和手法也逐渐发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展览类型独立运作的传统模式慢慢发生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多种类型展品相互补充的“跨界融合”类展示模式悄然兴起。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中国荷文化展为例,通过阐述展览的定位、主题和内容,分析“自然”与“人文”在陈列展览中的融合运用,总结该学科跨界展览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森林资源现状与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衡芽 《自然资源》1997,16(4):34-39
森要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分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社会持续发展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以及我国森林资源持续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1935年.我国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全国各省、县的人口资料.写成(中国人口之分布)一.创制了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并首先提出爱珲—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后被人称为“胡焕庸线”或“胡氏线”。该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当时面积约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96%;该线以西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的台湾省被日本帝国主义霸占.而西北部的外蒙古尚未独立.全国人口为45800万人。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经营、管理、利用的信息化、网络化、数量化和模型化进程,从而使“数字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正>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而且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极不均匀的国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列世界第6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区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通过分析自然资源强力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保证资源强力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即有效编制和实施自然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利用价值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统一,因地制宜、适时适量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资源。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持续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在对我国西北干早地区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就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河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河南林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林业可持续发展2000~2010年、2011~2030年、2031~2050年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大力培育商品林基地、建立覆盖全省的林业生态体系、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坚持依法治林和科教兴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搞好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林业改革、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加大宣传和领导力度等。  相似文献   

16.
详细地剖析了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包括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人口政策,并分析了这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提出应该借鉴他国经验,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着手,不仅要积极发挥市场手段实施可持续发展,而且政府应当创造规则引导市场,同时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7.
洛阳市水资源供需平衡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洛阳市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偏少的地区。按可供水资源量,现状尚可维持,但预计2010年和2015年全区年缺水分别为0.75亿m3和2.43亿m3。为了保证洛阳市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依法治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是实现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核心是抓好农业节水和城镇用水。文章对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供国土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至关重要.适度的人口规模、优良的人口质量和合理的人口结构,会推动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进步伐.本文从分析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人口问题入手,得出农村人口问题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瓶颈的结论,并就如何解决这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西藏的天然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藏的天然林资源和林业经营现状 ,概述了天然林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资源过度消耗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以及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大意义和西藏林业实行分类经营的基本恩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杨宇  张小雷  雷军  董雯 《地理科学》2010,30(3):363-369
围绕资源规模和供给能力,资源开发对经济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分为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续发展、基本不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4个类型,并提出了评价模式与评价方法,通过指标体系对乌昌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乌昌地区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类型的结论。对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的区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认为优势资本转换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并从规范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资源型产业郊区化、培育接续产业4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